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的创新——创新篇(二)
(一)观念创新,用全新的视角看待西方与中国传统声乐文化
声乐界凡70多岁的人都经历过20世纪50年代关于“土、洋”唱法的争论。那种认为西洋美声唱法是唯一科学的唱法的观点,是用西方的文化与审美价值观衡量中国传统声乐艺术,其间两种文化艺术的差异与冲突是显而易见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民族声乐歌手必须用传统的民歌、戏曲的演唱方法来训练,一旦吸收了洋唱法就会变味儿。在那场争论中,民族唱法与西洋唱法的观点是对立的。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并不复杂,本人认为:是争论双方对对方观点所代表的文化与艺术缺乏深入透彻的了解所致。所以,对一件事情的话语权必须要建立在全面的了解与认识的基础上。武秀之提出的“三结合”声乐教学理论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她自己三种都能唱,三种风格之间没有冲突,参与实验的学生也都能做到。这项“三结合”声乐教学实验研究,冲破了不同唱法之间的界限,填平了鸿沟,发现了科学发声的共性和规律,更新了观念,到了看待西方与中国传统声乐艺术新视角——融合与互补。时代在发展,民族声乐艺术同样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相比30或50年前,人民的欣赏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待传统艺术,在学习与继承的基础上,要勇于和善于学习吸收外来文化艺术的精华,
任何形式上的墨守成规、闭关自守和行为上的故步自封、保守排外,对于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都是不利的。但是,我们要牢记民族声乐的根基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这是迈向未来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二)技术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与人才成功率
声乐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凡长期从事此项工作的人都深有体会。嗓子作为歌唱的乐器,用一种什么样的发声方法和一系列怎样的训练手段让它能够适应几种完全不同风格的演唱,并且不发生矛盾与冲突,又能保留各自鲜明的特?从现在所有的声乐唱法中是不到答案的。只有通过技术创新,从声乐教学的基本原理出发,寻觅技术创新的突破口。声乐教学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完善嗓音机能,使嗓子根据歌曲风格和歌唱者心理意愿的要求,在呼吸的深浅、声音的真假混合比例、力度强弱、彩的明暗、共鸣腔体的大小、声音形状的宽窄、横竖等之间进行随意的调节,这些都是声乐教学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用“假声位置真声唱法”进行嗓音系统训练,可以使这一愿望得到实现。“‘假声位置真声唱法’是我们用于实现对自身原有发声乐器进行重新调整和改造所使用的一种训练方法。用‘假声位置真声唱法’可以制造出优质的歌唱发声乐器,可以适应‘三结合’(三种唱法)的发声要求。”
“假声位置”——是一种欲发假声的歌唱状态,这种状态要求在深呼吸的支持下,用欲发假声的意念引起胸、咽、口、鼻等腔体打开的反应。“这个状态酷似在陌生人面前不好意思张大嘴打哈欠而偷偷向下吞咽哈欠,尚未咽下时的刹那间的‘内开’状态。这个状态分别引起鼻腔、下巴、软腭、喉头、咽壁、胸腔、腰腹七个部位的联合动作,分别是:(1)鼻腔因欲咽哈欠的感觉,仿佛鼻子上端向软硬腭交接处拉紧、靠拢而引起的软腭提起、鼻腔打开;(2)下巴因欲咽哈欠像掉了下来似的松开;(3)软腭因欲咽哈欠而绷紧提起;(4)喉头因欲咽哈欠而稳定落下;(5)咽壁因欲咽哈欠而张力加强,向后扩展,向下绷紧;(6)胸腔因欲咽哈欠而自然挺起;(7)腰腹因欲咽哈欠呈前后左右对抗撑开状。以上七点就是欲咽哈欠时呼吸和共鸣腔体的状态,这个状态就是我们所提的‘假声位置’。‘真声唱’则指的是在保持偷咽哈欠的前提下,憋住气,用向里向下轻微的空咳办法,到心口处发声的力点。这个点,牵引着喉头向下做空咳状,每空咳一次心口处就有一个集中的点儿向外向下发紧、发沉,这个点儿就是发出真声的力点。”“真声唱”就是要发出一种带有明亮真声彩的声音。假声位置与真声唱结合时,在意念上需觉得自己是在发假声,并始终保持住欲发假声的状态。
“假声位置真声唱”直接明了地点出了歌唱发声中“真声”和“假声”两个基本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假声位置”是前提和条件,是发声器官内部诸多因素相互配合而形成的一种状
态,“真声唱”是结果,区别于“唱真声”。这种带有真声彩的混合声音效果贯穿于整个音域,没有声区界限,做到声区统一。从最低的音起始,在假声的状态下,这个前提条件决定了必须通过控制腔体产生良好的共鸣效果,而良好的共鸣效果又依赖于声门状态与气息的配合发出纯净无瑕的基音。最后获得一种带有整体共鸣的混声歌唱效果。“假声位置真声唱法”追求真假声混合的共鸣效果,使歌声达到通透而集中,明亮而圆润,彩富于变化,致远而持久,表达真实而自然。具备了这些优美歌唱的共性特点,就为“三结合”的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声乐教学 (三)知识创新,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中国地域辽阔,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地区和各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各异又特鲜明,才使得民族声乐的百花园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景象。民族声乐多元的发展趋势对声乐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结合”声乐教学体系可以使学生在基础训练阶段较好地完善嗓子的歌唱机能,同时学习三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声乐艺术,拓展了技能技术,开阔了艺术视野。“三结合”对于知识创新的贡献,在于首次将戏曲和曲艺纳入高校声乐教学内容的范围,并且放到了很高的位置上,使以往只在戏曲学校或剧团的科班里才能学到的内容,堂而皇之地登上了高等学府的大雅之堂,为现代年轻的音乐学子们补上了传统音乐文化这一课。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