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摭柳宗元、苏轼寓言散文创作的异同柳宗元三戒
陈生
(建湖县实验初级中学教育集团,江苏盐城224700)
摘要:寓言是一种带有劝喻和讽刺的故事。唐代寓言的最大收获就是开始了寓言体裁的独立。伴随着古文运动的深入,中国古代寓言文学发展出现了第二个高潮。其中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柳宗元和苏轼。
关键词:寓言;散文创作;讽谕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351(2012)-02-0058-01
柳宗元是中国寓言文学史上第一个创作了独立成篇、自标篇名的寓言的作家,他的《三戒》等寓言文散文的创作,创造性地继承前人成就,使寓言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而宋代寓言则以苏轼的作品最为杰出,其作品明显地反映出庄子寓言、佛经寓言和柳宗元寓言的影响,同时又具有嬉笑怒骂的诙谐特,对后代寓言影响颇大。他的《艾子杂说》是我国寓言史上的第一本寓言专集。柳宗元、苏轼两人虽然身处不同时代,但在我国寓言文学的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柳宗元继承了先秦寓言的现实主义传统,对苏轼寓言散文产生了很大影响。而苏轼的寓言散文在前人的
基础上又有所创新,是对柳宗元的继往开来。柳宗元、苏轼对寓言的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二人的寓言作品的比较,发现两人在现实的针对性、形象的刻画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两者又表现出各自的特性。
一、相同相似
(一)柳宗元、苏轼的寓言现实针对性很强,往往是对当时重大政治问题的讽谕。
如柳宗元的《罴说》这则寓言。作者把批判的笔锋直指那些外强中干,腐败无能的封建官吏,并以此讽刺唐朝廷“不善内而恃外”,采取“以藩治藩”办法的失策。如苏轼的《虾蟆夜哭》这则寓言,借虾蟆之口影射哲宗将与元佑宰持“首尾”,有关联的三十一人皆被贬官,苏轼也遭贬。
柳宗元、苏轼的寓言作品为现实斗争服务,反映了当时现实的一些本质方面,因而有着深远的历史价值。
(二)柳宗元、苏轼的寓言都创造出比较完整的寓言形象。
如柳宗元《鞭贾》中鬻鞭者是一个奸商的形象。而苏轼的《营丘士》中的“营丘士”则是一个巧嘴诡辩、无理取闹的空谈家。
二、存在差异
(一)创作风格有所不同
柳宗元继承了先秦寓言的现实主义传统,其积极入世的政治抱负和坎坷的仕途,使他对朝政的腐败和世态的险恶有切身的体验,他的寓言散文具有简炼犀利、深沉含蓄的特点,在富有强烈的讽刺性的同时,又呈现了深刻的揭露倾向,是中国寓言文学史上从政治哲理寓言转向社会讽刺寓言的里程碑,如《蝜蝂传》。
苏轼在政治上也屡遭挫折,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形成了他旷达的游戏人生的态度。他的旷达乐天的人生态度,多才多智的个性,又使他的讽刺寓言拥有幽默的特。苏轼用超然达观的态度对付人生的困境,使自己不消沉悲观而能有所作为,如《鬼怕恶人》。
(二)艺术表现手法的不同
柳宗元的寓言散文对苏轼有直接的影响,但两者的艺术表现手法有着明显的不同。
1、柳宗元的寓言散文卒章而显其志
如《哀溺文》表面是写一个平民因为舍不得丢掉身上携带的笨重铜钱被水淹死的故事,但实质上是讽刺贪婪的富人。结尾处作者画龙点睛地说:“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矛头直指统治阶级。
而苏轼的寓言散文则没有柳宗元寓言散文中那种旁观者的评价,这也是苏轼对寓言散文的创新。作者的喜怒哀乐、观点和评价通过寓言中的人和物自己说出。如他在《虾蟆夜哭》中借虾蟆之口批判朝廷株连无辜的触目惊心。作者运用寓言阐述道理时,深入浅出,寓言完了的时候,道理也就清楚了。
2、柳宗元创作的寓言中,动物之间没有对话,甚至单独说话,至多有一些心理活动。如在《黔之驴》虎的心理描写:“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而苏轼则有所创新。如他的《螺蚌相语》采用对话的形式,借螺蚌之间的对话来表达主旨,以此讽刺那些徒有其表而无内美之徒。作者采用先扬后抑,欲擒故纵的手法,使斥责更为有力。
3、柳宗元的寓言散文都独立成篇,故事内容之间没有连续性和发展性。而苏轼的寓言散文既有独立成篇的,如《日喻》、《三老语》,也有独立成集的《艾子杂说》,还有些穿插于其他文章的,如《蚁附于芥》。
苏轼《日喻》虽是独立成篇,但他却运用了两个寓言故事来说明认识的两个过程,既要有感性经验,又要参与实践。如“盲人识日”这则寓言:盲人由于缺乏对事物的全面认识,就得出了一个与客观实际完全不相符的错误结论。接着又用了“北人学没”这个寓言故事:南人由于“日与水居”,自小游水,所以小小年纪就熟识水性,而北方人由于生来就不熟识水性,凭书本知识而妄想得到游水的真正本领,则“未有不溺者也”。通过正反面例证,揭示了实践的必要性。
这样,通过两个内容相近但有连续性发展性的寓言故事构成变化多端的结构,运用两个寓言来说明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既要有感性经验,又要参与实践。这种“螺旋式”的比喻方式使寓言的寓意更深刻,也更能让人了解,这也是苏轼在寓言散文形式上的创新。
综上所述,两人在寓言散文创作上各具特。柳宗元对苏轼的寓言散文有重大影响,苏轼对寓言散文又有所创新,他们都有力地推动了寓言散文的发展。
85语数外学习
No.02.2012Yu Shu Wai Xue Xi201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