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读书教案范文(推荐2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案范文第【1】篇〗
本文是两篇关于治学态度和读书方法的古文片段,分别选自《论语》和朱熹的《童蒙须知》(一作《训学斋规》)。从古至今,中国文人业精于勤、十年如一日的治学精神,给我们留下了博大精深的文化经典,而这种忘我的读书境界本身就是我们的一种精神追求。所以,以本文作为读书单元的第一课,充满历史渊源和书香韵味,让学生从历史典籍的吟诵中,梳理古人读书的态度和方法,并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得到启发。
第一则《论语》选句,主要是孔子对于求学的态度论述。对待学习首先要诚实谦逊,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智慧的表现;学习要努力勤勉,默默地识记,学习再多也不满足,教育学生不知倦怠,到废寝忘食的程度;学习还要谦逊,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勤勉地向古人学习;学习要有进取心。学生们通过诵读,结合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孔子和学习态度和治学追求,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反思自身。
第二则朱熹的“三到”读书方法,分别是:心到、眼到、口到,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心到
最重要,心如果不在,眼睛就不能看得仔细,只是随便读,那是记不住的,纵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文中“尝”是曾经,“急”是重要、要紧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的意思不太一样。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五年级的学生已积累了古文古诗学习经验,比如读通、读懂、联系思考。学生可以尝试结合注释和上下文,读懂古文;句读需在理解的基础上,在老师的示范下,进一步把握准确。
梳理出古人的读书态度和方法后,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哪些内容对自己有启发。并在平时读书生活中,慢慢体会。
结合以上文本解读,本课的学习目标确立如下:
1. 学会“耻、诲”等5个生字,认识“耻、识“等4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言文的意思,背诵课文。
3. 利用关键词梳理信息,用简要的话概括古人的读书态度和方法。
4. 联系自身读书体会,说说文中哪些内容对自己有启发,能运用读书的方法,端正学习态度。
【学习活动设计】
板块一:读通读懂,概括学法
1. 谈话导入,切入主题
(1)齐读单元卷首语“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句诗出自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前两句,大意是说经典多次重复去读,熟读深思才能了解体会其中的道理。本单元我们就一起来谈谈“读书”这件事。
(2)你最近在读什么书?你觉得读书有什么好处?
(3)出示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的名人名言,读一读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你觉得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
你的句子表达出读书的感受,在古代,许多文人对读书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人谈读书》。
2. 了解出处和作者
关于本文的出处和作者,你了解多少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3.读准读通,读好停顿
(1) 自由朗读,结合注释,读准字音。
“是知也”的“知”同“智”,是智慧的意思;
“敏而好学”的“好”,是喜好,读hào;
“默而识之”的“识”读“zhì”,是记住。在成语“博闻强识”中意思相同。
指名读,同时注意纠正字音。与朱元思书教案
(2)古人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你能读准句读吗。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总结方法:根据字义判定读音,划分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