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鸿门宴》教案
高二语文《鸿门宴》教案
  学习《鸿门宴》课文,体会紧张复杂的情节、戏剧性的场面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下面是分享的高二语文《鸿门宴》教案,欢迎大家参考!
  1、掌握《史记》一书的体例、别名、作者。
  2、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
  3、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4、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
  1、学习古汉语的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
  2、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1课时。
  互动设计2:
  据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公元210年,秦始皇游会稽,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一同去看热闹。项羽看到秦始皇被人前呼后拥,威风凛凛的样子,便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之也。”
  无独有偶,《史记?高祖本纪》记载:秦始皇南巡,仪仗万千威风凛凛。刘邦道:大丈夫生当如此。结果呢?
  一边,星汉寥落,夜深沉。荒原上老树枯藤,乌啼凄厉。帅帐中倾国佳人翩然起舞。清锋灼灼寒光森森,挥不去数不尽的缠绵与悲怆。纵横天下的霸王苍凉吟唱着《垓下歌》
  而另一边,平定黥布叛乱回京时,过沛县,汉天子面对故人沾沾自喜地高唱着《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土。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此为衣锦荣归的慨叹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假设何?
  此为英雄末路的悲歌
  (学生朗读并理解这两首诗)
  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土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提示: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
切。“逝”,奔驰。这首楚辞体的诗歌大意是:自命非凡的天子不想成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场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竟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消灭。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
  历史是何其残忍,让两个英雄生在了同一个乱世。公元前206年,这两个英雄在新丰鸿门(今陕西省)举行了一次特殊的宴会,史称“鸿门宴”。
  那么“鸿门宴”到底是怎样的一次宴会?项羽和刘邦又在宴会上显示了怎样的英雄本?
  请看《史记·项羽本纪》之《鸿门宴》
  1、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迁生于龙门,年十岁诵古文,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太初元年(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等进展历法改革,共订太初历。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 鸿门宴故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更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背景材料
  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不久,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下(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
  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屡次被项羽打败。到公元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
也准备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项羽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1、学生听一遍录音,教师强调一些难字的读音。
  本文异读字有:
  破音异读:沛公欲王关中(wàng)道芷欲间行(jiàn)
  通假异读:距关,毋内诸侯(同“拒”“纳”) 要项伯(通“邀”)令将军与臣有郤(通“隙”) 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
  文中难读字有: 飨(xiǎng) 说(shuì) 美姬(jī) 鲰(zōu)生 卮(zhī)酒 有郤(xì) 玉玦(jué) 瞋(chēn)目 目眦(zì) 跽(jì)曰 参乘(shèng) 彘(zhì)肩 不胜(shēng) 刀俎(zǔ)
  学生先概述课文内容,然后梳理(板书):
  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板书)
  无伤告密
  范增献计
  宴会前 项伯夜访 起因
  (1、2) 张良定计
  刘项约婚
  刘邦请罪
  宴会中 范增举玦
  (3、4) 项庄舞剑 经过
  樊哙闯帐
  刘邦离席
  宴会后 张良献礼 结果
  (5~7) 无伤被诛
  互动设计:
  大家说,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宴会么?
  点拨:这绝对不是一次愉快的宴会,项羽和刘邦在宴会上剑拔弩张,勾心斗角,进展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战争以刘邦胜出为结局。后来“鸿门宴”也成为了一个特定的词语,用来比喻那些“不怀好意,设计陷害别人的宴会”。
  简要分析课文
  全文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宴会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比照、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共写了以下几件事:曹无伤告密。(导火线)──范增进言分析情况。(激化矛盾)──项伯夜访张良。(形势有所转化)──张良与刘邦商讨对策。──项伯劝项羽勿击刘邦。
  第二部分:(3~4)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锋利斗争,情节的高潮。
  此部分有三落、三起:
  三落:刘邦谢罪(缓和)──项羽不怒樊哙,称之壮士,赐酒肉,赐座。──刘邦以“如厕”为名逃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