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然发声
——声乐启蒙教学之我见
摘要:声乐启蒙对于声乐教师的教学非常关键,对于学生的发展更是不容忽视。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知识不是从玄想中跳出来的,必得在大自然里去追求。财富不是从天上落下来的,也必得在大自然里去探获。在陶先生理论的指引下,笔者着力探索自然发声的方法,试图从与发声状态较贴近的人本能的生理行为去启发引导学生理解自然发声。本文从讲话、打哈欠、叹气、平躺、语言五种人本能的生理行为阐述在声乐启蒙教学中如何获得自然发声,并提出训练及保护自然发声必须得循序渐进。
关键词:自然发声 讲话 打哈欠 叹气 平躺 语言
自然动听、感情纯真的歌声,很舒服,很动人!
每一位有责任感的声乐教师都会努力使自己的学生获得这样的声音。有经验的声乐教师都很清楚,如果声乐启蒙阶段因为教师的不严谨或方法不科学,使学生的声音变得粗杂、尖锐、缺乏弹性,那是多么可惜。不良的启蒙将成为学生声乐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声乐启蒙对于
声乐教师的教学非常关键,对于学生的发展更是不容忽视。
从未学过声乐的学生,对发声原理不了解,多少存在着这样或那样不自然的状态。现代声乐教学手段丰富多样,许多方法被证实是殊途同归,科学有效的。伟大的男高音歌唱家恩·卡鲁索说过:我本人时常感觉到有一种自然的因素在启发和指导着我的艺术。笔者多年从事幼师生的声乐教学,很希望到一条简单自然的途径,使学生不致被变换多样的方法所左右,从而对基本的发声原理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因此,笔者着力探索自然发声的方法,试图从与发声状态较贴近的人本能的生理行为去启发引导学生理解自然发声。
第一种本能的生理行为是讲话。
由于多种原因,从未学过声乐的学生,对自己最本的声音并不明确。例如现代的音响走进了千家万户,大家听到美妙的歌声总想仿唱几句。有的学生乐感好,模仿能力强,“唱宋祖英像宋祖英”, “唱殷秀梅像殷秀梅”。总之,“唱谁像谁”,因此还获得了大家的夸奖,自信满满的。然而,仿制品往往是劣质品,非本的东西听起来不自然,仿佛哪里不对劲。对于这样走歪的声音,如不及时纠正,必然带来许多弊病。如盲目模仿民声的明亮彩,容易养成“挤声带”的坏毛病;盲目模仿美声的深厚宽广,往往导致“撑大喊”。有的学生不自
信,认为自己既无音又无音量,只能胆怯的小声唱。
声乐老师应尽快帮助学生到自己的音。古意大利美声学派的大师认为:讲话和歌唱的发声是一样的,他们期望在所有歌唱中到一点讲话,在所有讲话中到一点歌唱。塞缪尔斯说:“优美的歌唱应来自早期锻炼优美的讲话嗓音。”伟大的兰皮尔蒂也说过:“歌唱的声音应出自讲话的嗓音,在讲话和唱歌之间存在技术的统一性。”声乐教师应明确告诉学生:每个人的嗓音都是独一无二的。讲话与歌唱的声源均来自声带。歌唱的音之所以比讲话更圆润宏亮,原因在于运用了比说话更加深的气息及打开得更开的腔体。也就是说,如果用讲话的气息及腔体状态去歌唱,那么歌唱与讲话的音是几乎相同的。明白了这个道理,学生将会从最本的声音去寻圆润音质,并通过不断加强的技巧去扩展音域。
第二种本能的生理行为是打哈欠。
初学声乐的人对于打开歌唱的通道往往只理解为打开牙关。学生致力于口的外部形态的打开,不懂得如何打开内部通道。我们知道,打开内部通道的关键在于打开喉咽腔,即软腭的上抬及喉结的下放。为了避免学生重复地练习无法到位的动作,需要寻一种符合喉咽腔打开状态的本能的生理行为去引导学生。“打哈欠”刚好符合这种要求。声乐大师沈湘讲:
“打呵欠能使腔体打开,吸气的道路通畅。”
“打哈欠”的动作看似简单,刻意去做,往往不够自然,不太到位。因此要反复练习和体验。练习时可加入 a e i o u 等母音。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反复练习此动作,不仅稳固了通道的打开,还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真假声打架”。
第三种本能的生理行为是叹气。
初学声乐的人会很刻意地运用呼吸,这经常体现在呼吸僵硬、声音发直,或者气息的不流畅造成声音不规律的颤抖。笔者曾经尝试让学生以机械地扩展横膈膜(腰腹)的方法去获得呼吸支撑。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时而搭上气,时而搭不上,气息时而僵硬,有时短暂的流畅之后,又开始僵硬。一句话,气息始终顺不了。事实证明,这样的方法不够自然,因此必须改变策略。
沃特斯讲:表示歌唱中自如深呼吸的最佳范例是心满意足的叹气。笔者又尝试使用以下方法:长期反复练习叹气,要求叹气时身板立好,胸口不下陷。在此过程中,横膈膜(腰腹)会自然形成扩张的状态。再将此练习融入到之前“打哈欠”的练习中。初期训练主要在中
