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教案5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语文版的八年级(上)的文言文。本文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论战”意思是曹刿论作战的道理,所以文章的重点不在记叙战斗情况,而在于记叙曹刿“论”战略、战术。文中的道理在现在依然的较强的现实意义。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不少文言文了,初步具有依据参考书和课文注释来翻译课文的能力了;且学生也具有一定的提问能力了。
  教学设想:
  针对学生的情况及本文的翻译难度来看,可让学生课外翻译课文后再到课堂上来交流,然后按记叙文的六要素来进行阅读,读后来概括主要内容。在第二课时则让学生针对课文来自由提问,然后再将问题抛给学生来解决,若不能解决再由教师点拔解决;在第二课时则可添加一个探究题“你是如何看待机遇(会)的?”
  教学目标:
  1、认识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战前必须做好政治准备——取信于民的道理,在作战指挥上,必须重视士气详察言敌情,正确运用战术善于掌握有利时机。
  2、学习生字词,了解字词意思及用法。
  3、了解本文记叙战争详略的特点。
  4、分析人物的形象。
  5、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学习文中一些字词的用法。
  2、重点分析曹刿的“远谋”和鲁庄公的“鄙”。
  教学难点:
  关于战争“取信于民”的思想,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要据课文内容加以分析。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曹论战  课前三分钟:
  由一学生到讲台上来介绍两句名言(课前先在黑板上板书出来)然后说明推荐理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他同学可提问也可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导入新课,介绍战争背景。
  1、“机遇是不会第二次敲门的”,每个人都应善于抓住机会,而曹刿就是因抓住了“齐鲁之战”这个机会而成为一个有名的军事家的。
  2、请学生列举出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3、请学生介绍齐鲁长勺之战背景,然后教师补充。
  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刘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先赶回齐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了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
  4、简介《左传》。
  《左传》: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解说《春秋》的一部著作。其中记载着春秋时代各国的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活动。原书名为《左氏春秋》,
汉以后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这部书既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相当精彩的散文著作。
  二、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1、生自由朗读。
  2、指名学生朗读。(注意句中停顿,进行朗读指导。)
  3、全班朗读。
  三、各学习小组交流翻译的情况。
  先在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将无法解决的问题拿到全班来解决。
  第二课时
  课前三分钟:由一学生介绍两句名言(课前先在黑板上板书出来),然后说明推荐理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他同学可以提问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
  一、导入新课:
  由提问课文内容然后导入。
  二、由学生自由提问,其他同学回答或教师点拔回答。
  生提问一个问题后即由其他学生马上回答。
  师提醒注意:1、两个人物的形象及评价。
  2、本文的结构及写作特点。
  三、探究·交流
  你是如何看待机会的?面对机会你会怎么做?
  让学生自由发言。
  教学精彩片段:
  宝龙同学问:“曹刿论战”这个题目能否用其它的题目来代替呢?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勇勇:可否用“长勺之战”?
  慧芳:还是用“齐鲁之战”比较直接……(话未说完马上有好几个同学站起来抢着回答)
  娟娟:不行,还是用“齐鲁长勺之战”这样既可以点明交战的双方又可以点明交战的地点。(快言快语的说完自己的观点)
  森波:三个题目都不行吧……(又被抢断)
  勇勇:你说怎么不行呢?我觉得这很好啊。
  森波:你们听我把话讲完嘛。我觉得课文主要讲的是有关战争的经验,而对于战争的场面
则用很少的语言来介绍,所以我觉得还是用原来的题目比较好。
  晓玲:我觉得森波同学说得很有道理,但我觉得课文主要讲的是曹刿在讲一些有关战争的问题……
  辉利:不,我觉得题目还是用具体一点的好,像原来的题目范围太大了。
  宛靓:我来说几句。我是赞成晓玲的意见,课文里面描绘战争的场面比较少,只有寥寥数语,而描述战前准备和战后谈战争的则比较多。还是用原来的题目会比较好。
  有好几个同学也纷纷表示赞同。这时不换题目的人比较多了,但是还不能够统一答案。
  我就引导同学们再把文章看一遍,出详写和略写的部分,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这样安排什么好处?再结合课文的题目想想。
  同学们纷纷翻书,把文章重新看了一遍。有的独立思考、有的则同桌讨论……一会儿,就有人举手了。
  森波:老师,我到详写的部分了。课文的第一段为详写,在这里详细地介绍了作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
  彬红:我也了一个地方。我认为课文的第三段虽然很短,但是却很详细地分析了战争中所采用的战术的原因,所以它也是详写。
  (在这里学生又争论开了)
  ……
  最后大家终于达成了共识,确定课文的第一段和第三段为详写部分,第二段为略写部分。这样就能够解决宝龙同学的问题了,这篇课文重点是描述曹刿的作战理论而不是描述战争场面,所以不能用其它题目来代替课文的原题目。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效果可以说是令人满意的。在第一课时中,学生的自我翻译及小组合作边朗读边翻译课文做得不错,真正有落实,学生学有所得。在过后的测试中就体现出来了。在第二课时中,学生的提问能力进一步体现出来了。让我不禁叹为观止。原来学生的思维一旦开动起来,是有那么多令人吃惊的东西出现啊。学生在提问过程中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一环扣一环,从中也把课文的内容理解了。学生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证明学生对课文的学生不是死的、不是纯粹等着老师的分析,而是主动的、自发的去探索。
  除提问外,在课末的有关“机遇”的交流中,学生的争辩使得课堂的气氛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宛靓同学把机遇比成“苍蝇”,有很多同学就站起来反对,此起彼伏地站起来,这种情形还是头一次见到。以后这样的辩论可以多引导,也可以专门举办辩论赛。但是因要下课了,
不好拖课,我就没有对宛靓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有的学生可能会认为这种比喻是恰当的。在下一节课我就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阐述并说明了理由,树立了同学们正确的审美观。语文课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的语文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
  我是听了蔡老师的第二课时的课,认为本节课较好在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的地位与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老师精心备课,课堂上的引导恰到好处。在学生发表意见时,老师耐心倾听;在学生产生困惑时,老师适时点拔、指导,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老师的定位是正确的、合理的。
  2、学生的提问能围绕着课文内容。不仅提出课内的,还能以课文为本来提出课外的相关问题。
  3、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看,这不是演练出来的,而是在平时上课中就有此类训练。在质疑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恰当的运用,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我认为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中肯些。如有一个同学把
机遇比喻成苍蝇,这个比喻可以说是不恰当的,因大家都知道苍蝇是一种令人听了都觉得恶心的东西,也可以说是这个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不够深入,这时候老师就应该提出自己的看法,也许是平时上课不是公开课,所以蔡老师只让同学们来评论自己没有进行适当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