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作业二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在《沉沦》问世十余年后,有人说“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万年的背甲里面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为什么?就因为有这样露骨的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这人是(D)。
A.苏雪林      B.郭沫若      C.郑伯奇    D.周作人
团饭想怎么样2.《人的文学》的作者是五四时期因倡导“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而名声大振的(B)。
A.鲁迅      B.周作人    C.胡适       D.沈雁冰
3.小说《湖畔儿语》以儿童的视线和体验,讲述一个苦难家庭的故事。其作者是(D)。
A.冰心      B.冯文炳      C.鲁迅      D.王统照
4.《教我如何不想她》流传甚广,并首次使用“她”字,经赵元任谱曲后,成为传唱至今的流行歌曲,这首诗的作者是(C)。
A.郭沫若    B.胡适    C.刘半农  D.鲁迅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说明周朴园形象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5.文学研究会丛书中的第一部个人诗集《将来的花园》的作者、文学研究会诗人中最受推崇的诗人是(B)。
A.朱自清      B.徐玉诺    C.郑振铎    D.叶绍钧
6.洪深在20年代创作的代表作是(C)。
A.《卖梨人》    B.《贫民惨剧》  C.《赵阎王》  D.《五奎桥》
7.曹禺在大学期间创作的《雷雨》1934年7月在《文学季刊》一卷三期发表,是由一位著名作家和编辑推荐的。这位作家和编辑是(D)。
A.鲁迅    B.茅盾  C.老舍  D.巴金
8.1921年7月,西谛在《评论之评论》第1卷第4期发表《文学与革命》,这是革命文学主张的最初萌芽。西谛即(A)。
A.郑振铎    B.恽代英    C.邓中夏    D.瞿秋白
9.奠定凌叔华文坛地位的成名作是1925年1月10日在《现代评论》(第一卷第五期)上发表的(C)。
A.《绣枕》  B.《女儿身世太凄凉》    C.《酒后》    D.《资本家之圣诞》
10.“水族系列小说”《鱼》、《蚌》和《蟹》的作者是(D)。
A.张爱玲    B.苏青    C.凌叔华  D.梅娘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增值税怎么计算11.鲁迅先后写了一系列表现农民的苦难、蒙昧和沉默的小说。其中,主要有(BCD)等。
A.《狂人日记》    B.《风波》  C《阿Q正传》  D.《故乡》
12.在《新青年》同人中,有“留日”经历的有李大钊、钱玄同和(ABC)等。
A.陈独秀    B.鲁迅    C.周作人    D.胡适
13.许地山的小说,带有浓郁的异域彩,其中,以缅甸、印度和南洋为背景的主要有《醍醐天女》和(ACD)等。
A.《命命鸟》  B.《春桃》    C.《商人妇》    D.《缀网劳蛛》
14.废名的小说,对现实的苦痛有着超越的意趣,往往有一种淡淡的禅味。主要有(ABD)等。
A.《桃园》    B.《竹林的故事》    C.《社火》    D.《浣衣母》
15.与李金发同时或稍后,出现了一批象征派诗人,主要有后期创造社的(BCD)等。
A.戴望舒    B.王独清    C.穆木天      D.冯乃超
16.《新青年》开辟的“随感录”专栏是孕育现代白话杂文的摇篮,其作者除鲁迅外,还有(ABCD)等。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钱玄同      D.刘半农
17.周作人著名的“三礼赞”是指(ACD)。
A.《娼女礼赞》    B.《礼赞》    C.《哑吧礼赞》  D.《麻醉礼赞》
18.30年代以后,洪深最重要的话剧创作是《农村三部曲》,即(BCD)。
A.《赵阎王》    B.《五奎桥》    C.《香稻米》    D.《青龙潭》
19.“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主要有(BCD)等。
A.张资平    B.刘呐鸥    C.施蛰存    D.穆时英
20.40年代长篇小说在讽刺和通俗化方面的代表作家主要有(BCD)等。
A.茅盾    B.钱钟书    C.路翎    D.赵树理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1.文学研究会成立于1921年,是新文学史上成立最早、存在时间最长、成员数量最多、地域分布最广的文学社团。怎么宣传
22.乡土小说,最初得名于鲁迅的命名。
23.冯至的第一部诗集是《昨日之歌》。
24.1935年,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把李金发代表的象征派诗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派别加以论述。
25.自五四时期开始,现代白话散文被正式赋予“抒情或写景”的文学意蕴,是“叙事与抒情”的美文,成为与小说、诗歌、戏剧并驾齐驱的一种文学体裁。
26.林语堂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1935年分别创办《人间世》、《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的主要人物。
27.胡适受《玩偶之家》影响而创作的独幕话剧《终身大事》,是中国话剧史上第一部在刊物上公开发表的剧作。
28.《屈原》是郭沫若历史剧的代表作,也代表了当时历史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29.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30年代”并不是指历史学意义上的1930年至1939年,而是特指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二个十年”,即1928年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至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之前的十年。
30.冰心的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就是谈女子教育问题,写一个女大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思。
 四、 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老人高龄补贴31.徐志摩的诗歌在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几类?这几类诗歌创作呈现出什么样的关系?
