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失眠症的⼗种疗法及37种⼩偏⽅!
中医失眠症的⼗种疗法及37种⼩偏⽅!
失眠症即中医的不寐, 轻者⼊寐困难, 或寐⽽不酣, 时寐时醒, 醒后不能再寐, 严重者可整夜不能
⼊寐, 使⼈精神不振, ⼯作效率下降。早在《素问·逆调论》中就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记载,《⾦贵要略·⾎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说:“虚劳虚烦不得眠”。可见其发病原因不外乎虚实两种, 正如《景
岳全书·不寐》中说:“不寐证虽病有不⼀, 然惟知邪正⼆字则尽之矣, 盖寐本乎阴, 神其主也。神安
则寐, 神不安则不寐; 其所以不安者, ⼀由邪⽓之扰, ⼀由营⽓之不⾜⽿。有邪者多实, ⽆邪者皆虚”。失眠症原因很多, 情志所伤, 劳逸失调, 房劳过度, 病后失养, 五志过及, 饮⾷不节等因素, 均可
使五脏阴阳、⽓⾎失调, ⼼神不安导致本病。
根据病因病机、临床表现, 总结归纳为 10 种⽅法, 既:
①疏肝泄热法 ②化痰清热法③ 疏肝和胃法 ④解郁养⾎法 ⑤健脾养⼼法 ⑥滋阴降⽕法
 ⑦益⽓镇惊法 ⑧滋阴固精法 ⑨补肾壮阳法 ⑩交通⼼肾法, 分述如下。
1 疏肝泄热法 适⽤于肝郁化⽕型。证见:失眠, 急躁易怒, 胸闷胁痛, 不思饮⾷, ⼝渴喜饮,⽬
⾚⼝苦, 便秘, 尿黄, ⾆红苔⽩, 脉弦数。⽅剂选⽤丹栀逍遥散加减: 炒枣仁、夜交藤各 30g, ⽩芍、
茯苓、⽣地、龙⾻、牡蛎各 15g, 丹⽪、栀⼦、柴胡、当归、黄芩、知母、⾹附各10g, ⽢草5g。
2 化痰清热法 适⽤于痰热内扰型。证见:睡眠不安, 头晕⽬眩, 痰多胸闷, ⼼烦⼝苦, 恶⼼纳呆, ⾆红, 苔黄腻, 脉滑数。⽅剂选⽤温胆汤加减:珍珠母 30g, 莱菔⼦ 20g, 茯苓、神曲各 15g, 半夏、陈⽪、枳实、⽵茹、黄连、栀⼦各 10g, ⽢草5g。
3 疏肝和胃法 适⽤于肝胃不和型。证见:两胁胀满, 胃脘痛, 呃⽓, 恶⼼, 嗳⽓吞酸, 纳呆, ⼼情郁闷, 失眠, 急躁, ⾆苔⽩腻, 脉弦滑。⽅剂选⽤疏肝和胃丸加减: 夜交藤 30g, 合欢⽪ 20g, 茯苓、
⽩芍、延胡各 15g, 川楝⼦、郁⾦各 12g, 柴胡、当归、半夏、陈⽪、⽊⾹、砂仁、⽵茹、枳壳、
藿⾹各10g。
4 解郁养⾎法 适⽤于肝郁⾎虚型。证见:失眠多梦, 易惊, 情绪低落, 伤⼼哭泣, 头晕, 体倦,乏⼒, 记忆⼒差, ⼼悸, ⽓短, ⼤便⼲稀不定, ⾆淡,苔薄⽩, 脉弦细。⽅剂选⽤逍遥散加减: ⽩术、合欢
