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古诗文标题
【1】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
适用于顺应时势,看清时局,抓住规律等。聪明的人能顺应时势制定计划,愚蠢的人却违背道理采取行动。出自《后汉书·朱浮传》:“盖闻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常窃悲京城大叔以不知足而无贤辅,卒自弃于郑也。”
【3】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
适用于珍惜时间。白昼不要白白地度过,青春一去不复返。出自清·翟灏《风俗编·时序》:“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
【4】但有路可上,更高人也行
适用于借助外物(路),奋斗,前行等。这是收入《全唐诗外编》的唐代诗人龚霖《老学庵笔记》之四中的诗句,仅此两句。“但有路可上,更高人也行”,意思说,只要有可以向上攀登的路,更高的山,人也能攀登上去。诗句是条件复句。“但有路可上”是“更高人也行”的必要条件,有了这个必要条件,就有可能产生“更高人也行”的结果。这两句诗虽然说的是登山之事,但有丰富的哲理情趣。
【5】莫倚高枝纵繁响,也须回首顾螳螂
适用于警醒、警惕,不要沾沾自喜等。宋代陆元光为晋陵宰时,当时幕僚中有好谗谤同列者,一日同会,忽闻蝉声,幕官谓陆曰:“君既能诗,可咏此也。”陆辞之不可,即席作《咏蝉》:“绿阴深入汝行藏,风露从来是稻梁。莫倚高枝纵繁响,也须回首顾螳螂。”因以是讥之,其人愧而少戢。这首诗写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相互关系。
【6】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
适用于可持续发展等。这句选自诗歌《书扇示门人》,作者是范仲淹,原诗为:一派青山景幽,前人田地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这首诗明白如话,但哲理
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深刻。一派青山风景恬静幽美,这是前人的田地为后来的人占有,但是占有田地的人不要得意不已,还有想占有这田地的人在后面呢。山河依旧,人事更替,得失不是永远不变的。今天的得会转化为明天的失,事物总是按着这样的辩证规律发展着的。相似的有: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选自翁格的《暮春》: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7】物各适其天,夫岂论大小。
适用于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就好。原诗为元朝方景山写的《杂咏》:“昆鹏奋云霄,尺鷃栖野草。物各适其天,夫岂论大小。”“物各适其天,夫岂论大小”。适其天,即适应其本能,也就是遵循客观规律。鹍鹏和尺鷃相比,大小之别不言而喻,而小的尺鷃“腾跃而上,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和鹍鹏展翅数万里无法相比,可是它也是“飞之至也”。它尽了主观上最大的努力。这首诗可以启示我们 ,一切事物都遵循着客观规律,实事求是 ,各尽所能 ,人在各自的岗位上,根据自身的条件,充分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作用 ,就能作出较大的贡献,发挥最大的人生价值。
【8】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适用于适合自己最好。清代顾嗣协《杂兴》中说:“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这首诗歌每句都适合做标题)”“生材贵适用”和“物各适其天”,一从施用上讲,一从本性上言 ,其理相通。
【9】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山林自在啼
适用于自由。原诗为宋代欧阳修写笼中鸟的《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山林自在啼。”哪怕是“金笼”总不如“山林”,关键在于自由的可贵。
【10】虽是见春迟,还免逢秋早
适用于祸福相依,转换;不利和有利,不幸和幸运。原诗为明朝高启《叹墙下草》:“青青墙下草,经霜未枯槁。虽是见春迟,还免逢秋早。”墙下草经霜后还是“青青”的,“经霜”说明秋已深。诗人缘此慨叹“虽是见春迟,还免逢秋早”。如果没有“墙”的条件,而是一般的原上草,那它们的“见春”和“逢秋”都是同时的。因了“墙”,所受光照少、地温低,则它感受春的
气息便迟,陆游的《梅花》诗中也曾说:“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也是这个道理。“见春迟”是不幸 ,秋来晚则是大幸。这首诗说明了事物都具有两重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着的双方都能向其对立方面转化。墙下草虽不得先占春光,可免却早枯槁的命运。有了这认识,就能正确对待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不利条件,尽量使之转化为积极的因素。
【11】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
适用于孤芳自赏,做自己等寸心原不大 ,容得许多香——适用于志向,每个人都发光原诗为明代张羽的《兰》:“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这两句都可以做题目。首句写其形:“能白更兼黄”。兰,或嫩黄,或浅绿,一个“兼”字,突出白黄兼容之美、绝世之姿。次句由绘其转而写其神:“无人亦自芳”。在古人的笔下,“兰生空谷无人护”(吴昌硕《题画兰花》),然而它却“幽林芳意在,非是为人论”(张九龄《悲秋兰》),宁可“幽芳憔悴风雨中”,也不随俗浮沉、趋炎附势。无人自芳,赞扬的正是它不为虚名而清高孤芳的淡雅情操。难怪古人把它比喻为隐居处士。三四两句写其心,赞其“香”:“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寸心,区区之心,言兰花极小。这看去似有贬意,实乃是为了下句的“