    A.徐志摩的诗歌在内容上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对理想的追求;二是对现实的不满;三是对爱情的歌唱。B.这三类诗歌创作是相互关联的。对于理想的热烈追求是徐志摩诗歌的主要内容,也是他的诗魂。C.对现实的不满是因为理想得不到实现,而对爱情的歌唱,又多半是借情诗表达自己的理想。
321949年以前的周作人散文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918—1927年可以看作前期。请简要说明周作人这一时期散文创作的主要特点和收获(各举一例即可)。
    A.有一部分属于新文学理论建设的文章,如《人的文学》、《论小诗》、《美文》等。B.大部分是杂文,既有批判揭露性的,也有与“现代评论派”进行交锋的,如《碰伤》、《我们的闲话(二十六)》、《拜脚商兑》、《上下身》、《“先进国之妇女”》、《奴才礼赞》、《传单抄本》等。C.记叙抒情类的小品散文出现稍晚,彻底破除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且名篇甚多,如《故乡的野菜》、《苍蝇》、《乌篷船》、《谈酒》、《初恋》、《山中杂信》等。
五、分析题(30分)
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该题按小论文要求,答案不得少于1000字。   
33.《沉沦》叙述一个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在忧郁苦闷中的堕落和自戕。热爱自然,热爱诗歌,经常手捧一部诗集在原野上徜徉;向往爱情,公开宣称知识和名誉都不要,只要真心的异性的爱。但是,心灵的稚拙(看到穿红裙的女学生,同行的日本同学
就上前调笑,却怯懦紧张得说不出话来),身体的病弱(自认有忧郁症,又因为手淫过度而自感倍加衰弱),内心的孤独(无法协调与周围的中国同学和日本同学的关系),兄弟的反目(与在北京的兄长的决裂),青春期的性苦闷,以及弱国子民在日本帝国遭受的冷眼歧视,使得情绪低落,日渐颓唐。作品中以前所未有的坦诚和大胆,描写了在欲望冲动下一次又一次地自慰,偷窥房东家的女儿沐浴,直到步入日本的妓院寻欢;但是,每一次的犯罪,都激起更为沉重的忏悔,让的忧郁症更为加重,自以为身体每况愈下,忧心忡忡。直到以最后的生命发出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怎么变成有钱人”“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的呼吁,蹈海自杀。这样的作品,让守旧者视其为诲淫放荡,却得到了很多青年的热读和追随。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答:郁达夫的小说,以主观抒情见长,充满了愤懑、忧郁、叛逆和自我倾诉,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自我小说”,如《沉沦》、《南迁》、《茫茫夜》、《过去》、《茑萝行》、《迟桂花》等。郁达夫曾经这样说:“至于我的对于创作的态度,说出来或者人家要笑我,我觉得‘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这一句话,是千真万真的。客观的态度,客观的描写,无论你客观到怎么样一个地步,若真的纯客观的态度,纯客观的描写是可能的话,那艺术家的才气可以不要,艺术家存在的理由,也就消灭了。”在现实、心灵与文本之
间,郁达夫到了心灵剖白的问题,并且形成了他此后一系列自叙传式小说的写作路径。
    郁达夫的短篇小说《沉沦》,描写的是一个患忧郁症的留学生,故事发生在被称为“东亚病夫”的上个世纪清朝末年,那个时候东渡求学的爱国青年很多,然而本篇的主人公虽然东渡,却不是去寻访救国的道路的,封闭孤独的生活加上长期压抑的青春的冲击,使他不免忧郁竟至于性格扭曲的发展,最后就到了自己也不相信的猥琐沉沦,以至于才21岁的他就要走向自裁。
    在《沉沦》问世十余年后,苏雪林对其仍然充满不屑,她称郁达夫小说是蒙着新文艺外衣的肉麻猥亵的小说”,贬斥其为“情狂”、“颓废”。创造社同人郑伯奇也把郁达夫的部分小说称为“狭邪小说”。郭沫若则说,郁达夫的笔“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万年的背甲里面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为什么?就因为有这样露骨的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以上三人都是时隔十年或更久之后的追述。五四时期新文学的重要人物周作人,在当时就严词反驳了道学家们所谓《沉沦》“不道德”的谬论,《沉沦》“虽然有猥亵的分子而并无不道德的性质”,但是“在已经受过人生的密戒、有他的光与影的性的生活的人,自能从这些书里得到稀有的力。”
    小说中的“他”青年人所特有的热情渴望着和追求着真挚的友谊和纯洁爱情,但受到“弱国子民”的身份的拖累,这种热情受到侮辱和嘲弄,在异国他乡倍感孤独和空虚,成为了“忧郁症”的患者。他不甘沉沦,但又不可自拔地沉沦下去。他在异国的遭遇,与祖国民族的命运密切相联,因而主人公在自杀前,悲愤地疾呼:“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小说强烈的表达了一代青年要求自由解放、渴望祖国富强的心声。在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屈辱地位的中国青年中引起同病相怜的强烈共鸣。这部小说是一部“私人化”极强的作品,如果说它反映了什么时代进步思想的话,那也只是由于作者对“性欲躁动”和内心隐秘的大胆揭示,所展现出来的,对“个性”自由、解放的强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