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旧译《费尔巴哈论纲》。马克思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成的批判费尔巴哈的11条提纲。原题为《关于费尔巴哈》,论述的中心是实践问题。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概述了自己的新的世界观。
《提纲》写于1845年春,马克思生前未发表过。最早发表于1888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序言中称这个文件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并作为该书的附录首次发表。它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一起被公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创立的基本标志。
  《提纲》的重大意义,首先在于它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从而为唯物史观乃至崭新的科学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生长点和立足点。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最基本的、首要 的观点。正式基于科学的实践观点,马克思在《提纲》中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科学地说明了人的社会性本质,正确地阐述了社会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正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正确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进而阐明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
基础地位和决定性意义。
《提纲》提出的科学实践观,从根本上揭露了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根本缺陷。马克思提出,旧唯物主义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意义,因而不能正确地解决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更看不到主体基于实践基础上的能动性,因而在本质上是一种消极、直观的唯物主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作于1845-1846年。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唯物史观所作的经典表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及其基本原理的规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为《形态》)是马、恩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巨著中,马、恩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
《共产党宣言》
又被译为《共产主义宣言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 1847 年11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马克思 、恩格斯取得一致认识,并研究了宣言的整个内容和结构,由马克思执笔写成 1848年2月,《宣言》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原理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历史才能得到说明。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个历史包括一系列发展阶段,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摆脱任何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资产阶级的剥削统治下解放出来。
《共产党宣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层建筑矛盾,分析阶级和阶级斗争,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过程,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使命。《宣言》公开宣布必须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表述了以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宣言》还指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必须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地进行巨大的社会改造 ,进而达到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宣言》批判当时各种反动的社会主义思潮,对空想社会主义作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宣言》阐述作为无产阶级先进队伍的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斗争策略,指出为党的最近目的而奋斗与争取实现共产主义终极目的之间的联系。《宣言》最后庄严宣告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并发出国际主义的战斗号召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资本论》
《资本论》第一次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以数学般的准确性证明这一发展的方向必然引导到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确立。《资本论》武装了无产阶级,成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强有力的理论武器。
《资本论》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马克思认识到了经济过程的动态性,并预见到了经济周期的存在,而且发展了关于经济活动的封闭理论。
  《资本论》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同时《资本论》也没有简单地把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般过程归结为它们的共同基础——物质生产过程,而是从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引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
法兰西内战
马克思187145月为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所写的就巴黎公社问题致欧洲美国全体会员的宣言。
《法兰西内战》精辟地分析了巴黎公社的发展过程和历史意义,概括了巴黎公社的历史经
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特别是用巴黎公社的新经验进一步论证和丰富了无产阶级革命必须首先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思想。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体现了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巴黎公社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结果,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法兰西内战》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既尊重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尊重众的革命首创精神,充分体现了马克思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和彻底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哥达纲领批判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纲领同机会主义的发动纲领的尖锐对立.
马克思写于18754月底-5月初,.原名《德国工人党纲领批注》,后通称《哥达纲领批判》。1891年恩格斯为反对德国党内的机会主义思潮,帮助制定正确的纲领而发表。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它从理论上清算了拉萨尔主义,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第一次明确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
专政.”第一次提出共产主义社会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第一阶段只能实行按劳分配,高级阶段才能实行按需分配。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预见到社会主义社会: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到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国家。
同时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根本的原理,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就在于:物质的生产条件以资本和地产的形式掌握在非劳动者手中,而人民大众则只有人身的生产条件,即劳动力。”“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这个最后的国家形式里阶级斗争要进行最后的决战。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使自己成为政治上、经济上的主人,才能铲除剥削和压迫的根源,获得彻底的解放。
《反杜林论》
  杜林(1833~1912)出生于德国一个大官僚家庭。他是柏林大学讲师,小资产阶级思想家。
早在1867年,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他就写文章批判《资本论》。可是,在1875年前后,他却摇身一变,宣布他改信社会主义,并以社会主义改革家自居,扬言要在科学中实行一次全面的改革。他著书立说,发表了一系列著作,以假乱真,毒害众,疯狂地反对马克思主义。
  杜林的错误理论在德国党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为了捍卫科学社会主义的学说,必须批驳杜林主义。它对于保卫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维护科学社会主义纲领,推动德国工人运动和整个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主要内容:()剖析了杜林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世界观,系统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1、批判了杜林的唯心主义先验论,阐明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论述了思维、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一根本观点。
  2、批判了杜林的世界统一于存在的折衷主义,论述了世界统一于物质这一唯物主义原理
  3、批判了杜林在时间、物质、运动问题上的谬论,论述了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时间
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
  4、批判了杜林在道德和法的问题上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谬论,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平等、自由和必然的基本观点
  5、批判了杜林的形而上学观点,系统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矛盾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驳斥了杜林的庸俗经济学观点,全面地论证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
  1、经济与政治暴力的关系:恩格斯深刻地批判了杜林对经济和政治暴力关系的歪曲,指出:历史上基础性的东西不是暴力,而恰恰是经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就是为了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
  2、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商品的价值量大小,取决于商品生产时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的大小,而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以价值为基础的。
  关于简单劳动是计量价值的标准:恩格斯指出,劳动决定价值,但劳动还有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之分。劳动本身没有价值,它只能是价值的尺度。
  关于剩余价值学说。从根本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剥削的秘密,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并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
  (费尔巴哈的提纲)揭露了杜林假社会主义的实质,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1、消灭旧的分工,消灭城乡差别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
  2、共产主义社会将消灭商品生产
  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家庭观和教育观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矛盾和冲突在工人阶级头脑中的反映,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冲突是科学社会
主义产生的物质经济根源。恩格斯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于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阐明了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形成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恩格斯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础上,阐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并分析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途径和依靠力量。描绘了未来新社会的基本特征。现代社会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和思想理论根源;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条件;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