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内容
学习三字经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二、教学目的
1通过讲解文本,让学生了解文本大意。
2背诵文本,感悟文本。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我们上节课学了什么?小朋友还记得吗?
我们上节课讲了什么故事呢?(李陵与司马迁、神童项橐、赵普读《论语》、编蒲抄书、孙敬悬梁、苏秦刺股)
(2)学习理解内容
1、老师带读经文两遍、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理解经典原文
①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
【译文】晋朝的车胤,夏夜借萤火虫的光读书;晋朝的孙康,冬夜借雪光学习。他们虽然家
里贫困,却不中断学习。
车胤囊萤
车胤,晋朝南平人,他的曾祖父车浚xùn曾是三国时会稽太守。车胤年少时读书很勤奋。南平太守王胡之曾对他的父亲车育说:“此儿当大兴卿门,可使专学。”此后,车胤在父亲的教导下每天发愤苦读。但家里穷,连买灯油的钱都没有,一到天黑就没法儿读书,这让车胤感到很无奈。
一个夏天的晚上,他看见许多萤火虫在空中飞舞,他想:要是把这些萤火虫收集起来,不就是明亮的光源吗?于是,他捉了几十只萤火虫,装在用白纱布做的口袋里,挂在案头。从此,他每天晚上就借着萤火虫的光,发愤苦读起来,最后终于成了一位大学问家。
孙康映雪
晋朝人孙康从小喜欢读书,但家境贫穷,为了维持生计家人不得不在白天都干活,孙康年纪虽小,但是也不例外。白天没有时间,晚上家里没有灯所以不能读书。孙康常常因为没有时间看书而发愁。他曾经尝试在月光下读书,但是太暗,眼睛疲劳。
有一年冬天,下大雪,月光皎洁,他忽然发现,书上的字在雪地里看得很清楚,孙康非常高兴,忙坐雪地里看书,坐累了就躺在雪地里,映着雪的反射光线读书。此后,每遇到下雪,孙康不顾严寒,躺在雪地里读书,时间长了手脚都长满冻疮,但是通过这种方法他读了很多的书。最后官拜御史大夫。许多人知道这个故事之后,感动得泪流满面。
②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负薪:背着木柴
挂角:将书本挂在牛角上
苦卓:刻苦自强
【译文】汉朝的朱买臣背着木柴还在读书;隋朝的李密放牛时把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牛边读书。他们虽然生活艰苦,却能时刻不忘读书,刻苦自强。
买臣负薪
汉朝的朱买臣因为家境贫困,每天必须去砍柴来维持生计,没有时间读书。为了充分利用时
间,他挑柴时就把书放在柴草担上,边走边读。
朱买臣的妻子崔氏不相信自己的丈夫有成功的一天,总是愤怒地向朱买臣咆哮:“没出息,整天不知道赚钱,只会读书!”朱买臣安慰她说:“再忍耐几年吧,到时候我做了大官,你就有好日子过了。”崔氏根本不理朱买臣,坚持离开他。谁知道几年后,朱买臣被征召做了官,风风光光地回乡。崔氏见此,心中十分懊悔,便向朱买臣提出破镜重圆的要求。朱买臣派人提了一桶水泼到地上,然后告诉崔氏:“如果你能把泼在地上的水收起来,我们就破镜重圆吧!”崔氏明白了朱买臣的意思,只好黯然离去。
【李密挂角】
李密是隋朝人,特别爱读书,走到哪里都要把书带在身边。因为以放牛为生,故此常坐在牛背上读书。
一天,他出门去看朋友,路上,把《汉书》挂在牛角上,边走边看。正当他自得其乐时,与宰相杨素相遇。杨素见他如此好学,顿生好感,通过交谈,杨素发现李密还有举一反三的独到见解,回家后就让儿子杨玄感好好向李密学习。隋朝末年,杨玄感起兵反隋,让李密做了他的军师。后来李密又做了瓦岗寨的首领,为推翻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③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与朱元思书教案苏老泉:即苏洵
【译文】宋朝的苏洵,直到二十七岁才决心好好研究学问。
苏洵苦读
苏洵小时候很聪明,但读书不认真。他二十七岁时,哥哥考中了进士,给全家争了光,苏洵一下子有了觉悟,开始发奋学习。学了一年多,苏洵认为差不多了,就去参加考试,却没考中。这使他知道学习是件不容易的事,必须下苦功才能有收获。于是,他把自己过去所有的文章全部烧掉,决心从头开始。
从那儿以后,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没日没夜地刻苦攻读。这样过了五六年的时间,他一下笔就能洋洋洒洒写几千字的文章。
后来,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④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既:已经
犹:尚且
小生:青少年
【译文】苏洵虽然终于成为知名的文学家,但依然后悔自己年纪大了,才知道当初应更早地好好读书。年轻一辈的人,一定要珍惜时光,发奋学习。
苏洵到了二十七岁才省悟到读书的重要性。我们年纪轻轻,现在开始用功是绝对来得及的。要认识到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的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⑤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梁灏:五代末年人,历经后晋、后汉、后周,直到北宋太宗雍熙年间,他八十二岁时才考上状元。
魁多士:在众多读书人中夺得第一
【译文】梁灏从年轻时就参加科举,一直到八十二岁那一年才金榜题名。当他和许多读书人一同接受皇帝面试时,应对如流,见解远远胜过其他人。
梁灏夺魁
宋朝时,有个名叫梁灏的人,从年轻时,就开始参加考试,想一举成名,可是年年考,却年年落榜,虽然已经考了无数次,但他却一点也不灰心。梁灏的儿子也是好学不倦的人,而且也已经高中状元了,梁灏见儿子中了状元,除了高兴之外,自己的期许也更深,他立定志愿,一定要考上状元。从此,他更用功,每一个朋友见到他如此用功,就劝他不要这么辛苦,儿子已是状元了,可以一生不愁吃穿,何必还要自己去争功名呢!但是,梁灏并没有受这些话的影响,仍然日夜苦读。皇天不负苦心人,在他八十二岁那一年,他终于考中状元了。当皇帝召见他时,他的表现丝毫不逊于年轻的状元,所以深得别人的赞赏。梁灏对于自己以满头白发的高龄才中状元,一点也不以为意,因为他终于达到了目标,完成了心愿。
⑥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译文】如此高龄还能成才,天下人无不感到惊异。你们年轻人,更要励志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