⽪各 20g, ⽩芍、制⾸乌、茯苓、柏⼦仁、炒枣仁各15g, 当归、柴胡、远志、菖蒲、五味⼦各
10g。
中医失眠症的⽅法
(1)邹云翔失眠症的验⽅
⽅名:清热安眠汤
药物:全当归9g,⽣地15g,川芎2.4g,桃仁9g,红花、黄芩、⽩蒺藜、蒲黄、龟板、麦冬、⽵茹、龙齿、⽜膝、夏枯草均为9g,柴胡、枳壳、陈胆星、⽢草各3g,⼭栀6g,黄连0.9g,酸
枣仁12g,⽕⿇仁15g。
功效:养⾎⾏瘀,疏肝泄热。
主治:失眠。症见失眠通宵不能⼊睡,烦躁,头昏,后脑及两太阳*疼痛,⼝味⼲苦,⼤便⼲结,⼩溲黄⾚,⾆苔黄厚,脉弦细。
⽤法:⽔煎服,⽇1剂。
(2)魏善初失眠症的验⽅
⽅名:清镇汤
药物:胡黄连、盐黄柏、旱莲草、⽵叶、贝母、龙眼⾁、朱茯神、⽯菖蒲、远志、龙齿、煅牡蛎、黄芪、当归、⽩芍、熟地、沙参、⽢草。
功效:益⽓养⾎,清⼼泻⽕,镇静安神。
主治:失眠症。
⽤法:⽔煎服,⽇1剂。
 失眠症不仅⾼发于年轻⼈,⽼年⼈也是⾼发⼈,⽽对于中⽼年失眠患者,北京城建青年沟医院失眠抑郁科专家⾸先建议到正规的医院进⾏相应的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此后,可以应⽤中医⽼
年失眠症。⽽对于中医药失眠,⾸先推荐的是⼀些简便的⾷疗⽅法,因为⽤饮⾷调治失眠,既⽅便,⼜可以避免服⽤药物带来的毒副作⽤。
 根据个⼈体质、病因和症状的不同,失眠⼀般可以分为虚、实两⼤类。其中属实证的主要有:肝郁化⽕型和痰热内扰型。属虚证的主要有:阴虚⽕旺型和⼼脾两虚型。所以在运⽤⾷疗失眠时,应根据个⼈的临床表现和证候特点,分别选⽤适合⾃⼰的⾷疗⽅。
  肝郁化⽕型
 症状:失眠伴有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饮⾷、⼝渴喜饮、⽬⾚⼝苦、⼩便黄⾚、⼤便秘结等。 调治:柴胡决明⼦药粥。取柴胡15克,决明⼦20克,菊花15克,冰糖15克,⼤⽶100克。先将柴胡、决明⼦、菊花三味⽔煎20分钟,去掉药渣,再与⼤⽶煮粥,趁热加⼊冰糖⾄溶化。每天1次,⼀周喝3~4次,可以起到清肝降⽕、明⽬通便的作⽤。
  痰热内扰型
 症状:失眠、头重、痰多、胸闷、厌⾷嗳⽓、⼼烦⼝苦、⽬眩、苔腻⽽黄等。
 调治:①⽵沥药粥。取淡⽵沥15克,⼩⽶50克。先煮⽶成粥,粥将成时加⼊⽵沥⽔,搅匀,服⾷,每⽇1剂。②天⿇陈⽪饮。取天⿇10克,陈⽪6克,茯苓15克,⽩糖15克。天⿇、陈⽪、茯苓,⽔煎,
去渣取汁,加⼊⽩糖⾄溶化。每⽇1剂,分2次饮⽤,还可起到和胃化痰的作⽤。
  阴虚⽕旺型
 症状:常见失眠伴⼼烦、⼼悸不安、头晕⽿鸣、健忘、腰酸背痛、五⼼烦热、⼝⼲津少、⾆红等症状。
