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读后感15篇
《大学》读后感1
什么是大学?这是个长盛不衰的话题,特别是每年新生入学时,更是被翻出来讨论又讨论。只是,对于什么是大学、大学该怎样做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者,长久以来并无定论。近日拜读了香港中文大学前任副校长金耀基先生的《大学之理念》,这本收录了金先生关于“大学之理念”的凝想与感悟的文集,讨论了大学的理念、专才教育和通识教育、学术自由等相关问题,视野之广阔、见解之独到,给井底之蛙的我一种豁然开朗之感,仅摘一些哲理警言留作回忆、
一个大学生应该对人类知识文化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对自己民族的学术文化有一基本的欣赏与把握,同时,他应该养成一种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一种对真理、对善、对美等价值执着的心态。(page 11)
大学生不是中学生,大学生对他(她)不再、也不应提供保姆式的照顾,她应该也必然会自我寻求生命之意义和人生之目标。在最后意义上说,人之成长(包括自我形象与自我认同之形成)是要靠他(她)自己的。(page 21)
人是不能永远没有孤独时刻的,人需要孤独以创造思想,以体认人生,但人之为人,人之成长需要靠头脑与,心灵与心灵之相遇和对话。(page 21)
惟能见乎大,立乎大,然后喜爱能有狂有狷,才能有格调,也才不会沉耽于追逐短暂与细微的事物。(page 21)
“我确信在教育中,你排除了专精,则摧毁了生命”——怀海德
洛克菲勒基金会主席洛尔士以为今日之“知识人”应该有能力把“不同的知识综合。融汇而一以贯之”,并能够从人文精神出发,知道哪些是“应该”做的,从科学与技术角度判断,哪些是“可以做的”。
大学的世界精神的孕育与发挥,诚有多途,惟学人之相互访问,则不知为中古大学之传统,亦为极有意义与价值者。
温士顿·丘吉尔在1929年对布雷士多大学的学生说:“教育最重要的事是对知识的渴欲。教育非始于大学,也当然不应该终于大学”
我个人相信,在求学时期的大学生,应尽量积蓄自己的知识,尽量充实自己的智慧。关心与认识社会以及对现实之不合理者提出看法与批判,是应该而自然的,但这不必过早地走出教室、走出图书馆、走出实验室、直接参与、无限承担。
掩卷长思,对于大学的本质,对于我自己的大学生活。或许应该又另外一番规划。应该转变态度了。
《大学》读后感2
《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创意课》这本书的作者是蒂娜.齐莉格,她是斯坦福大学的教授、斯坦福大学科技创业计划执行长和全国工业创新中心主任,20__年她获得美国国家工程学会戈登奖,除了这本书外,她还写了《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事》。蒂娜.齐莉格教授是一位真正沉浸在自我创新和鼓励学生学习创新中的教授,听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创新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如果我们把创新当做一场好玩的游戏,那么探索也不是什么很难的事。
书中作者就创新教给了我们九招:1.把不相干的东西联系成新奇的创意。2.头脑风暴。3.细致观察寻机会。4.营造有创意的环境。5.用约束催生创意。6.好的制度可以带来创新。7.激
发团队创意。8.大胆尝试才会有创意产生。9.阳光心态对创新很重要。看了这些高招,你是否与我一样有着强烈的想试一试的冲动?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 创新是现在非常流行的词,我们的工作要具有创新性,才会有价值。可是,我们也很清楚地看到,从接受教育开始,中国的孩子就较少被鼓励创新——一切都有标准答案,这也造成了中国很大一部分优秀孩子共同的学习特点:吃苦耐劳,擅长考试。而美国教育,对创意、创新和创业的专业态度,已然是他们的文化,已经在他们那里成为课程、科学,成为体系。
听完这本书后以下几点让我反思:1.说到创新,我们总有惰性,总是想守着经验,舒适地工作,殊不知,也许安逸的背后就要面临淘汰。如我们老师,如果只会墨守成规,吃老本,不接触新的教育理念,课堂不革新,那他终会跟不上时代。2.只有勇于创新,我们才会发现另一个新天地,新的自我,才会到达一个新的高度。教学就是这样,有经验就会有瓶颈,如何突破,还得有创新的勇气才行,破才能立。
当然我也有疑惑之处,创新需要尝试,实践出真知!即使答案是否定的,也可以通过尝试到新的创意,而且创新也需要一次一次的尝试完善。可我们教育行业面对的是学生,是人,如果我们的尝试一旦失败,谁又能负责?但我们又不能因为这固步自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