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与复习》
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小数加减法五年级数学日记长方体(一)、小数乘法、长方体(二)的基础上进行的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和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基础。
分数加减法从学生的操作入手结合具体实例来教学分数的加减法。主要内容包括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分数和小数之间的互化。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选择学生能够理解的情境给学生创造自主解决问题的空间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体会分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长方体(一)是学生已经直观地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对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有了一定的计算经验,该单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主要内容有长方体、正方体基本特点的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表面积。该单元通过四个活动引导学生展开学习“长方体的认识”“展开与折叠(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长方体的表面积”“露在外面的面”。
分数乘法的主要内容有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倒数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其中分数乘法()的主要内容是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将分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相联系并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数乘法()主要内容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加以扩展分数乘法()的主要内容是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该单元内容的引入与展开及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应用都力求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
长方体(二)的教学内容包括通过操作活动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包括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本单元的内容为以后学习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及圆锥的体积打下了基础。
学生已经达到了以上要求的知识水平从学生学习知识的角度看学习本章内容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教学目标
1.回顾前四个单元的知识内容,从不同角度交流学习中的体会。
2.以不同的方式整理所学的知识内容,并进行交流,通过巩固应用,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回顾、整理、巩固应用等学习活动,养成整理知识,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以不同的方式整理所学的知识内容,并进行交流,通过巩固应用,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回顾、整理、巩固应用等学习活动,养成整理知识,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
畅言智慧课堂,师生平板,ppt。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整理知识
【老师】同学们,经过了四个单元的学习,我们又学到了不少新的知识,你们想不想把这些新学的知识进行整理?
【老师】你们想怎么样进行整理?
【学生】提出整理方案。大致认为先把知识进行分类,再把有联系的知识由先学到后学或由易到难进行排列。
学生尝试进行整理。
二、通过对学生整理结果的反馈,得出系统知识。
(一)分数加减法相关知识
具体内容
重点知识
分数加减法
1、异分母分数相加减: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
2、分数混合运算:
(1)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2)整数运算定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3、分数和小数互化:
(1)分数化成小数,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小数化成分数,利用的是小数的意义。
(二)长方体相关知识
具体内容
重点知识
长方体(一)
特点
8个顶点,6个面,12条棱;棱分3组,每组棱长相等;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8个顶点,6个面,12条棱;所有棱长都相等;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棱长和
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4
正方体棱长和=棱长×12
表面积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宽×高+长×高)×2
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具体内容
重点知识
长方体(二)
单位
×
÷
体积单位:米  1000  分米  1000    厘米3    (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容积单位:          升 1000    毫升    换算方法:大        小
体积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或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不规则物体体积测量。
要点方案一:石块的体积 = 上升部分的体积
方案二:石块的体积 = 溢出部分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