扬”:区区之心却容纳着散不尽的香气,那阵香气,乃是由其“寸心”习习飘出。啊,真是令人心醉神怡!这一笔,跌宕成趣。
【12】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适用于志向,自信,自强等。原诗是清代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藓自是低等植物,多寄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诗人能看到这一点并歌而颂之。
【13】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适用于不自量力,不自知等。原诗为韩愈的《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 ,可笑不自量。”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 蚍蜉”,蚁的一种,常常在松树根部营巢。《尔雅·释虫》云:“蚍蜉,大螘。”诗篇抓住蚍蜉这种小虫在树根营巢的自然现象加以社会化的比附,蚍蜉营巢当然没有危害大树的用意,诗人将它拟人化了,目的化了,似乎蚍蜉想要撼动、摧倒大树。于是,展现出一幅大自然的奇妙景
观:大树参天、枝叶怒放、郁郁苍苍! 如此高大,如此青翠,如此劲挺,如此充满生命的活力! 而树阴之下,局处一隅的小小的蚂蚁居然奔波劳形地钻穴打洞,想要扳动树根。多么可笑的对比!这里展现的是大与小的尖锐对比,是力量的不协调。诗人又用了一个“撼”字,充满了嘲弄意味,更加浓了这种不协调。由此得出结论:“可笑不自量!”这就一笔骂倒了那些在李杜文章光焰面前摇唇鼓舌的儿。
【14】不有百炼火,孰知寸金精!
适用于磨难,困难等,出处唐·孟郊《古意赠梁肃补阙》,意思是不经过千百次冶炼,怎么会知道寸金的精纯!
【15】惯是湖边住,舟轻不畏风
适用于熟能生巧,练习,勤习苦练等,出处唐·储光羲《江南曲》其一,意思是惯在湖边居住,船小不怕风浪。
【16】英雄不失路,何以成功名!
适用见意思,出处清·屈绍隆《赠朱士稚》,意思是英雄如果不经受挫折,怎么能成就功名!
【17】不遇阴雨后,岂知明月好!
出处清·孙枝蔚《田家杂兴次储光羲韵》,释义是不遭遇阴雨,怎能知道明月的美好呢!
【18】此生泰山重,勿作鸿毛遗
适用于有价值地生活,奉献等,出处宋·苏轼《和陶咏三良》,意思是生命像泰山一样重,别把自己像鸿毛那样轻易遗弃。
【19】欲穷大地三千里,须上高峰八百盘
适用于不断攀登,不断奋斗,自强不息等。出处明·刘基《登白云绝顶》,意思是想把数千里之外的大地尽收眼底,必须登上盘旋曲折的高峻山峰。
【20】年少当及时,蹉跎日就老可以替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出自南朝《乐府》《子夜歌》 (其十六):年少当及时,蹉跎日就老 。若不信侬语,但看霜下草。
【21】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
适用于阅读,传承等。这首诗选自陶渊明的《赠羊长史》。晋安帝义熙十三年 (417),刘裕北伐,收复长安,灭掉后秦,驻军关中,左将军朱龄石派长史羊松龄赴关中称贺。羊松龄是陶渊明的朋友,羊赴关中,陶作此诗与之。“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是这首诗中的名句,意即是说,我所以能知道几千年前祖先们所作所为的各类事情,正是因为依靠了古人所撰写的各类书籍的结果。这是陶渊明读书心得的真实体验,也是他启迪后人奋发读书的至理名言。陶渊明从小爱读书。他在《饮酒》诗中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六经”,指的是《诗》、《书》、《易》、《礼》、《乐》、《春秋》。他还在《五柳先生传》中自谦地说:“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从“古人书”中,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深刻熏陶 ,确立了“大济于苍生”宏伟抱负,树立了为国戍边、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这正是他“历览千载书 ,时时见遗烈”的丰硕之果。陶渊明不仅爱读儒家著作,而且博览诸子百家之书。他说:“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周王传”、“山海图”(即“山海经”)都是道家的著作,陶渊明认为,读这些书可以使人顷刻之间游遍宇宙,感到快乐。也即是说,他从“古人书”中可以得到知识和娱乐。那么 ,陶渊明究竟读过哪些“古人书”,目前尚无确凿资料佐证。不过,我们从他的诗文中 ,可以略见一斑:除上面说的“六经”外,还有《楚辞》、《论语》、《孟子》、《左传》、《老子》、《列子》
、《列仙传》、《列女传》、《高士《论语》、《孟子》、《左传》、《老子》、《列子》、《列仙传》、《列女传》、《高士传》、《史记》、《汉书》、《春秋繁露》、《淮南子》等等。陶渊明从大量的“古人书”中,汲取了许多精神营养。须知,陶渊明读“古人书”也是有所选择和取舍的。他学儒家,但又反对孔子轻视劳动,批驳他“谋道不谋食”的主张;他学道家,主张“归隐”(或曰归田),但又反对“避世”。所以说,读书 ,既要有继承性,又要有目的性,还要有选择性,把这三者融会贯通,变为自己有用的知识。这就是陶渊明“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给我们的启示。“古人书”是可贵的。它是后人认识古代社会的窗口,也是借鉴前人经验的宝贵财富。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同时还要学习世界文,以拓宽自己的视野。我们要有目的读书,还要有计划读书,既要博览书,又要精读好书,择善而从,这才是正确的读书方法。总之,欲知千载上,必读古人书!
