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 》教案
刘佐乡中学周和枝
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1、了解《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及背景。
2、准确熟练的朗读课文,了解短文的大意。
发展性目标1、加强学生自主的解释、翻译文言字词的能力。
2、理解文体,分析第一层。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归纳难读、难写的字词。
2、结合有关资料,归纳作者常识。
3、有感情的诵读课文。
一、文学常识积累
吴均(469-520),一作吴筠,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人。他文章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文词清拔有古气,人称“吴均体”,亦能诗,总之,从生平可见:虽想
奋发有为,但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本文选自《艺文类聚》,是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这看似随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可称得上一篇山水小品。
二、反复诵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要求:1、读通课文,出难读难写的常用字,并注音后整理到下面空白处
教师提示:韵yùn柯kē飘piāo荡轩xuān邈miǎo泠líng嘤yīng缥piǎo碧横héng柯kē窥kui鸢yuān戾lì天急湍tuān
2、熟练而准确的反复诵读课文(读准字音、准确断句)
要求:先用铅笔在文中自行断句,做出标记。(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3、结合课文,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富春江的山水美景。
提示:描写时,要抓住文中主要描写句的大体意思,但绝不可照抄翻译,语言要简洁而生动。
三、初读此文后,你认为这篇文章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什么文体?从文章内容上看,又属于什么文体?从语言特点看,是什么文体?
提示: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书信;内容上,它属于游记(散文);从语言特
二、反复诵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要求:1、读通课文,出难读难写的常用字,并注音后整理到下面空白处
教师提示:韵yùn柯kē飘piāo荡轩xuān邈miǎo泠líng嘤yīng缥piǎo碧横héng柯kē窥kui鸢yuān戾lì天急湍tuān
2、熟练而准确的反复诵读课文(读准字音、准确断句)
要求:先用铅笔在文中自行断句,做出标记。(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3、结合课文,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富春江的山水美景。
提示:描写时,要抓住文中主要描写句的大体意思,但绝不可照抄翻译,语言要简洁而生动。
三、初读此文后,你认为这篇文章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什么文体?从文章内容上看,又属于什么文体?从语言特点看,是什么文体?
提示: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书信;内容上,它属于游记(散文);从语言特
点上看,属骈文。
四、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奇山异水”;
第二段:分两层,先写“异水“部分,再写“奇山”部分,抒发个人感悟。
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横柯()轩()缥()碧和()鸣戾()天急湍()
2、给下列句子断句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
②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③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④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⑤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板书:
四、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奇山异水”;
第二段:分两层,先写“异水“部分,再写“奇山”部分,抒发个人感悟。
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横柯()轩()缥()碧和()鸣戾()天急湍()
2、给下列句子断句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
②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③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④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⑤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板书:
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奇山异水”;
第二段:先写“异水“部分
第三段:再写“奇山”部分,抒发个人感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基础性标1、诵读课文2、解译课文。
发展性标1、逐层分析课文内容。2、把握作者情感,准确理解作者的人生观。
难点:学生缺少的是对写景手法的掌握和对作者人生观的理解,因此我把分析课文写景手法,理
解情感,定为教学难点。
一、逐层解析课文。
(一)解析第一部分(第一节)
1、字词解释:①风烟:指烟雾。②共:同样的颜。③俱:都。④许: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⑤独绝:独一无二;绝,极点。⑥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从,随着、跟从。
第二段:先写“异水“部分
第三段:再写“奇山”部分,抒发个人感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基础性标1、诵读课文2、解译课文。
发展性标1、逐层分析课文内容。2、把握作者情感,准确理解作者的人生观。
难点:学生缺少的是对写景手法的掌握和对作者人生观的理解,因此我把分析课文写景手法,理
解情感,定为教学难点。
一、逐层解析课文。
(一)解析第一部分(第一节)
1、字词解释:①风烟:指烟雾。②共:同样的颜。③俱:都。④许: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⑤独绝:独一无二;绝,极点。⑥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从,随着、跟从。
2、语段翻译: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山是同样的颜。(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来里的风景,作者是怎样概括的?可见本节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领全篇,使结构清晰,脉络分明。
4、请分别出本段中写景、叙事、抒情的语句?
提示:①写景:风烟俱净,天山共。
(八个字四种景物,组成一幅天朗山清、秋高气爽的清秋风物图,勾勒出广阔的空间境界)
②叙事: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作者乘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尽兴观赏的情形。)
③抒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表明这一带山水不同凡响,“独绝”二字,强调此处山水为天下之冠。)
5、本段中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天共长天一”意境相同的句子是什么?
提示:风烟俱净,天山共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来里的风景,作者是怎样概括的?可见本节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领全篇,使结构清晰,脉络分明。
4、请分别出本段中写景、叙事、抒情的语句?