 调治:①苏轼麦冬饮。取麦冬5克,茯苓5克,⼈参3克。麦冬去⼼,与⼈参,茯苓共切薄⽚,⽤开⽔泡饮。也可以将⼈参换成西洋参,取其⽓阴双补的功效。②阴虚不眠并有⼝⼲、⼲咳者,百合粥较合适。⽤鲜百合100克,粳⽶100克洗净,加⽔1000毫升煮⾄⽶烂。此粥不但可以帮助⼊睡,减少噩梦,还有美容养颜的作⽤。
  ⼼脾两虚型
彻夜不眠
 症状:常见失眠、多梦易醒、⼼悸健忘、头晕⽬眩、肢倦神疲、饮⾷⽆味、⾯⾊少华、⾆质淡等症状。
调治:常⽤参龙炖猪⼼⾷疗⽅。古有以脏补脏之说,⼼虚不寐吃猪⼼,有养⼼安神的效果。取党参15克,龙眼⾁12克,猪⼼1个,将猪⼼洗净切块,与党参、龙眼⾁同放炖盅内,加⽔适量,隔⽔炖熟,调味后服⽤。每⽇1剂,可起到健脾、养⼼、安神的作⽤。
 除了上述中医⽼年失眠症⽅法外,在⽇常⽣活中还有⼀些饮⾷禁忌,不要过多⾷⽤⾟辣⾷物,因为⾷⾟辣⾷物能兴奋中枢神经,从⽽加重失眠,所以酒、咖啡、可可等要注意限量或不⽤。还有,睡前饮茶往往使⼈兴奋不已,且茶有轻微利尿作⽤,饮茶后易会导致夜尿频多,也影响睡眠。
中医瘀⾎阻络型失眠症
 中医说失眠主要是⼼的问题,可能是⽕,可能是虚。所以时分别⽤重镇安神和养⼼安神。在这⾥介绍⼀下中医如何瘀⾎阻络型失眠症。
 (1)失眠的症状:⼊睡困难,易于惊醒,恶梦纷纭,或彻夜不寐,久治不愈,伴有烦躁不安,⾯部黧⿊,肌肤甲错,⾆质紫暗,脉来不畅。
  (2)失眠的病机:对于顽固性失眠症,⽓⾎失调是⼀个重要因素,⼤致可分为因瘀致病和因病致瘀两⼤类。因瘀致病,多由⾎络瘀滞,⼼脉受阻,⼼神失养,阳不⼊阴,神不守舍,⽽致⼊眠不易,梦中惊魇;因病致瘀,多为顽固性不寐迁延⽇久,邪⽓扩散,由⽓传⾎,由经⼊络,此即“久病必瘀;。瘀阻已成,内扰⼼神,外现⾎瘀之征象。
  (3)失眠的治法:活⾎化瘀。
  (4)失眠的选⽅:⾎府逐瘀汤。
  (5)失眠的⽤药:柴胡12g,桔梗6g,枳壳9g,⽣地12g,当归9g,⾚芍9g,川芎6g,红花9 g,桃仁9g,⽜膝12g,⽢草6g。
  (6)失眠的⽅解:⽅中当归、川芎、⾚芍、桃仁、红花活⾎祛瘀;⽜膝破瘀⾎,导胸中瘀⾎下⾏;柴胡疏肝解郁,外达清阳,桔梗、枳壳开胸⾏⽓,使⽓⾏则⾎⾏;⽣地凉⾎清热,配当归以养⾎润燥,使瘀祛⽽不伤阴⾎,⽢草调和诸药。本⽅既能疏肝理⽓,⼜能活⾎化瘀,重在调整⽓⾎平衡,可使阴阳平通⽽治失眠,符合《内经》“疏其⾎⽓,令其条达,⽽致平和;之意,王清任称“夜不能睡⽤安神养⾎药治之不效者,此⽅若神。;
  (7)失眠的加减:根据当代名医颜德馨的经验,本⽅加⼊磁朱丸、⽣铁落,名叫活⾎镇静汤,其临床疗效更好。
中医如何失眠症
⽂章简介:中医认为失眠的原因多因⼼智不齐,所以在⽅⾯多补⼼,结合⼼理会达到不
错的疗效.且中医最⼤的特点是没有副作⽤且不会产⽣依赖性.
