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探问“普罗米修斯主义者”(最新)
马克思在西方被学界称作是伟大的“普罗米修斯主义者”、思想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而不是我们一般以为的哲学家。
一、“普罗米修斯主义者”是西方社会对马克思的高度赞誉
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泰坦神。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被惹怒的宙斯让火神把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山顶悬崖上,让他日夜遭受风吹雨淋的痛苦。普罗米修斯不屈服,恼羞成怒的宙斯又派凶恶的鹫鹰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让他的肝脏日食夜长,痛苦没有尽头。然而普罗米修斯被折磨了许多年,依然没有屈服。
身而为神的普罗米修斯,为了渺小的人类(一说普罗米修斯是人类的创造者),敢于冒犯“天条”,盗火惠人,因而被尊为“造福于人类的最伟大的神”。普罗米修斯盗火的神话感动、鼓励了无数后人,西方国家有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把普罗米修斯塑造为敢于抗拒强暴、宁死不屈、不惜牺牲一切的英雄形象,集受难者、殉道者和智慧者、思想者于一身。普罗米修斯盗
火神话,被认为“反映了人类试图解释自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最初来源,鼓励人类沿着既已开拓的道路奋力前行” 。事实上,卡尔·马克思本人非常喜爱和熟悉古希腊文学,经常在著作中用到古希腊文学中的典故,他尤其喜爱埃斯库·罗斯的悲剧作品,尤其是普罗米修斯这一形象,称他是“哲学的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
在一些比较文化研究者看来,普罗米修斯与耶稣分别是希腊文化与希伯来文化中伟大的神,二者分别诠释了两种文化的异同:比如二者均被赋予了创造生命的使命,并且都为了人类做出了莫大的牺牲。两种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矛盾使得“两希文化”不断发展,并由此孕育了当代的西方文化。从这个意义上看, “普罗米修斯主义者”无疑是西方社会对马克思的高度赞誉。
二、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价值在于立足改变世界
马克思对其所处时代的哲学的态度是值得探究的。当今哲学界常讲“马哲实现了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是哲学性质的根本转换”等,主要依据的是马克思所作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没有将“感性活动“看成实践活动来理解,并企图超越西方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各种争执,由此马克思写成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提纲》
写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春,全文约1300字,共十一条。但是,马克思也不重视它,生前没有拿出来发表,更没有将《提纲》阐述成论文或著作。直到1888年恩格斯在清理马克思的遗稿遗物时才发现——“在马克思的一本旧笔记中到了十一条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正如北京大学聂锦芳教授所说的那样,“马克思并不愿意与哲学家为伍,而是将《提纲》放在一边于不顾,去写作《资本论》”。马克思甚至曾多次讲过要消灭哲学、实现哲学,并说过哲学家们只是解释世界,而他要改变世界。那么,马克思要消灭的是什么哲学?他为什么不愿意与“哲学家”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