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对比阅读
一、2012中考《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比较阅读
-  【安徽省】曹刿论战(节选)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誉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
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
(1)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驰:                   
(2)一鼓作气,再而衰  再                               
(3)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靡:                                 
(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                           
(5)虽欲言,无可进者    虽:                             
15.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彼竭我盈,故克之。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6.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2分)
    《曹刿论战(节选)》第一段,叙述了              的经过;《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第一段,邹忌分析了                               的原因。
17.曹刿指挥作战,邹忌委婉劝谏,结果怎样?  (4分)    .
(1)曹刿指挥作战的结果:                                                     
(2)邹忌委婉劝谏的结果:                                                        。 
二、《曹刿论战》与《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比较阅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小信未孚,神福也(              ) 一作气 (          )
小惠未(        ) 亲戚之(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又何焉 (          )
小大之(        )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2、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曹论战以分人(          ) 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
(2)公将之(          ) 亲戚之(            )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肉食者谋之,又何焉 ②数月之后,时时而
B.①弗敢加也,必以 ②小未孚,神弗福也
C.①可以一战。战则请 ②择其善者而
D.①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②公问其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①不能察,必以情 ②杀巨,不能绝也
B.①忠之属也,可一战 ②固国不山溪之险
C.①登轼望之 ②夫环攻之
D.①吾视辙乱,望其旗靡 ②真无马邪
5、选出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
A.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打一仗了。
B.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信用未能使神信任,神灵不保佑您。
C. 环而攻之而不胜 ———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D.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
6、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7、 运用文中原话回答下面的问题。
(1)“齐师伐我。公将战”时,曹刿为什么要见鲁庄公?
                                                                                       
(2)“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原因是什么?
                                                                                     
8、甲、乙两文中都谈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
                                                                                       
9、对甲乙两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的思想观点、写作方法以及写作目的是一致的。
B.甲乙两文的思想观点有相同之处、都着眼于“民”。
C.甲文认为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乙文认为“人和”是取胜的重要条件。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不同的是甲文用对比突出曹刿的谋略,乙文用对比证明“得道”的重要。
10、简答:你认为曹刿在军事方面的见地和孟子在政治方面的思想对我们今天治国有什么意义?                                                                                 
                                                                                     
                                                                                   
三、《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比较阅读
【黄石市】(一)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文选段,完成第6-10题。(15分)
【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选自《曹刿论战》)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牺牲玉帛,敢加也(            )    (2)公鼓之(        )
(3)虽千里不敢也(          )    (4)今日也(          )
8.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此庸夫/之怒也    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C.臣未/尝闻也    D.下视/其辙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而君逆毒人者,轻寡人与?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这两篇文章都记叙了弱国和强国之间的斗争情况,运用相同的方法塑造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从而揭示了以弱胜强的原因。认真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填写下面表格。(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