中医如何失眠呢?失眠的中医⽅法介绍:
1、⼼脾两虚:主症是思虑过重、不寐或多梦易醒、⾯⾊⽆华、神疲乏⼒、懒语、⼼悸健忘、纳差,或有便溏,⾆质淡,苔⽩,脉细⽽弱。
治法是健脾益⽓、养⼼安神。
⽅药:党参15克、当归12克、元⾁12克、⽩术15克、陈⽪6克、⽊⾹6克、茯神12克、枣仁12克、远志6克、炙草6克、夜交藤30克、合欢花10克、牡蛎10克(先煎)
2、⼼肾不交:主症是⼼烦不眠,难以⼊睡、或彻夜不眠、⼼悸健忘、头晕⽿鸣、烦热盗汗、⼝⼲、腰膝酸软,男⼦易不振,⼥⼦⽉经不调,⾆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交通⼼肾。
⽅药:黄连10克、⾁桂3克、黄芩10克、⽩芍15克、阿胶10克(后溶)、龟板30克、牡蛎10克(先煎)、磁⽯30克(先煎)
3、肝郁化⽕:主症是烦燥易恕、胸胁胀满、善叹息、⼊睡困难、多梦易醒、⼝苦⽬⾚、⼩便黄短、⼤便秘结、纳差,⾆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去⽕安神。
⽅药:龙胆草12克、黄芩10克、⼭栀⼦10克、柴胡12克、⽊通6克、泽泻12克、车前⼦10克、当归10克、⽣地15克、茯神15克、郁⾦10克、⽣⼤黄5克、龙⾻30克(先煎)、牡蛎10克(先煎)
4、⼼虚胆怯:主症是⼼悸胆怯、难以⼊睡、易惊醒、恐怖不安、头晕⽬眩、或呕吐苦⽔,⾆质淡胖,脉弦细。
治法:温胆益⽓安神。
⽅药:⼈参9克、炒枣仁15克、远志6克、熟地15克、半夏15克、茯神15克、⽵茹9克、陈⽪6克、枳实10克、⽯菖蒲10克
5、痰⾷积滞:主症是睡眠不安、多梦易醒、胸闷痰多、嗳⽓吞酸、恶⼼,⾆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消导,化痰安神。
⽅药:黄连10克、陈⽪6克、茯神10克、枳实10克、⽵茹9克、枣仁12克、⽣⼭楂30克、焦六曲12克、莱服⼦30克、连翘10克、⽣⽢草6克、珍珠母30克(先煎)、琥珀2克 (冲服)
⼆仁粥:取柏⼦仁15克,炒酸枣20克,粳⽶100克。先将柏仁、枣仁捣碎,和粳⽶⼀同煮粥,待粥将熟时加⼊适量蜂蜜,再煮⼀⼆沸,睡前服⾷。柏⼦仁有养⼼安神之功,酸枣仁补益肝胆,滋养⼼脾,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酸枣仁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呈现镇静和催眠作⽤。此粥适⽤于失眠伴多梦易醒,胆怯⼼悸,属⼼胆⽓虚者。
桂圆莲⼦粥:取桂圆⾁(龙眼⾁20克),莲⼦30克,⼤⽶100克。将莲⼦捣碎,和桂圆⾁、⼤⽶煮成粥,临睡前两⼩时服⾷。桂圆⾁补益⼼脾,养⾎安神,莲⼦补脾、养⼼、益肾。此粥对⼼脾两虚失眠兼⼼悸健忘、神疲肢倦、⼤便溏泻稀薄、⾯⾊少华者尤为适⽤。
