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儿媳胜过亲闺女
作者:沈黎明
来源:《新天地》2017我的好儿媳妇满足了我年第08
        辽宁省庄河市青堆镇三合村有百十户人家,是由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村民多以种地为主业,虽然名不见经传,但民风淳朴,朴实勤劳,村里生活着多位高龄老人。农家妇女孙凤波十几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年迈的公爹,当地人都称赞她是好儿媳。
        继父是这个家的恩人
        64岁的孙凤波个头不高,瘦削精干,长期劳作的手粗糙裂纹,脸上刻印着岁月的风刀霜剑。原以为长年照顾年迈体衰的公爹,会让当儿媳妇的农村大嫂变得脾气急躁或愁容满面,没想到,孙凤波展现给我们的却是一张灿烂的笑脸,她言语不多,话语朴实,对于周围人的夸奖之辞只是羞赧地笑着说:真没有什么出奇,平平常常,都是俺们应该做的。
        孙凤波嫁进于家二十多年,于家是个大家庭,兄弟七个,于振金是老五。婆家的家庭结构稍微有些特殊,公公婆婆是半路夫妻,公公是儿女们的继父。当年继父走进这个家庭的时
候,于振金刚刚9岁,父亲早早过世,母亲独自拉扯一大帮孩子,在上世纪60年代的农村,日子的艰苦可以想象。迫于生活压力,母亲含泪拆散了这个大家庭,几个年幼的孩子被送人或寄养,大孩子早早出门自谋生路,母亲带着几个儿女流落到盖州。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当年也是单身一人的张俊忱走进这个家庭,成为孩子们的继父,默默地与孩子们的母亲一道挑起养家糊口的重担。继父言语不多,但是朴实能干,他的到来让散落各地的孩子们回归家庭,这个大家庭又完整了。沉重的家庭负担下,继父也没有再要孩子,把于姓儿女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一晃50多年过去了,老于家的儿女都已成家立业。长年劳作,积劳成疾,晚年的张俊忱双腿严重风湿,不能屈伸,只能拄着拐棍儿僵硬地行走。2002年,85岁的老伴儿先他离开了人世,老太太弥留之际,张俊忱老人仿佛一下子失去了精神支柱。他怕啊,怕养子养女们撇下自己不管,怕自己风烛残年无依无靠,更怕自己死后连个葬身的地方都没有,老人担心却又无奈,只有以泪洗面。望着老伴儿满脸担忧的神情,老太太紧紧拉着五儿子于振金和儿媳孙凤波的手嘱托:我死后,你们兄弟姊妹可千万要照顾好你爹啊。孙凤波两口子毫不犹豫地承诺:妈,你老就放心吧,爹对我们的养育大恩我们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在这个家里,有我们半口吃的,就有他老人家一口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