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前程;王晓东
【摘 要】中国花卉文化中,牡丹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明代传奇《牡丹亭》从传统的牡丹文化、牡丹文学中吸取了丰富的养分。在剧作家汤显祖笔下,女主人公杜丽娘有着牡丹一般的艳姿淑质,牡丹一般的悲剧命运,牡丹一般多情而坚贞的品性,显现了浓厚的牡丹文化元素。而美丽高雅、多情动人的杜丽娘形象的塑造,正是明代中后期人性解放思潮的重要成果之一。%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is attached to peony in Chinese culture .Tang Xianzu absorbs nutri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literature related to peony in writing Peony Pavilion.The character of Du Liniang in the story shows rich elements of peony culture with beauty , kindness , tragic fate and passionate and faithful quali-ty.This character is an important achievement of the humanity emancipation trend in the middle and late Ming dy -nasty .
【期刊名称】《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年(卷),期】2015(000)001
【总页数】5页(P123-127)
【关键词】牡丹意象;《牡丹亭》;杜丽娘;人性解放思潮
【作 者】王前程;王晓东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I207.37
四百多年前轰动一时的明代传奇《牡丹亭》,曾用多种花卉如芙蓉花、杜鹃花、美人蕉、腊梅花等等,来形容和描摹其女主人公杜丽娘非凡的美貌体态,花卉意象无处不在。这是中国古代文学早已有之的以花写人的传统手法。汤显祖在《牡丹亭》中频繁地使用了这个传统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鲜花一样的少女形象,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观众和读者。
在汤显祖用来描摹、比拟杜丽娘的众多名花中,牡丹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无疑最占风光。
牡丹,本属芍药科,原名“木芍药”,俗称“牡丹”。牡丹进入中国文人的审美视域,至迟始于南北朝时期。而《牡丹亭》不仅多次写到了“牡丹亭,芍药阑”“牡丹亭畔,芍药阑边”等类似的故事场景,而且还直接写到了杜丽娘自比“春风第一花”(牡丹花)的情节,足见牡丹意象在剧作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价值。诚然,汤显祖以牡丹花比拟悲剧主人公杜丽娘,既形似又神似,花性人性融为一体,充分显现了剧作家在构思和塑造艺术形象中所融入的浓厚的牡丹文化元素。
牡丹文化兴盛于唐代,牡丹花被誉为“花中第一流”“人间第一香”,号称“国天香”。“唯有牡丹真国,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李白《清平乐》),“三条九陌花时节,万户千车看牡丹”(徐凝《寄白司马》)……。从唐代众多的咏牡丹诗中,不难体会到当时社会从上至下狂热崇拜牡丹的景象。
唐人之所以特别喜爱牡丹,是因为牡丹有着出类拔萃的姿质:一是花形硕大丰盈,花团锦簇;二是彩艳丽,大红大紫,枝叶繁茂,妩媚柔嫩,给人舒展大气之感;三是香味四溢,清爽雅致,令人心动神摇。唐人舒元舆作《牡丹赋》,赞云:“我案花品,此花第一。脱落类,独占春日。其大盈尺,其香满室。叶如翠羽,拥抱比栉。蕊如金屑,妆饰淑质。玫瑰羞死,芍
