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章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研究综述
[摘自王玮编《世界通史·近代卷》]
一、对英国宪章运动的评价 (2)
(一)宪章运动走的主要是议会道路、和平道路 (2)
(二)《人民宪章》是工人阶级独立提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2)
(三)宪章运动预示了马克思主义的许多思想 (3)
(四)英国工人在宪章运动时期已独立走上政治舞台,但宪章运动仍具有自发工人运动的若干特征 (3)
(五)宪章运动中体现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思想 (4)
二、关于马克思世界观转变的时间和标志 (5)
(一)1844年2月《(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在《德法年鉴》上发表,表明马克思世界观的转变。 (5)
(二)《神圣家族》和《关干费尔巴哈的提纲》标志着马克思的世界观转变基本完成 (6)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由革命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最后完成 (6)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7)
(一)《神圣家族》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7)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标志 (8)
(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8)
三、关于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9)
(一)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应该是“正义者同盟” (9)
(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全国宪章派协会” (9)
(三)“共产主义者同盟”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 (10)
一、对英国宪章运动的评价
(一)宪章运动走的主要是议会道路、和平道路
蒋孟引认为,宪章运动在其整个历程中,除了一次武装起义和一次总罢工外,走的主要是议会道路、和平道路。《人民宪章》不过是议会改革法案。宪章派的三次请愿书,要求的也只是前五项,并未超出议会改革的范围。宪章运动的最后阶段,一般认为是比较革命的。但1851年通过的纲领虽主张土地收归国有,建立生产合作社,废除国债利息,取得什一税,消灭工资奴役制等,但没有提到暴力,选择的仍是资本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和平道路,而1854年的工人议会,仅讨论一些点滴的改良本身就表明了要走和平道路。宪章运动为什么走议会道路而死不回头呢?这要看议会的制度和传统。英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比较发达,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有较大的自由;历史上议会又为资产阶级做了许多事,如领导大内战、1688年、1832年改革法案,因此引起一种错觉——议会万能,不需流血;而且英国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达,无产阶级已经有很多人资产阶级化了。他们被腐蚀了,被拉出去了,不仅成为害之马,而且从内部来毁坏堡垒。(蒋益引:《对于宪章运动的评价》,见中国英国史研究会1982年年会论文)
(二)《人民宪章》是工人阶级独立提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沈汉认为,《人民宪章》的六项基本内容是以普选权为中心,它没有社会主义性质,是工人阶级独立提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宪章运动为什么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作为斗争目标呢?这是因为:(l)  30年代后期英国的社会主义思想较薄弱,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已被工人运动抛弃,科学社会主义尚未诞生。(2)当时在英国被剥夺选举权的不仅有工人阶级,还有小资产阶级和一部分资产阶
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还未完成,这一斗争需要工人阶级充当
先锋。(3)英国革命传统较弱,民主传统较强,争取普选机的思想源远流长,对19世纪工人阶级产生深刻的思想影响。(4)在制定人民宪章的过程中,受到激进派的政治影响。其中,工人阶级没有自己的理论武装,是把政治民主作为运动纲领的根本理由。尽管协会提出的六项要求本身是政治民主的要求,并不具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性质。但参加运动的工人不仅仅作为一个新的政党,而且是作为反对新老资产阶级的革命阶级出现的。工人阶级不仅要在政治上取得选举权,使工人代表进入议会下院,而且他们要彻底改变自己的经济地位,工人阶级所表现出来的革命本能使宪章运动具有威慑资产阶级的力量。(沈汉:《论伦敦工人协会和宪章运动》,载中国英国史研究会编《英国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152~168页)
(三)宪章运动预示了马克思主义的许多思想
江宗植指出:宪章运动时期,英国工人不仅认识到工人阶级的解放必须依靠自己,而且有力量解放自己。提出,工人阶级解放必须有自己的政权。宪章主义者在第一次请愿失败后,认识到要克服过去组织上的涣散,需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组织,于是1840年全国宪章协会建立,这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雏形和先驱。宪章运动中以哈尼、琼斯为代表的左翼提出的暴力斗争为马克思主义暴力学说的重要基础。宪章派支持爱尔兰和波兰的解放运动,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的体现。宪章派还力图把经济
