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流年》观后感3篇
《似水流年》观后感550字1
电影《似水流年》追忆的不仅仅逝去的年化,还有逐渐被大众淡忘的艺术瑰宝昆曲。时代在飞速发展,人们都在努力地挣钱,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回过头来看生活和艺术,《似水流年》就是一部能够勾起观众无限回忆的电影,我们曾经忽视了那么多宝贵的回忆,我们今天的样子,是我们年少时想要成为的样子吗?不忘初心就是这部电影的主题,同时这部电影还展现了昆曲的优美和典雅。
《似水流年》这个如诗一般的片名,典出明代汤显祖戏剧《牡丹亭》第十出: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影片的主人公是自幼学习昆曲的林家班三兄弟,他们那首的剧目就是《牡丹亭》。
师兄弟三人长大后为了生计离开故乡,他们非亲兄弟,是师兄弟,不过情义深厚。师兄弟三人应该都是80后一代人,在1980年代~1990年代初,当时各地的戏曲事业还比较发达,老百姓的娱乐生活比较单调,听戏也是一大乐趣。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港台流行音乐、迪斯科、KTV、美国大片涌入了,以及年轻一代人的成长,到了新世纪,戏曲已经曲高和寡,即便是被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曲,也难逃被众冷落的命运。
所以,自幼学习昆曲的林家班师兄弟三人要奔赴深圳寻发
展机会,他们宁愿去做装修工人、房屋中介、街边卖唱,也不愿意坚持学习昆曲了。不是他们那么想放弃,时代的大环境已经不能让他们依靠昆曲来维系生活了。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似水流年》虽然说的是昆曲的衰落,展现的还是林家班三兄弟的个人成长。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三兄弟在不同的岗位上获得了成功,拥有了财富,他们开始对昆曲进行保护,这就是对应了影片的`主题不忘初心。
影片创作者对文化和经济的关系看得很清晰,昆曲和其它地方戏曲一样,都在面临着生存危机。不能说真的没有一个人愿意听戏了,而是戏曲工作者应该努力把观众拉回到剧院,让新一代观众去认识昆曲之美。戏曲文化也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在拥有了一个不错的表演舞台之后,在21世纪,是不是可以考虑在更多的新媒体*台传播昆曲呢?
《似水流年》为我们展现了昆曲演员的人生经历,也是在现在昆曲的兴衰。昆曲有其独特的魅力重新让观众认识昆曲,是新一代昆曲演员的责任。而《似水流年》则给观众打开认识昆曲的一扇窗,让更多的观众能够接触到昆曲,并对昆曲产生兴趣,这就是电影的无限魅力。
《似水流年》是献给一代人年华的诗歌,也是献给昆曲的情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