提示:①写景:风烟俱净,天山共。
(八个字四种景物,组成一幅天朗山清、秋高气爽的清秋风物图,勾勒出广阔的空间境界)
②叙事: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作者乘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尽兴观赏的情形。)
③抒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表明这一带山水不同凡响,“独绝”二字,强调此处山水为天下之冠。)
5、本段中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天共长天一”意境相同的句子是什么?
提示:风烟俱净,天山共
小结:写作者游览的地点及对桐庐一带水总的印象,概括的描述了富春江从富阳到桐庐一段的奇山异水,是文章的总起部分。
(二)解析第二部分第一层(第二节)
1、字词解释:①缥碧:青白;②急湍:急流的水;③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④甚箭:比;⑤若奔:像,飞奔的马;
2、语段翻译:水都是青白,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3、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哪两种状态描写了富春江水怎样的特点?
提示:静态和动态;写了水之清,水之急都突出了富春江水“异”的特点。
静态描写了水的哪些方面?动态描写了水的哪个方面?(要出对应的语句)
提示:①静态:A,水—水皆缥碧;B,水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或用前四句即可表明水清)
②动态:水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文章有没有直接写水深?“千丈见底”是不是写水深?可见写水清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
提示:没有,“千丈”是写水深,可是“千丈见底”就是写水清了。以深度写水清为间接描写。
(二)解析第二部分第一层(第二节)
1、字词解释:①缥碧:青白;②急湍:急流的水;③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④甚箭:比;⑤若奔:像,飞奔的马;
2、语段翻译:水都是青白,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3、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哪两种状态描写了富春江水怎样的特点?
提示:静态和动态;写了水之清,水之急都突出了富春江水“异”的特点。
静态描写了水的哪些方面?动态描写了水的哪个方面?(要出对应的语句)
提示:①静态:A,水—水皆缥碧;B,水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或用前四句即可表明水清)
②动态:水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文章有没有直接写水深?“千丈见底”是不是写水深?可见写水清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
提示:没有,“千丈”是写水深,可是“千丈见底”就是写水清了。以深度写水清为间接描写。
6、本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提示:比喻和夸张;生动形象的突出了水至清、至急的特点。
《三峡》中的哪句描写与“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描写手法上有何区别?
提示: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本文直接描绘急湍、猛浪的形象,使人恍若亲见;而《三峡》是间接描写,流速之快是经过计算流程和与他物作比较后才感知的。
(三)解析第二部分第二层(第三节)
1、字词解释:①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②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③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④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⑤相鸣:互相和鸣。⑥戾天:到天上;戾,至。⑦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⑧经伦:筹划、治理。⑨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不穷:尽;无绝:停止;⑩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上,在上,名词作状语。犹昏:好像,如同。交映:互相掩映。可见:同“现”,显现,显露。直指:向。
2、语段翻译: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3、作者写奇山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写了哪几种景物?
明确:视觉:高山寒树、轩邈成峰;听觉: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转不穷、猿叫无绝四种。
4、文中所描绘的是一种非常喧闹、非常嘈杂的景象吗?
明确:这里的声音,都是安静的,“洁净”的。所以这是以闹来写静。
分析:这里表面上喧闹、嘈杂,实际上,却都是自然界的非常和谐的声音,没有社会上、官场里、商场里,那种人声鼎沸。这种嘈杂,是一种天籁之声,是上天构造大自然,让所有这些动物发出的真实的声响,是非常洁净的声音,它们发出声音,不是为了名,也不是为了
3、作者写奇山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写了哪几种景物?
明确:视觉:高山寒树、轩邈成峰;听觉: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转不穷、猿叫无绝四种。
4、文中所描绘的是一种非常喧闹、非常嘈杂的景象吗?
明确:这里的声音,都是安静的,“洁净”的。所以这是以闹来写静。
分析:这里表面上喧闹、嘈杂,实际上,却都是自然界的非常和谐的声音,没有社会上、官场里、商场里,那种人声鼎沸。这种嘈杂,是一种天籁之声,是上天构造大自然,让所有这些动物发出的真实的声响,是非常洁净的声音,它们发出声音,不是为了名,也不是为了
利,既不是奉迎拍马之声,也不是争权夺利之声,更不是风啸啸、马悲鸣,刀剑戟冲撞的厮杀之声!
5、可见作者写“奇山”用了怎样的手法?
提示:衬托,如以动衬静(见第3题分析);以观者感受衬山势之奇,强化了山水诱人的力量。
6、作者为什么发出“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慨呢?
明确:因为作者此时陶醉于大自然的绝美景之中,人世间争名夺利、官场角逐的一切,都变得无趣无味了。另外,作者被这奇伟、瑰丽、美妙、和谐的山光水所陶醉,精神得到洗涤而变得高尚,境界超出世俗的追求了。这里的一切是那么恬美而和谐、幽静而美妙,作者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自然暂时忘记了尘世的角逐和俗务的缠身。
二、主题探求: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和人生观?