声乐教学低声区,可单个音高,单个母音(a e i o u)地练习“打哈欠→叹气”,如“a→打哈欠→叹气”,再逐渐拓展到多个音高多个母音转换地练唱,要求“打哈欠→叹气”贯彻于始终。速度可由慢速到中速逐渐过渡到快速,再次强调,“打哈欠→叹气”必须贯穿始终。当中低声区巩固到一定程度,才可小心尝试高声区的训练。如此,学生在叹气中自然的衔接呼吸及母音,呼吸在自然叹气的习惯中得到延续。随着身体对这种练习的不断调适,呼吸会越来越顺畅,越来越感觉到源源不断气息,随着这种能力的逐渐加强,学生可以本能的随着歌唱情感、音高、速度的变化相应地调整呼吸,一切似乎是水到渠成。
实践证明,在歌唱发声中将“打哈欠”与“叹气”结合训练,可获得比较自然的发声效果。
第四种本能的生理行为是放松平躺。
初学声乐的人渴望获得立体的胸腔及头腔共鸣,可是经常越想得到越得不到。著名的俄罗斯钢琴家根纳季齐平曾提及,学钢琴的人常遇到一种“扩散”现象:一些部位的肌肉紧张扩散到身体的另一些部位。如,单一只手弹奏颤音时另一只手同时在“同情地”跟着紧张,用 2.3 指弹奏颤音时,身体的各个部位——脖子、肩膀、后背、双脚都会感到紧张,甚至感到部分肌肉正向一处聚集。这种状态在发声训练中同样存在。如当想获得胸腔共鸣时,胸腔会
用得过重,造成上身的整体僵硬,当想获得头腔共鸣时,头部或脸部的某块肌肉紧张了,渐渐地,这种紧张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俄罗斯著名的精神科医生弗拉基朱尔•列维建议:不管肌肉紧张现象在何时何地出现都必须迫使自己学会摆脱他们,甩掉他们,抛弃他们。学会在任何事业、任何时候都能发现最佳、最舒适的体位和姿势,并使身体承受最低限度的紧张。针对发声训练的“扩散”现象,笔者采用以下方法:让学生“平躺”,感觉从头部、脖子、肩膀、胸部、腿部,直至脚部均是放松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进行 “母音→打哈欠→叹气”的练习,当每个环节都做到位时,学生在毫不费劲的感觉中,自然地体验整体共鸣的效果。实践证明,长期坚持这种练习,整体共鸣的状态越巩固,越能减少“扩散”的干扰。
第五种本能的生理行为是语言。
初学声乐的人不懂如何将语言与腔体结合,常常出现“有字无腔”或“有腔无字”的状态。“有字无腔”的原因是:咬字过于口语化,腔体不习惯打开。其结果是:声音单薄、刺耳、不圆润。“有腔无字”的原因是:单纯为了使腔体打开而忽略勾勒字状。其结果是:咬字含糊不清。两种结果,尤其后者,给人很不自然的感觉。众所周知,古今中外,好的歌唱的必要
因素之一是“字正腔圆”。在歌唱中,无论哪一门语言,客观上都要求相应地调整咬字器官(唇、舌、喉)及腔体。
著名的声乐教授周小燕要求学生:咬字时咽腔要稳定,吐字器官(唇、舌、喉)必须要灵活,以字带声,以字行腔。因此初学声乐的人必须明确:咽腔及咬字器官应为语言服务,要把语言做为调控咽腔及咬字器官的指挥官。如此才能使歌唱的咬字自然清晰。
为了使以上五种方法可能获得最好效果,避免走入以下三种误区,教师还须对学生进行引导。
A. 好的音质可以有大的音量,大的音量未必是好的音质。大多数初学者,听到专业人士可以清唱出如此大的音量,往往走入一个误区:以音量判断水平。
B. 初学者对于能唱好高音的渴望甚至比已经入门的学生来得更猛烈。“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道理大家似乎都懂,但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时却忘得一干二净。初学者常常自我陶醉在飙出高音那“昙花一现”的美丽中。
C. 爱唱歌的人感情丰富,喜欢用歌声直抒胸臆。初学者对于教师的训练感到新鲜,渴望声
情并茂的欲望使其经常忘了练唱的时间已持续了好久。
教师应引导学生走上一条循序渐进的光明大道。声乐大师沈湘建议:初学者应“少吃多餐”,见好就收。意思是每次练习顶多十几分钟,多练几次,每次练到最舒服时,赶紧刹车,把最好的感觉记住。
总之,唱歌要自然地唱出来,不要有意识地压迫声音。只有自然发音,正确动听,态度真挚,才能构成好的歌唱。正如爱尔兰杰出的男高音克里斯多夫·林斯建议年轻的歌者:“永远不要使强力于声音,不论你想发展你的音域、音量或柔韧性,都不应操之过急,应当逐步让声音保持在自然发展的道路上循序渐进,永远从音质方面着想,保持纯粹自然的音质,不受任何因素干扰。”
参考文献:
1 《中华民族的出路与中国教育之出路》《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628页
2 P.M.马腊费奥迪《卡鲁索的发声方法》
③[美]维克托.亚历山大《训练歌声》
④ 李晋玮 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
⑤[俄]根纳季.齐平《演奏者与技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