药自失。夭桃敛迹,秾李惭出。”[1]7485北宋诗人梅尧臣作《廷羲阁牡丹》诗,亦认同牡丹在花卉中至高无上的地位:“花中第一品,天上见应难。”
牡丹这种“脱落类”的艳姿淑质,很容易让人们联想起雍容华贵、清丽高雅、姿态端庄、举止落落大方的美女。事实上,唐宋许多文人都喜欢以牡丹喻美人。如徐夤《尚书座上赋牡丹花得轻字韵其花自越中移植》云:“娇含嫩脸春妆薄,红蘸香绡艳轻。”李山甫《牡丹》:“邀勒春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温庭筠《牡丹》:“欲绽似含双靥笑,正繁疑有一声歌。”苏轼《雨中看牡丹》:“秀洗红粉,暗香生雪肤。”徐积《醉中咏牡丹》:“前日花忽开,美人放出深闺来。……谁将金钱掷西子,笑中不掩胭脂腮。”李清照《庆清朝》:“待得芳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等等,无不将牡丹描绘成妩媚娇嫩、芳香四溢而清高大气的美女。
显然,汤显祖继承了这一以牡丹来摹写美女姿容神态的传统写法。在《牡丹亭》中,杜丽娘生于太守之家,乃名门闺秀,天生丽质,有沉鱼落雁之貌、闭月羞花之姿,而且气质高雅,喜爱花花草草,“一生爱好是天然”。在著名的《惊梦》一出中,汤显祖精心设计了杜丽娘游赏后花园的情节,营造了一个花红叶绿、人花相映的富于诗意的场景。那是一个“梦回莺啭”
、阳光灿烂的早晨,杜丽娘身穿香气四溢的罗衣,头插美丽精致的花鈿,来到后花园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遍青山啼红了杜鹃”,真是一片令人迷醉的无限春光。在“姹紫嫣红”、景如画的花的世界里,春香与杜丽娘独独谈起了艳丽无比的牡丹花,表达了深深的赞赏与惋惜之情。剧作家设计这个剧情的用意很明显:天生丽质、高雅端庄的杜丽娘,如同一株艳压芳、娇嫩香柔的牡丹花,牡丹是独立于百花之外的花中之王,杜丽娘是美女里光彩夺目的美女。“汤显祖选择‘牡丹’意象是有其独到之处的。牡丹乃富贵之家的国天香,雍容华贵,符合丽娘身份。”[2]190
牡丹一样的娇艳,牡丹一样的富丽,牡丹一样的高雅,牡丹一样的芬香,杜丽娘理应受到世人非同寻常的欣赏、珍惜与呵护。那么,绝丽质的杜丽娘是否如牡丹花受到人们珍爱一样而有一个美满如意的生活呢?
在中国花卉文化中,牡丹花是富贵繁荣昌盛、美好幸福吉祥的象征,这是一种普世大众的常规认知。然而,牡丹意象却还具有悲情的一面:其一,春末夏初才开花,此时绝大多数花卉花期已过,牡丹无法在百花丛中独显其艳丽绝世的风采,它注定是孤独的名花。其二,牡丹物性娇弱,性喜温凉,忌惮湿热,经不起风吹雨打。正如唐人孙鲂《主人司空后亭牡丹》一诗
所说:“怕风惟怯夜,忧雨不经旬。”因而牡丹难以适应南方闷热多雨的自然环境。“牡丹为性疏南国”(李咸用《同友生题僧院杜鹃花》)、“此花南地知难种”(徐凝《咏开元寺牡丹献白乐天》)、“归到江南无此花”(白居易《看浑家牡丹戏赠李十二》)。其三,牡丹鲜艳无比,但花期不长,美景易逝。
正因为牡丹花有着晚开、脆弱、易衰等特性,所以在唐宋文人题咏牡丹的诗歌中,又多有感伤叹惋之作。这些感伤之作往往将牡丹与人生命运联系起来,借姹紫嫣红的牡丹盛极而衰的情形,来表现对于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的惋惜和留恋之情。如白居易《惜牡丹花二首》:“惆怅阶前看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徐夤《郡庭惜牡丹》:“断肠东风落牡丹,为祥为瑞久留难。青春不驻堪垂泪,红艳已空犹倚栏。”杜荀鹤《中山临上人院观牡丹寄诸从事》:“闲来吟远牡丹丛,花艳人生事略同。半风半雨三月内,多愁多病百年中。”叶梦得《雨中花慢》:“春去也,应知相赏,未忍相违。卷地风惊,争催暮春雨,顿回寒威。对黄昏萧瑟,冰肤洗尽,犹覆霞衣。”牡丹虽富丽祥瑞,但独放于多风多雨的季节,姹紫嫣红难持久,风摧雨打,孤花飘零,衰红遍地,令人断肠垂泪。诗人们在叹花惜红之中,寄托了对于人生短暂、青春不驻、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深深感慨。
唐宋文人笔下牡丹花的悲情意象,同样给了汤显祖构思和塑造悲剧主人公杜丽娘形象以极大的艺术启迪。在《牡丹亭》中,剧作家一再提示读者和观众:生于南国之乡的杜丽娘命如苦风凄雨中的牡丹花。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