【22】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适用于学习,知行合一等。这句话的意思是担心自足而不学习,担心学习了不去实践。原诗选自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 (其五):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子今四美具 ,实大华亦荣。王官不可阙,未宜后诸生。嗟我摈南海,无由助飞
鸣。子今四美具,实大华亦荣。这是韩愈被贬往潮州时所写的一首临别赠诗。诗首先围绕读书求学中的知行问题提出自己的哲理性观点,接着对元十八在这方面的修养和取得的成就加以赞扬,最后慨叹自己因被贬南海 (即潮州),无法为元十八宏鸣高飞助一臂之力。通俗中见深邃 ,素朴中含深情,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诗歌一开始就从理性的高度入手,提出求学中的“四患”:一患读书不多,二患思义不明,三患自我满足,四患知而不行。这“四患”,是求学过程中四个既互相联系、又互有区别的环节。其中,能否懂得多读胜于少读,主要是认识问题;对书本内容能否深刻领会,主要是方法问题;能否孜孜不倦、学而不厌,主要是态度问题;学到知识后能否付诸实践 ,主要是目的问题。在诗人看来,“知”与“行”应该是统一的,是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其起点是读书,其终点是践行,而在起点与终点之间,又必须有深刻的思考和永不满足的精神,这才能成“知 ”。值得注意的是,诗人由首联的言“读书”,至颔联而言“学”,于不经意之中将求知的范围予以扩大,从而包容了书本之外的各种知识。
【23】人家不必论富贵 ,惟有读书声最佳
适用于读书等。选自唐代翁承赞《书斋漫兴二首 》(其二) :官事归来衣雪埋,儿童灯火小
茅斋。人家不必论富贵,惟有读书声最佳。当诗人忙完公事,在暮之中冒着纷纷扬扬的大雪赶回家门时,只见茅舍中亮着灯光,孩子正在琅琅有声地诵读着诗文。此时此刻,诗人不禁涌起一股喜悦和欣慰的心潮,并很快由感性的激动上升为理性的思考,吟出了“人家不必论富贵,惟有读书声最佳”的诗句。诗人对读书有着特殊的感情和兴趣,这不是偶然的。他本人便是由苦读而中进士,再擢探花使的。在封建社会,读书无疑是仕途阶进,飞黄腾达的最佳途径。《荀子·儒效》说得很明白:“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 曰:其为学乎”;后人更进一步把这种观点具体化、庸俗化,认为黄金屋、颜如玉、稻粱菽统统都可以从书本中获得。翁承赞的读书观,未必不或多或少、自觉不自觉地包含有这种传统思想意识在内。但是,诗人对读书特有的感情和兴趣,更主要的则是对读书本身的喜但是,诗人对读书特有的感情和兴趣 ,更主要的则是对读书本身的喜好。“人家不必论富贵”,便表明他的主要目标并不在于对富贵的追求。“读书声”之所以显得美好,是因为读书本身就是一种人生乐趣,是一种精神寄托,是一种美的享受。在《书斋漫兴》的第一首中,他曾自豪地告诉人们:“过客不须频问姓,读书声里是吾家”。可见,读书已成为他的家风和特点,成为全家男女老少共同的习惯和嗜好。在这样的环境里,在这样的风气下,诗人对读书声产生一种特有的美感,便很正常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