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保障部工作总结
[工会保障部工作总结]工会保障部工作总结2015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凡的一年,工会保障部工作总结。一年来,我区工会社会保障部工作在市总工会、区总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扶贫帮困、济难救急、快捷服务、直面职工”的要求,深化帮扶网络建设,切实为职工办实事、为企业解难事,有效地维护了职工、社会大局的稳定,受到了区委、广大职工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
一、高标准组建区总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及乡镇办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站
市总社保工作会议之后,区总党组把深化帮扶网络建设、切实为职工办实事作为落实中央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重大决策的重要手段列为全区工会重点工作,通过下发文件、召开专门会议,安排布署此项工作。各乡镇办工会迅速行动,按照市总、区总的要求,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集中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着手筹建,区总相关部门的同志按照区总领导“高标准筹建、高起点运作、高质量服务”的指示精神多次深入各乡镇办督促检查,协调解决筹建中的问题。经过全区工会上下共同努力,全区八个
乡镇办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站如期建立。5月27日,顺利通过市总考核验收。我区乡镇办帮扶工作站建设呈现如下特点:一是标准高。八个乡镇办帮扶工作站具备十有:有组织、有人员、有场地、有牌子、有制度、有印章、有活动、有电话、有电脑、有打印机,具备开展工作所需的软硬件设备。二是从办公形
式上可分两种:一是帮扶工作站独立设置、独立办公。这种形式的帮扶工作站场地相对狭窄,但可突显工会帮扶的特;另一种形式是帮扶工作站独立设置,与民政、劳保所、党员服务等窗口合署办公。这种形式的帮扶工作站场地宽敞,可为职工提供“进一个门、一个人、办一篮子事”的一站式服务。三是活动成显初现:各乡镇办帮扶工作站建立后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调查摸底重新建立健全了困难职工档案,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帮扶援助。如:万金镇帮扶工作站通过本地在福建泉州、广东东莞的打工人员了解到裁剪、缝纫的用工信息后,及时举办了200余人参加的裁剪缝纫培训班,并全部在两地实现了就业。为了完善帮扶功能,实现帮扶工作的网络化、经常化,区总以县区帮扶工作中心考核验收的契机,着手组建本级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中心。召陵区总工会结合自己的实际,在资金紧张情况下,征得区领导同意,租赁87平方米临街办公场所,一是购置了桌椅、电脑、各项办公设施,投入资金3万元多元;二是建立了组织,经区总工会党组研究,一名党组成员任帮扶中心主任,抽调4名有工作能力、业务精通、事业心强、办事公道同志为办公室成员;三是按照盛市总工会的要求,建立健全困难
职工电脑档案和纸质档案;四是完善了一系列的各项帮扶规章制度,印制帮扶宣传资料3000多份,受到盛市领导的好评。
农民工创业二、探索延伸建立村、社区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室
区帮扶中心为困难职工提供援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一个区地域广、线长,困难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居住分散,仅靠区帮扶中心很难实现对困难职工帮扶的全覆盖。帮扶中心向乡镇延伸,即建立乡镇办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站势在必行。建立乡镇办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站虽然拉近了与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的距离,但毕竟不是最基层,而行政村、社区却是与职工朝夕相处,对农民工所思、所盼、所为最为了解,若把帮扶载体直接延伸到村、社区,即建立村、社区帮扶工作室,使市、区、乡镇办、村社区构成帮扶工作网络,网络间上下贯通、互通有无、信息共享、一呼百应,既可以对困难职工有效地实行动态管理,又可以为困难职工提供快速、便捷、有针对性的援助和服务。目前,各乡镇办帮扶工作站正积极探索在建立工会组织的行政村、社区试建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室。虽然是初步尝试,其生命力已初步显现。如:前不久天桥街办事处帮扶工作站举办的两期(电焊、计算机)培训班,21名经培训的农民工顺利就业。这个用工信息就是社区帮扶工作室对所属企业、门店调查了解后提供的。又如:制雨伞是邓襄镇于庄村的传统产业,此产品有市尝有销路、有效益,一部分农村富裕人
员因无技术而望企业叹,于庄村帮扶工作室得知消息后,及时组织有意向农民进行制伞技术培训,最终圆了他们的制伞梦。
三、整合社会资源,构建蓝领技能培训大格局
蓝领技能培训是落实万名职工援助行动的重要工程,也是提高职工素质,促进农民工就业、再就业、
实现创业的有效措施。工会系统因缺资金、缺技术、缺场地,只能搞小打小闹、拾遗补缺式的培训,但工会有健全的组织体系和帮扶网络优势,范文《工会保障部工作总结》()。而劳动、农委、畜牧局等部门拥有更多的行政资源和技术优势,因没有健全的组织网络,组织学员不足,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得不到应有发挥,两者若有机结合,即可优势互补,相得益彰,获得1+1 2的效果。经过区总领导协调和多方努力,最终构建起了有召陵特的“以政府主导、工会牵头,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蓝领技能培训大格局”。四月初,在万金镇举行了召陵区蓝领技能培训工程启动仪式和首场培训,拉开了我区职工技能培训的帷幕。近两个月来,靠乡镇办帮扶工作站及村帮扶工作室在基层组织学员,农委、畜牧局提供技术,劳动局提供设备(技能培训流动大蓬车:中型轿车上面装有10台电脑)举办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班8期,培训学员近3000人,举办电脑、计算机培训班16期,培训学员3200人,举办裁剪缝纫培训班6期,培训学员1200人。从此,即将搁浅的劳动局“技能培训流动大蓬车”又
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农委开展的“阳光种植培训工程”更充满了阳光,“有困难工会”的口号在召陵区正在逐步唱响。
四、深化“五一创业行动”协助农民工实现就业、再就业、自主创业
一是以区总、乡镇办、村社区三级帮扶网络为平台为农民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充分发挥村社区帮扶工作室的作用,进一步调查澄清各类农民工底数,根据不同情况、不同技能、不同需求进行登记、救
助、培训,让农民工在中实现就业再就业。如万金镇工会帮扶工作站通过本地在福建泉州、广东东莞的打工人员了解到裁剪、缝纫的用工信息后,及时举办了200余人参加的裁剪缝纫培训班,并全部在两地实现了就业。又如制雨伞是邓襄镇于庄村的传统产业,此产品有市尝有销路、有效益,一部分农村富余人员因无技术而望企兴叹,于庄村工会帮扶工作室了解此情况后,及时组织有意向农民进行制伞技术培训,最终圆了他们的制伞梦。二是加强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工会的联系、沟通、走访慰问,通过当地工会组织了解更多的用工信息,以便整体、有序地组织农民工外出就业。三是配合劳动部门定期召开农民工现场招聘会和“民营企业招聘会”等活动帮助200余名农民工实现就业。四是与相关部门联合成立创业指导组,对农民工的创业项目进行科学论证,分析市场可行性,切实帮助他们选好、选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