百合红枣粥:百合20克,红枣20枚,绿⾖50克,⼤⽶50克。先煮绿⾖⾄半熟,放⼊百合、红枣和⼤⽶,再煮成粥,服⾷。早晚各⼀次。
百合清⼼安神,红枣养胃健脾,绿⾖清热除烦,适⽤于夏季失眠及妇⼥更年期失眠伴有⼼悸、⼼烦、潮热、⾃汗者。
⽣地黄粥:⽣地黄30克,炒酸枣仁30克,粳⽶50克。先将⽣地、酸枣仁⽔煎,取汁去渣,加⽶共煮成粥,晨起当早餐⾷之。⽣地黄清热滋阴,酸枣仁宁⼼安神。适⽤于失眠兼⼼烦、⼼悸、头晕、⽿鸣、腰酸梦遗、五⼼烦热,属阴虚⽕旺型患者。
⽵沥粥:⽵沥⽔20克(药店有售),⼩⽶100克。先煮⽶成粥,临熟时下⽵沥汁,搅匀,晨起空腹⾷之。⽵沥有涤痰除烦,定惊之功。适⽤于失眠伴头重、胸闷痰多、属痰热内扰者。
龙胆草粥:龙胆草10克,⽵叶20克,⽩⽶100克。先⽤⽔煎龙胆草、⽵叶,取汁加⼊⽩⽶煮成粥,代早餐⾷。龙胆草泻肝降⽕,⽵叶清⼼除烦。适⽤于失眠兼急躁易怒、⽬⾚⼝苦、⼩便黄、⼤便秘结,属于肝郁
睡觉多梦:当归、⽣地、红花、⽜膝各三钱,积壳、⾚芍、⽢草各⼆钱,桔梗、川芎各⼀钱半,桃仁四钱煎服。⼆剂可安然睡眠⽽梦少。
失眠:⽤花⽣叶煎⽔晚上喝,三⽇除根
夜交藤泡脚可以失眠。或⽤吴茱萸30克熬⽔泡脚。
养⽣养⾎安神靠夜交藤  ⼈们对中药何⾸乌的传说与功效⽐较熟悉,但对什么是夜交藤却知之甚少。其实,两者是同⼀植物的不同药⽤部位,夜交藤是何⾸乌的藤茎,因夜⾥会⾃动相互交合⽽得名,药⽤何⾸乌则是这种植物的块根。
  中医认为,夜交藤性平⽆毒,味⽢微苦,⼊⼼、肝经,有安神养⾎、祛风通络的功效,主治阴虚⾎少、虚烦不眠、风湿痹痛、⽪肤痒疹等症。夜交藤的煎服剂量⼀般为10~30克,还可煎⽔外洗或捣敷外⽤。现将近年来主要的临床应⽤简介如下。
  1. 失眠夜交藤具有养⾎安神作⽤,⽤于阴虚⾎少所致的失眠,常与合欢⽪、酸枣仁、柏⼦仁、远志等药配合应⽤。
  ①夜交藤麦⾖汤:夜交藤10克,⼩麦45克,⿊⾖30克,加⽔煎煮取汤饮,⽇两次。有滋养⼼肾、安神的功效,⽤于神经衰弱、⼼肾不交之失眠、⼼烦等症。
  ②乌鸡交藤煲:乌鸡1只,洗净⼊沸⽔中焯⼀下,再⽤凉⽔冲洗。夜交藤30克,洗净⽤纱布包好,装⼊鸡肚内,将鸡放于汤煲中,加⼊适量姜⽚、⾷盐、黄酒及⽔,先⽤武⽕烧开,再⽤⽂⽕煲⾄鸡烂熟,加味精适量即可⾷⽤,可⽤于顽固性失眠患者的⾷疗。
  ③宁神合剂:夜交藤、⽣地、百合各15克,浮⼩麦30克,炙⽢草6克,红枣7枚。⽤⽔浓煎,⽇服2次,临睡前加服1次。具有养⾎安神功效,治头昏乏⼒、⽿鸣眼花、⼼悸多梦、⼊睡难等症。
  ④安神汤:夜交藤、合欢⽪各20克,酸枣仁、柏⼦仁、猪苓各15克,琥珀10克,随证加减,⽔煎服。每⽇1剂,分3次服,30⽇为1个疗程,对失眠症有效。
  ⑤夜交藤粥:夜交藤60克,⽤温⽔浸泡⽚刻,加清⽔500毫升煎取药汁约300毫升;再加粳⽶50克,⼤枣2枚,⽩糖适量,煎⾄粥稠即可。晚上睡前1⼩时,趁热⾷,连服l 0天为1个疗程。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