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注释
    【原文】
    (1)十年春,齐师伐我(2)。公(3)将战。曹刿(读音guì)请见(4)。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读音jiàn)(5)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6)入见。问:“何以战(7)?”公曰:“衣食所安(8),弗敢专也(9),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11),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读音bó),弗敢加也,必以信(12)。”对曰:“小信未孚(读音fú)(13),神弗福也(14)。”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15)。”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明信之乘坐。追至长勺(16)。公将锣之(17)。刿曰:“未可以。”齐人三鼓。刿曰:“可以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18)。刿曰:“未可以。”下视其辙(19);登轼(读音shì,车前楼梯的横木,全车最高处)而盼之(20),曰:“可以矣。”遂逐齐师。
    既克(21),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22),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读音zhé)乱,望其旗靡(读音mǐ)(23),故逐之。”
    【备注 释】
    (1)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年)。
    (2)齐师:齐国的军队。魏,在今山东省中部。我,指鲁国。鲁,在今山东西南部。《左传》传为鲁国史官而作,故称鲁国为“我”
    (3)公:鲁庄公。
    (4)曹刿(guì):鲁国人。
    (5)肉食者:吃肉的人。这里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
    (6)间(jiàn):参予。
    (7)鄙 :鄙陋,指目光短浅
    (8)实乃:于是,就。
    (9)何以战:即“以何战”,凭什么作战。以:凭。
    (10)衣食所安:衣服食物这类食疗的东西。
    (11)专:个人专有。
    (12)不下:遍布,广泛。
    (13)牺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猪、牛、羊等。玉帛,玉石、丝织品。
    (14)孚(fú):为人所信服。
    (15)福:作动词,赐福,保佑。
    (16)狱:案件。
    (17)长勺:鲁国地名,在今山东曲阜县北。
    (18)锣:并作动词,奏乐挺进。
    (19)驰:驱车(追赶)。
    (20)辙(zhé):车轮滑过地面遗留下的痕迹。
    (21)轼:古代车厢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
    (22)既克:已经踢了胜仗。
    (23)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24)靡(mǐ):折断。
    (25)弗:不。
曹论战    译文:
    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准备应战。曹刿请求拜见。他的同乡说:都是得高官厚禄的人,又为什么要参与呢?曹刿说: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缺少见识,不能深谋远虑。于是上朝去拜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什么应战呢?庄公说: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拿它来分给一些臣子。曹刿回答说:小恩小惠没有遍及于老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的。庄公说:用来祭祀的牛、羊、猪、玉器和丝织品,我不敢虚报,
一定凭着一片至诚,告诉神。曹刿回答说:这点儿小诚意,不能被神信任,神不会赐福的。庄公说:轻重不同的案件,我即使不善于明察详审,一定依据实情处理。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要打仗,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庄公同他共挤一辆战车。鲁国齐国的军队在长勺登陆作战。庄公急于奏乐命令挺进。曹刿说道:没用。齐国军队敲打了三次锣。曹刿说道:可以反攻了。齐国的军队大败。庄公准备工作驱车冲回去。曹刿说道:没用。于是向上观测齐军车轮遗留下的痕迹,又荣登车前的横木瞭望台齐军,说道:可以了。就迎击齐国军队。
    战胜了齐国军队后,庄公问这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消灭了。他们的勇气消失了,我军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大国,是不容易估计的,怕有伏兵在哪里。我看见他们的车轮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追击齐军。
    文学创作特点
    1、中心突出,详略得当。
    这就是一篇记述战争的短文,但重点不是记述战争的经过,而是着重于写下曹刿的“论战”,凡是与整体表现主题毫无关系的枝节就尽量省略。例如第一段写下曹刿晋见庄公,朝见的细节一概省略了,劈头就反问“何以战”;第二段对战场的繁杂情况及“未可以”、“可以矣”的理由均略而不写下,要待后面补叙,就更能够注重“论战”的看法;第三段就用“公问其故”替代了鲁庄公一系列问话。但文章对战前战后充分反映曹刿战略看法的谈话,则略加描述,因为战前就是分析有没有克敌制胜的条件,战后就是总结以弱胜强的原因,这些都就是紧紧围绕主题写下的,全文自始至终注重了“论”字,并使人对长勺之战的胜负利害的`原因一目了然。
    2、结构严谨,前后照应。
    全文就用二百二十二字,就把战争的已经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记载得清清楚楚。第一段写下战前准备工作,第二段写下战时经过,第三段写下战后总结,事态发展准确,文章脉络分明。段与段之间的过渡阶段也非常自然,第一段的结尾“战则恳请从”与第二段的“明信之乘坐”贯通,第二段的结尾“遂逐齐师”与第三段的“既克”贯通,三个段落层层环环相扣,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此外,文章前后的联结也十分密切。以第二段与第三段为基准,“三而竭”与上段“齐人三鼓”二者联结;“吾视其辙乱”与“下视其辙”二者联结;“望其旗靡”与“登轼而盼