斗争同政治斗争结合起来,并且还自觉地做了把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相结合的尝试。所以列宁曾说:“当时美国工人运动都英明地预示了未来马克思主义的许多东西。”(江宗植:《英国工人运动的新篇章——宪章运动》,载《历史教学》 1981年第1期)
(四)英国工人在宪章运动时期已独立走上政治舞台,但宪章运动仍具有自发工人运动的若干特征
沈汉认为,宪章运动的第一个时期中,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激进派结成了松散的联盟,但二者之间围绕运动发展的方向始终存在着斗
争。在宪章运动的第二个时期(1840~1842年)成立的全国宪章派协会已具有工人政党的雏形,具有很强的战斗性。在协会的领导下,宪章运动的无产阶级性质更加鲜明。1842年宪章运动已不单纯是一场政治民主运动,工人阶级已提出了独立的社会和经济要求,宪章运动已成为富于斗争精神的无产阶级运动。当宪章运动进到第三个时期时,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及左翼宪章派的主要代表哈尼、琼斯等人受到马克思、恩格斯和共产主义者其他盟员的影响帮助,开始从民主派左翼向无产阶级革命派转化。他们对于英国阶级斗争的新格局,对工人阶级的任务和运动的无产阶级的性质,对普选权这一口号有了新的认识。对于以普选权为中。动的宪章运动旧纲领的否定,是左翼宪章派思想产生飞跃的一个重要标志。
左翼宪章派为保持政治独立性,采取了若干重要的措施。他们同以奥康奈尔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民主
派的妥协路线进行了斗争,在工人的支持下,将其击败。他们制订并于1851年经过宪章派国民大会通过了一个广泛反映工人阶级社会要求的新纲领,以取代纯粹政治民主内容的《人民宪章》。该《纲领》表现了工人宪章派开始和科学社会主义相结合,使宪章运动发生了质的变化。
宪章运动具有自发工人运动的若干特征:第一,宪章派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工人阶级的解放道路的认识都是极为股俄的,在宪章运动的主要过程中都缺少一个指导运动的较好的纲领,因而在复杂的民主改革条件下就无法很好地制订自己的策略。第二,宪章运动的主要领袖大都不是贫苦工人,他们中很多人缺少政治上的坚定性。当革命高潮到来时,他们狂热急躁,不能清醒冷静地领导运动,以为很快可以取得胜利;而当低潮来临时,他们又都表现出脱离工人众,顽唐和妥协。第三,宪章运动缺乏正确的策略。宪章派在40年代初与资产阶级划清界限后,没能很好地团结同盟军和工人运动其他派别,表现出左右摇摆。(沈汉:《论英国宪章运动中工人阶级的政治独立性问题》,载《世界历史》1986年第3期)
(五)宪章运动中体现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思想
费尔巴哈的提纲周呈芳认为,无产阶级是近代大工业的产物。工人运动也同资本
一样,本来就具有国际的性质,无产阶级的本质特征是国际主义。外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首先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先进人士积极参加宪章运动,促进了它国际主义思想的发展。1847年6月共产主义者
同盟的创建是英国宪章运动中国际主义精神大发扬的体现。宪章主义者为支持各国人民的革命而斗争,特别表现在正确对待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问题和对波兰人民灾难和斗争的深切同情和坚决支援上。英国宪章运动中所具有的这种强烈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思想,使英国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基地,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活动的场所。国际无产阶级第一个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在英国建立;第一国际也在英国建立,并且其中央委员会长期设在伦敦。(周呈芳:《英国宪章运动中的国际主义》,载《内蒙古大学学报》 1982年专刊)
二、关于马克思世界观转变的时间和标志
(一)1844年2月《(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在《德法年鉴》上发表,表明马克思世界观的转变。
丁俊民认为,1842年10月至1843年3月马克思在担任《莱茵报》主编期间即开始了从黑格尔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的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1843年10月迁居巴黎后,住在工人住宅里,密切了与工人的联系,并与德国无产阶级的秘密组织正义者同盟取得联系,和法国无产阶级秘密俱乐部来往,从而认识了无产阶级并到了与之联系的道路。这期间,他深入研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史和法、德唯物主义哲学。1840年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表明他实现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转变,形成了他
的新世界观。(丁俊民:《试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载《内蒙古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冷允清《(莱茵报)与青年马克思世界观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