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唐诗五首 教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一些律诗的常识。
2.了解诗歌朗读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通过品读诗歌的语言理解其内容,体会其情味,领悟其意境。
5.通过朗读、背诵、赏析、创新、写作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
教学重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联系诗歌意境,发挥想象,写小作文。
课时安排: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中国是诗的国度,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包含许多哲理,学习一点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想象。大家从儿时起就开始接触中国古诗,你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些儿时的启蒙诗。你们为什么会喜欢这些诗歌?(归纳诗的特点)今天我们再来和大家一起走进诗的世界。
(一)王绩《野望》教学设计
1、先抽学生简介作者,然后教师补充。
1、先抽学生简介作者,然后教师补充。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古绛州龙门县(山西万荣县通化镇,通化镇1972年由河津县划入万荣县)人,唐代诗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酒经》、《酒谱》。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句的大意。
3、学生口头【翻译】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4【评析】
此诗写山野秋景,景中含情,朴素清新,流畅自然,力矫齐梁浮艳板滞之弊,是王缜的代表作之一。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句的大意。
3、学生口头【翻译】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4【评析】
此诗写山野秋景,景中含情,朴素清新,流畅自然,力矫齐梁浮艳板滞之弊,是王缜的代表作之一。
首联叙事兼抒情,总摄以下六句。首句给中间两联的“钱塘湖春行教案望”中景投人薄薄的暮;次句遥呼尾句;使全诗笼罩着淡淡的哀愁。
颌联写薄暮中的秋野静景,互文见义,山山、树树,一片秋,一抹落晖。萧条、静谧,触发诗人彷徨无依之感。
颈联写秋野动景,于山山、树树,秋、落晖的背景上展现“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的画面。这画面,在秋季薄暮时的山野闲具有典型性。既然是“返”与“归”,其由远而近的动态,也依稀可见。这些牧人、猎人,如果是老相识,可以与他们“言笑无厌时”(陶潜《移居》),该多好!
然而井非如此,这就引出尾联:“相顾无相识”,只能长歌以抒苦闷。王绩追慕陶潜,但他并不像陶潜那样能够从田园生活中得到慰籍,故其田园诗时露彷徨、怅惘之情。
此诗一洗南朝雕饰华靡之习,却发展了南齐永明以来逐渐律化的新形武,已经是一首比较成熟的五律,对近体诗的形式颇有影响。
5小结主题
《野望》这首诗描写了山野秋天的萧瑟怡静的景,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
此诗一洗南朝雕饰华靡之习,却发展了南齐永明以来逐渐律化的新形武,已经是一首比较成熟的五律,对近体诗的形式颇有影响。
5小结主题
《野望》这首诗描写了山野秋天的萧瑟怡静的景,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
惆怅、孤寂的情怀。
6学生反复诵读并背诵这首诗。
第二课时
(二)《黄鹤楼》教学设计
1.导入:提问:我国古代三大名楼?及与之有关的各名文?
湖北:黄鹤楼 崔颢《黄鹤楼》
湖南:岳阳楼 范仲淹《岳阳楼记》
江西:滕王阁 王勃《滕王阁序》
2.朗读:
强调注意节奏(音韵兼顾意义),及声调的抑扬、速度的急缓。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拓展,小作文训练。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训练学生表达能力。
这首诗不仅写景,还充分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每一句都可说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画,老师选择了其中的一句,根据诗意,融入自己的想象和感受、体会,写成一段小文,请同学们也模仿着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充分发挥想象,写成一段小作文。
示例1:“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金碧辉煌的黄鹤楼在阳光的照射下愈发显得宏伟与壮丽。登临此楼,仰望长空,一碧如洗,唯有白云千朵,悬浮于天地之间,没有一丝杂,没有目的,没有方向,悠悠地飘荡。胸中的一切仿佛都被荡涤而去,怎么不令人油然而生清寥孤寂之感。
示例2:“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在温暖阳光的照耀下,汉水平原黄鹤楼四周的树木显得格外分明,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在风的吹动下,那披着绿衣的生灵也会慢慢地跳起舞来,显得那样快乐活泼。再向黄鹤楼的东北角望一望,那仿佛是一个世外桃源。在那个美丽的鹦鹉洲上,鲜嫩的芳草长得极其茂盛,让人情不自禁想伸出手去抚摸,闻着它,似乎也正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芳香。
示例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太阳渐渐向西方坠落,远处辛勤劳作的农人,已收好农具准备回家。想想自己,还在遥远的旅途之中,江上的雾气波涛,更使人感到路途的的迷茫,真不知何时才可走完这迷茫的路途啊。看看天,看看地,哪儿是我的家,我的家又在哪儿?天渐渐暗下来了,心中的归思,怎一个愁字了得?
示例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小鸟归巢了,在和自己的家人团聚,那嘻嘻的笑声多么让人羡慕!日暮降临,一切都模糊起来,阴沉沉的天空中夹着一道道红霞,如长江之浪一涌而来,又如烈火在燃烧。不远的江面上,雾气渐浓,我不知不觉沉醉其中,突然心中又豁然而生思乡之念。美丽温柔的故乡在我
眼前闪过,在我脑中停伫。我,想回家,回到那充满笑声的家,回到那能洗净我脑中胸中愁思的家!
5、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一首诗,理解了一位诗人,讨论了两个话题,写了一段文字,收获可谓大矣!
第三课时
(三)《使至赛上》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得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2、简介作者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崇信佛教。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所以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