之”二者联结;“故克之”与“齐师败绩”二者联结;“故逐之”与“遂逐齐师”二者联结。第二段只写下“其然”,第三段卷本“所以然”,一记一议、一实一虚,前后联结,相辅相成。
    3、用对话交代情节和刻画人物。
    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说明了曹刿就是一个关心国事而存有远谋的人物。在交代战前准备工作时,详尽地写下了曹刿与鲁庄公的三次对话,通过对话阐明出来鲁庄公暴虐幼稚,曹刿深谋远虑。写下战役经过,作者虽只写下了曹刿两次说道的“未可以”、“可以矣”的直观话语,但却形象地整体表现了曹刿成竹在胸、待机而动的思想性格。最后由“公问其故”又带出曹刿对战争的两大段议论,整体表现出来曹刿的难能可贵的军事看法。
    题解
    “曹刿论战”意思就是曹刿阐释登陆作战的道理,说明文章的重点无此记述战斗情况,而在记述曹刿“论”战略、战术。“战”指齐鲁之间的“长勺之战”。题目归纳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春秋》是古代中国的儒家典籍,被列为“五经”之一。《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据传是由孔子修订的。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
称为“春秋笔法”。由于《春秋》的记事过于简略,因而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详细记录的“传”,较为有名的是被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和《榖梁传》。《春秋》中的文字非常简练,事件的记载很简略,但年间诸侯攻伐、盟会、篡弑及祭祀、灾异礼俗等,都有记载。它所记鲁国十二代的世次年代,完全正确,所载日食与西方学者所著《蚀经》比较,互相符合的有30多次,足证《春秋》并非古人凭空虚撰,可以定为信史。然而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它在文字上难免有论脱增窜之类的问题。因此后来一批文学家就开始为它作注。《春秋》最初原文仅多字,现存版本则只有多字。在语言上极为精练,遣词井然有序。就因文字过于简质,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其中注解最好的为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榖梁赤《春秋榖梁传》。现今流传下来的只剩下左丘明《春秋左氏传》。
    据说就是春秋末期的鲁国盲史官左丘明所撰。存有许多学者抱持猜测态度。很多人都指出写下《左传》的左氏并非左丘明。将近人指出,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中期(前4世纪中叶),就是由战国时的一些学者编纂而变成,其中主要部分可能将就是左丘明所写下。但也有可能不是左丘明而是其他战国时人撰写。
    此文收录于沪教版七年级下第30课、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1课、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27课、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25课、五四版九年级下册第19课、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9课、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3课、长春版九年级上册第10课。
    赏析
    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文章的语言,无论是叙述还是人物对话,都极为简洁精炼,表意说理,通达晓畅。行文中散句、排比、偶句错落有致,增强了叙事写人的生动效果。其中曹刿的语言尤为精彩,如战场上的指挥用语,简短明确,这不仅衬托出战事紧迫无暇论析战争策略,也表现出曹刿思维敏捷和临战时坚定而自信的心态。
    第一段:从结尾至“战则恳请从”。写下战前的政治准备工作——取信于民。这一段可以分后两层。
    第一层写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开头先点明事态发生的时间,接着指出的是“齐师伐我”,说明战争是由齐国进攻鲁国而引起的,鲁庄公准备抵抗。以上对形势扼要的介绍,为曹
刿的请见、论战交代了必要的背景。大军压境,曹刿准备参战,作者通过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一方面揭示了鲁国当权者鄙陋寡见、尸位素餐的情况,为后文鲁庄公在作战中不察敌情、急躁冒进作了铺垫;另一方面显示了曹刿关心国事,同时也暗示了他是一个有远谋的人。
    第二层记载曹刿必须庄公做好战前的政治准备工作,这就是第一段的重点。曹刿晋见鲁庄公,劈头就反问“何以战”,把握住了做好战前政治准备工作这一同意胜负的关键问题。鲁庄公在曹刿的一再鼓舞下,依次明确提出了贵族积极支持、鬼神祈求和察狱以情三个条件,曹刿驳斥了有两条,确实了后一条。在曹刿认为,战争的输赢既不依赖于贵族的积极支持,也不依赖于神明的祈求,而是同意于“取信于民”。他指出察狱以情是“忠之属于也”,“忠”就是合规于民,于是确实“可以一战”。曹刿注重民心利害与战争输赢关系的思想,的确比“肉食者”高明。但和今天依靠人民的力量展开人民战争的思想就是存有本质区别的。
    面对齐国的进犯,曹刿是主动请求晋见庄公的,作者记了他与“乡人”的一番对话。乡人善意地劝说他不要去参与“肉食者”的事,曹刿却坦直地回答:“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肉食者”是相对于“藿食者”而言的,显然,这是以饭食精粗对执政贵族和平民所作的简单划分。与
乡人所表现出来的对“肉食者”和国事的冷漠态度相反,曹刿表示出对“肉食者”的不信任并积极要求参与国家的决策。“肉食者鄙”已为乾时之战所证明,那一次“公丧戎路,传乘而归。秦子、梁子以公旗辟于下道,是以皆止”。如今齐军压境,不能再让国家败在他们手中。接下去,曹刿与鲁庄公围绕“何以战”的论题进行了严肃的对话。鲁庄公心无成算,对曹刿郑重的询问作不出爽快切要的回答。他先提出“衣食”的分配,“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又说到神灵的祭祀,“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前者不是普遍施予民众的实惠,无关战事全局;后者是例行的宗教性礼节,并非对民众的真诚许诺,因此二者都为曹刿所否定。唯有最后在庄公提出治理讼狱“必以情”的一点,曹刿认为“忠之属也”还算是尽心务实的一项,认定“可以一战”,并随即提出直接参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