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简介及课程思政体系化设计思路
(一)课程简介
声乐是音乐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核心必修课程。是通过教师讲授和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的歌唱发声方法,运用人声正确演绎不同时代、体裁、风格的声乐作品,进行艺术表现的一门学科。本课程融思想性、知识性、技能性、艺术性、实践性为一体,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歌唱艺术才能,提高音乐表现能力,培养音乐教学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内容包括声乐基础理论知识、歌唱技能技巧、中外初、中高级声乐作品、声乐基本教学技能等,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范唱能力和声乐教学能力,可以胜任中等学校音乐课教学和课外声乐辅导工作。本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二)思政育人目标
素质:
第一,课堂教学中“师德关爱”促成长。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德师风影响着学生成长及人才培养质量;
知识:
第二,教学内容里“经典作品”感染人,课程设置丰富和提高教学知识技能;
第三,课外教导中“陪伴鼓励”促成果。课上讲授和课下教导相结合,跟进学生在理论和技能方面会学习,爱学习,效率高;能力:第四,舞台实践训练中“综合能力”提高人。理论指导实践、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紧密结合加强和巩固专业水平;
第五,教育实习中“角转换”塑造人。从课桌上转战到讲台上,做一回真正的人民教师,让学生深刻体会教师职业的光荣和神圣,体验教师教育教学实施过程,学会听课、备课、讲课及管理学生,尊师,不耻下问,学会与人相处等等。
(三)课程思政体系化设计思路
1.转变教学理念,以人为本,促进“思教”成习。在第三十六个教师节习总书记希望“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牢记教育使命,不忘育人初心。首先,积极落实师范专业认证要求,让思政教育融入教学。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育人实施主体,从教师教学观念改变开始,切实转变教师只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忽略情感价值引领的作用,强调教师育人
职责以及课程育人功能,不断增强教师的育德意识,培养和提升其育德能让育人育德成为教学习惯。
2.组织教学研讨,提升教师素养,做四有好老师。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讲过,凡事总需要研究才会明白,在各项研究中,教育教学研究是最重要的研究。注重教研室活动的实效性,提高教研质量,拒绝形式主义。教研有计划,制度有时效,执行有力度,活动有效果。推选综合能力强的教师做引领人,一个人带头,一部分人动起来,再影响全员行动投入教学研究的大队伍,激发教师教学研究热情和潜能,让例行教学活动有质量,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不断进行教学创新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组建学习型和研究型的教师队伍。好老师才能教出好学生,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师德素养、业务能力,做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二、丰富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
(一)传统与新时代教学方法交替使用
教学方法的正确运用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及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灵活恰当的交替使用教学方法,不断调整学生到正确的歌唱状态,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教学法:运用讲授法、示范法与启发式教学法以及对比教学法等形象引导学生提高思想意识引领歌唱运动状态的能力;学生学习法: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模仿和旁听的方法,可以使学生“照猫画虎”
模仿教师,听别人反思自己。读书指导法,教师推荐和引导学生多看专业书籍,积累和丰富专业理论;师生互动法:师生交流沟通及时有效解决问题,可以运用分析讨论法与情境教学法、角互换法来活跃课堂,激发教与学灵感,营造良好的师生教学氛围。
教学手段:教师要关注和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及时学生谈心谈话,尊重、保护和陪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主张赏识教育,善用激励性教学用语,引导学生感兴趣、爱钻研声乐专业;声乐概念抽象,只能看感觉来寻,因此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表演环境,备用实物参考、多媒体等手段,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发挥想象力,观察到、触摸到、感受到歌唱时全身歌唱肌肉器官的运动方向,比如歌唱器官模型、挂图以及教师真人示范等各种教学手段,有效促进教与学效果。
声乐教学(二)特全方位声乐“课堂上下”教学模式
苏霍姆林斯基讲过,一个不会有任何特的老师,他教的学生也不会有特。根据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声乐教学大纲,通过声乐教研组整体规划研讨,调整更新声乐
教学理念,以科学正确的声乐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集思广益,求同存异,融每位教师教学风格为一体,求创新发展,建特模式。
声乐教育家黄友葵先生曾指出,“现代化的声乐就是要随着时代和科学的发展,能够表现现在人民的精
