初中七年级下册《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优质范文一
  一、教学目标
  1.知道隋朝建立、统一与灭亡的史实,了解隋朝灭亡的原因;
  2.掌握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大运河的概况、地位和作用,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3.知道科举制创建的史实,理解科举制开创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大运河的概况、地位和作用;开创科举制度
  教学难点: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三、讲授新课
  (一)导入新课
  入郭登桥出郭船, 红楼日日柳年年。 君王忍把平陈业, 只博雷塘数亩田。 扬州是历史文化名
城,名胜古迹众多。诗中提到的“雷塘”在扬州,那么“君王”指的是谁?这首诗将的哪一朝的史事呢?
  (二)新课教授
  1.平陈立业——隋的统一
  教师:学生阅读教材“隋的统一”一目,说出隋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分别是什么?何时统一全国,统一的标志是什么,统一有何意义?
  学生: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最后再次强调与归纳学生的回答。
  小结:隋朝建立,国家统一,社会相对,这为隋朝的发展与繁荣奠定了基础,那隋朝的国力发展如何呢?
  出示任务:
  PPT呈现有关隋朝经济富庶的史料。请同学们回答:隋朝的经济为何如此繁荣?
  反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与交流。
  (1)发展经济;(2)编订户籍;(3)统一南北货币和度量衡制度;(4)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教师设疑:这些措施的实施又给隋朝带来怎样的结果?
  学生结合教材及PPT呈现的“柱状图”进行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隋朝实施这些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一个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小结:俗话说,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隋朝取得如此大的发展,是因隋文帝“治国有方”,有一批优秀人才为国“出谋划策”,那“优秀人才”如何选拔呢?
  2.励精图治——开创科举制
  教师:PPT呈现“举子看榜图”,让学生阅读教材“开创科举取士制度”一目,说出隋朝在选官上有何创新?原因如何?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概括学生的回答。
  隋朝统一后,国家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而之前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吏主要看门第,不问才华,弊端明显。所以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开始进行分科考试,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到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凭考试成绩录取选拔,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教师设疑:这种新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取士最受哪些人的欢迎?有什么积极作用?
  PPT呈现史料,学生结合史料与教材知识,小组交流,回答问题
  与此前的用人制度相比较,科举制结束了魏晋以来凭家世高低取士任官的制度,它所体现的在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一定程度上扼制了世族官僚在人才荐举和考察时的营私舞弊,士人经由考试而入仕,为庶族知识分子开辟了广阔的入仕道路。
  科举制度间接扩大了教育范围,打破了豪门贵族垄断教育的状况,刺激了官学和私学的发展,促进了学校数量的增加,也扩大了学习的内容,除四书五经外,有诗赋杂文,也有经史典籍,还有策论。
  师生共同总结:
  科举制度的创立,最受门第不高的读书人欢迎。这是中国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门第不高而有才学的人可以参政,有利于巩固统治,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此后科举制不断“完善”,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持续了1300多年。
  小结:经过隋文帝的“治理”,隋朝社会繁荣,国力强盛。隋炀帝继位后,急于建功立业,利用手中的钱、粮、权开始大兴工役。
  3.炀王急业——开通大运河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材料与教材“开通大运河”一目,指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PPT呈现以下材料)
  从公元604年11月发诏,第二年2月正式启动……“开凿大运河”。……旨在加强南北的经济文化联系。
  ——袁刚《君王的比较和隋炀帝的事功与暴政》
  教师:
  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的一声令下,仅用了六年的时间,大运河就开通了。
  出示任务:PPT呈现大运河图,学生根据教材完成填空,并勾画出大运河简单示意图。
  学生:学生自主填空、画示意图,教师展示部分同学的成果,进行点评。
  大运河全长2000多千米,三点四段五河流,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教师设疑:有人说大运河“功在千秋,罪在当时”,你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学生小组内,小组间交流,自由发言。
  师生共同总结:从地图上看,中国江河大都东西走向,造成南北交通不便,大运河的开通沟通南北,加强了南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为祖国的长远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古人语“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所以说大运河“功在千秋”。
与朱元思书教案  不过,隋朝为开大运河动用了几百多万人,占当时全国人口的将近十分之一,男丁不够,妇女也被征调去。百姓对此不满,隋炀帝便用高压手段镇压,规定凡是反抗者,不管罪行轻重,一律处斩,且无需上报。古人语:“千里长河一日开,亡隋波浪九天来。”所以说大运河“”罪在当时”。
  (提示总结,评价历史事件必须“一分为二、全面客观”。)
  教师设疑:既然大运河是“罪在当时”,请同学们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支招,如何做才能既开了大运河,又不至于“罪在当时”?
  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答案不要拒于统一,任凭学生自由想象,只要合情合理就对学生进行肯定。)
  小结: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从而造成了“天下死于役”的惨象,民变四起,致使隋朝像流星一样,瞬间璀璨,瞬间陨灭。
  4.隋“赠”遗产——隋朝的灭亡
  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隋朝的灭亡”一目,回答隋朝速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