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少年强,中国手抄报内容
【篇一】小学四年级少年强,中国强手抄报内容:来源
  出自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1873—1929)所作的散文,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强烈的鼓励性。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篇二】小学四年级少年强,中国强手抄报内容:故事
  司马迁
  发愤著书传后世
  出生于史官世家的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立志担当书写历史的责任。20岁时,南下壮游,为写作积累了很多实地考察的资料。41岁时开始着手写《史记》,期间受李陵案的牵连,遭受宫刑。司马迁忍受了巨大的痛苦和屈辱,十数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完成了《史记》这部了不起的巨著。在给友人的《报任安书》里,司马迁书写了自己立志著史的决心。
  文天祥
  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文天祥,幼年就很仰慕同乡的先贤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立下志向要和他们一样做个报效国家的忠臣。矢志苦读,20岁状元及第。蒙古入侵南宋,文天祥率军勤王,兵败被俘,拒绝了元军的反复劝降,从容就义。文天祥在过零丁洋时写下的诗作,激励了无数后人舍生取义、以身许国。
  于谦
  要留清白在人间
  文天祥的事迹垂范后世,明代的于谦年幼起即仰慕文天祥的气节,将他的画像悬于座前。明英宗在土木堡兵败,为瓦剌人所俘,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固守北京,击退了瓦剌军队,并迫使瓦剌放回英宗。于谦为人刚直,节俭奉公,遭到很多讲求私利的人忌恨,在明英宗复辟之后,被杀害。于谦的《石灰吟》正是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班超
  投笔从戎震边陲
  东汉班超家境贫寒,靠替官府抄写文书来维持生计。有一天抄着抄着就把笔一扔,慨叹“大丈夫应该效法张骞、傅介子在异地他乡立功,以求封侯,怎么能长期埋没在笔砚之间呢?”班超后来出使西域,威震边陲,名垂千古。
  周处
  朝闻道,夕死可矣
  三国时期的周处年少时任侠使气,为祸乡里,邻里都很厌恶他。后来幡然醒悟,当时名
士陆机、陆云两兄弟求教,陆云对他说:“古人珍视道理,早晨知道道理,晚上死也甘心,何况你还有前途可言。人只愁志向不立,何必担忧好名声得不到彰显呢?”周处受教,从此浪子回头,成为一代名臣。
  吕蒙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三国时期,吴国将军吕蒙很早就投身军旅,屡立战功,但因为没什么文化,被人戏称为“吴下阿蒙”。孙权勉励他要想带好军队,必须好好读书。吕蒙从此就开始恶补知识。鲁肃有次拜访,交谈之后,发现吕蒙大有长进,谋略出众,才具不凡,已经不是当日的吴下阿蒙了。从此,就多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成语。
  人无志不立,事无恒不成。立下了志向,更要用实际行动去践行,老骥尚伏枥志仍在千里,持之以恒,才能终有所成。【篇三】小学四年级少年强,中国强手抄报内容:《少年中国强》歌词
  少年强则中国强
  吾辈少年当自强
  远大理想要勇敢去闯
  壮志雄心在飞扬
  少年强则中国强
  敢叫日月耀东方
  豪情铁骨我充满能量
  告诉全世界中国人的荣光
  是谁卧薪尝胆借来了月光
  寒窗十年苦读题名了金榜
  铁杵磨成针才闻梅花香
  自古少年郎志在四方
  长江万里奔腾踏风又破浪
  看那日出东方五千年辉煌
  看我新一代崛起的锋芒
  让华夏龙昂首大国泱泱
  少年强则中国强
  吾辈少年当自强
  远大理想要勇敢去闯
  壮志雄心在飞扬
  少年强则中国强
  敢叫日月耀东方
  豪情铁骨我充满能量
  告诉全世界中国人的荣光
  是谁卧薪尝胆借来了月光致敬抗疫英雄手抄报内容
  寒窗十年苦读题名了金榜
  铁杵磨成针才闻梅花香
  自古少年郎志在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