明确:作者在这封信中生动地描绘了浙江富阳、桐庐一带的富春江上的秀丽景,表现了他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作者既否定仕宦生活,又幻想逃避现实、寄情山水,想过隐居生活的消极处世思想。
写法探求:
5、可见作者写“奇山”用了怎样的手法?
提示:衬托,如以动衬静(见第3题分析);以观者感受衬山势之奇,强化了山水诱人的力量。
6、作者为什么发出“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慨呢?
明确:因为作者此时陶醉于大自然的绝美景之中,人世间争名夺利、官场角逐的一切,都变得无趣无味了。另外,作者被这奇伟、瑰丽、美妙、和谐的山光水所陶醉,精神得到洗涤而变得高尚,境界超出世俗的追求了。这里的一切是那么恬美而和谐、幽静而美妙,作者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自然暂时忘记了尘世的角逐和俗务的缠身。
二、主题探求: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和人生观?
明确:作者在这封信中生动地描绘了浙江富阳、桐庐一带的富春江上的秀丽景,表现了他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作者既否定仕宦生活,又幻想逃避现实、寄情山水,想过隐居生活的消极处世思想。
写法探求:
结构浑然一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形声兼备②虚实相间③动静互见④骈散相间
练习:
1、下列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A.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凭依)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筹划)D.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指示)
2、下列对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D)。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我泛着小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听任它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急流猛浪,比箭还飞得快,又像奔马一样。)
C.好鸟相呜,嘤嘤成韵。(美丽的鸟儿在相互对叫着,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蝉鸣叫了千次也不停歇,猿啼叫了百次也不断绝。)
3、填空题
(3)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山水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和“_____
练习:
1、下列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A.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凭依)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筹划)D.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指示)
2、下列对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D)。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我泛着小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听任它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急流猛浪,比箭还飞得快,又像奔马一样。)
C.好鸟相呜,嘤嘤成韵。(美丽的鸟儿在相互对叫着,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蝉鸣叫了千次也不停歇,猿啼叫了百次也不断绝。)
3、填空题
(3)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山水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和“_____
”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富春江两岸山之美。
4、阅读理解
(1)文章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写山奇,分别从___觉和___觉来写景,这样写的好处是多层次多角度展示富春江两岸山之美。
(3)作者在欣赏了奇山秀水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_________。
(4)说说你对“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一句深层意思的理解。
点拨:鸢,一种凶猛的鸟。戾,到达的意思。飞得非常高的鸢,比喻为了功名利禄而极力攀高的人,他们看到这山峰后,也平息自己那热衷功名利禄的心。经纶,就是筹划,治理。筹划世俗事物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这是作者的感慨。
(5)文章第3段中在意思上前后呼应的两句话是什么?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相呼应。)
课堂小结优美的散文写景必然要抒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是古人常用的手法,希望同学们能从中得到一点心得,以便在将来的写作中运用。
4、阅读理解
(1)文章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写山奇,分别从___觉和___觉来写景,这样写的好处是多层次多角度展示富春江两岸山之美。
(3)作者在欣赏了奇山秀水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_________。
(4)说说你对“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一句深层意思的理解。
点拨:鸢,一种凶猛的鸟。戾,到达的意思。飞得非常高的鸢,比喻为了功名利禄而极力攀高的人,他们看到这山峰后,也平息自己那热衷功名利禄的心。经纶,就是筹划,治理。筹划世俗事物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这是作者的感慨。
(5)文章第3段中在意思上前后呼应的两句话是什么?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相呼应。)
课堂小结优美的散文写景必然要抒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是古人常用的手法,希望同学们能从中得到一点心得,以便在将来的写作中运用。
板书一、分析第一节:总领
二、分析第二节:水——清;急
三、分析第三层:山——视觉:寒树
听觉:泉激石衬托山水诱人的力量
鸟和鸣息心忘反蔑视功名
蝉千转
猿百叫
情感:热爱祖国山河
骈文的特点①前后两句的字数相同(六朝的骈文一般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所以骈文又名“四六”)。②前后两句的句式相同。③两句中相对的词,词性基本相同。④两句中尽量避免相同的字(但可用同一虚字)。
与朱元思书教案 李卫民
二、分析第二节:水——清;急
三、分析第三层:山——视觉:寒树
听觉:泉激石衬托山水诱人的力量
鸟和鸣息心忘反蔑视功名
蝉千转
猿百叫
情感:热爱祖国山河
骈文的特点①前后两句的字数相同(六朝的骈文一般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所以骈文又名“四六”)。②前后两句的句式相同。③两句中相对的词,词性基本相同。④两句中尽量避免相同的字(但可用同一虚字)。
与朱元思书教案 李卫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