神面貌和思想感情”,坚持走“声乐艺术民族化”之路的教学主张。其研究集时代性、科学性、民族性为一体,吸收西洋声乐科学发声和管理方法,继承中国传统声乐的科学内容,为我们教学研究指明了方向。作为教师,培养音乐教育人才树立声乐文化艺术自信,首先要唱好中国歌,做好中国人,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因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创新发展中华民族的声乐艺术才是最有价值意义的。因此需要我们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多种教与学方法,中西传统唱法相结合,以做真教育、育有用音乐教师人才。在教学理念、方法手段等方面求同存异,统一共性,尊重个性,通过传道与授业、课上与课下、教研与教学相结合,全方位育人,通过不断地积累实践、改革创新逐步研究制定具有时代特的、适合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声乐教学模式。
课上注重教学引导,严谨教学环节,从教学态度、语言入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教学作品,每一步都用心、用法有序进行;课下重视跟踪监管,引导学生树立学习长远目标,学会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
三、加强教学管理
调整评价机制——课上课下教与学紧密衔接,注重教育管理督促作用,加强师生组织管理能力。首先教研室要制定管理与评价制度,责任到人,抓落实求质量;教学管理者做好教师间沟通协调工作,善用激励制度,多劳多得,能者奖励,你追我赶搞合作,加强团队建设,进行良性竞争和循环,有效工
作多出成果;通过学院考核评选、同行评价和学生评教来肯定和奖励教师;师生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教师做主自己的课堂,学生为自己的人生做主,相辅相成,教学相长。
四、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课程即思政。正确的声乐教育理念就是育人与知识技能同向并行,知识、能力、素养教育始终贯穿于教与学的过程中。首先在每一堂课上都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适当进行思政引导,营造良好、积极的受教育环境,素养与技能同步提升。其次在发声训练、歌曲辅导教学环节,善用赏识教育,引导和鼓励学生善于思考,敢于演唱模仿及表现;注重教学用语,语气和善,精炼易懂,教学要求又以严格与柔性手段相济,逐步树立其自信心及演唱能力;同时声乐作品的教育意义不容忽视,创作背景及内涵,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
做课前课后学习准备,不同风格题材的歌曲教育意义有别,用心悟道才能动情演绎。再次课后学习跟踪与合作实践活动中都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专业理论与音像学习并做笔记,“每周一歌”训练雷打不动,假期学习任务坚持不断,舞台实践有机会就参与等等。理论指导并结合实践训练,增进师生间、同学间沟通互助合作,并通过参加各种比赛、演出活动锻炼和体验,全方位提升自身素质能力。
五、课程思政融入点及实现方式
思政教育与技能教学同向并行,具体内容及实现途径如下:
(一)思政引导
德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营造良好、积极的受教育环境,思政教育从技能课开始,教师对学生在思政教育方面做统一要求,学艺先做人。从小事做起,从礼貌问好开始,尊师友爱,团结同学乐于助人,让品德修养成为一种习惯;教师身正为范,给学生上好开学第一课,如讲述自身成长经历,身正为范,影响和鼓励学生好学向上,学一门爱一门,会学习有效果,挖掘自身潜力,不辜负家长老师期望;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三观,明确学生角,不断学习、实践创新,发现和自我重塑。让学生明确上大学真正意义,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阶段,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做一个爱国爱校、爱家爱己、爱学习的有志青年。(素质修养、核心价值观)(二)发声训练
教师注重仪态,有亲和力,注意教学用语,赏识教育柔中带刚,不断鼓励学生,增强其自信心。教学专用语要精练、通俗易懂,使抽象感觉形象化,学生易懂利执行;有效进行正确角范唱,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接收到教师传递的意图信息,感受声音艺术的科学用嗓魅力。(歌唱知识技能训练)
(三)歌曲辅导
要求学生通过网络、书籍自主学习了解歌曲背景,做足课前预备工作。课上教师简述作品思想价值,避免大篇幅长时间讲解,影响教学效果。师生对于作品演唱角、风格进行分析探讨,使学生通过自主预习、课堂互动、教学示范等方法手段理解作品带给人的教育影响意义,得到充分的知识技能和情感价值的锻炼体验。(歌唱技巧、思政教育)(四)学习跟踪
课后推荐相关书籍,引导学生爱读书多积累,写读书笔记并定期检查;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状态,及时发现消极、学习懈怠等心理因素并谈心鼓励;不时分享声乐专业资料,要求学生写观后感,内探讨专业要点;每周一歌分组进行,教师检查视频和演唱体会并作
指导;假期学习指导,如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善于利用网络学习资源,要求学生每天训练打卡。学唱两首新作品;睡前翻两页书、听几个声乐抖音;吃饭或做家务时听歌剧或音乐会;志同道合者聊天探讨学习等。不同年级要求不同:大一理清思路、大二心里有数、大三基本定型、大四加强训练,善用脑、主动学、多积累、常总结,有效训练、形成习惯。(学习习惯及能力)
(五)合作实践
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充分利用舞台实践活动加强和提高专业技能,理论指导并结合实践训练,提高演唱能力及表现力,增强自信心,增进师生间、同学间沟通互助合作。通过参加各种比赛、演出活动锻炼和体验,全方位提升自身素质能力。(演唱实践、合作能力)
六、课程思政典型案例
教案
授课题目
歌唱乐器的塑造
学情分析
(一)知识
学生在艺考阶段进行强化训练,为了联考通过、能达到一本二线而在半年内拔高学习声乐专业,导致基础知识不牢,声乐理念不清晰,歌唱状态不稳定,甚至用嗓不科学导致很多问题;二者考入综合类大学的生源普遍嗓音条件一般,悟性高低不同等等情况。
(二)能力
学生的演唱能力、专业学习能力都很薄弱,考入大学,学习积极性也随之放松,领悟能力也需要引导培养。从会做人到会学习再发展到会唱歌、会教唱,整体综合能力都有待逐步提高。
(三)素质
学生的素质修养从言行举止一看便知,刚进入大学懵懵懂懂,已知的、未知的、摇摆不定的及能否做到的,其综合素质都需要我们通过思政教育、专业教学、班级管理等各方面进行引导教育。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知识目标
认识人声歌唱“乐器”的各个重要器官,树立科学发声理念,通过声乐基础理论知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