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背景   
1841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一书的出版,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马克思于l845年春天在布鲁塞尔研究这本书时,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为题写了笔记。这原是供进一步研究用的,根本没有打算付印。1888年,恩格斯把它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单行本的附录第一次发表出来。为了使读者对马克思的这个不是为出版而写的文件更容易理解,恩格斯曾做了某些文字上的修改,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
《提纲》的产生不是偶然的。1 9世纪上半叶,在英、法等欧洲一些比较先进的国家,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的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日益高涨。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先后举行了二次武装起义;18381848年英国的宪章运动发展成为第一次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爆发了武装起义。这些事件表明,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这时的工人运动仍然带有自发性质,它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另一方面当时在工人运动内部还流传着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潮,这就严重阻碍了工人
运动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这种情况,马克思、恩格斯在积极从事工人运动的同时,还进行了巨大的理论研究工作。从l8449月到1847年底,马克思恩格斯合写了《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一系列重要著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提纲》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18442月,马克思在《德国年鉴》上发表了《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著名论文。在这两篇著作中,马克思已作为一个革命家出现,主张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尤其是武器的批判。184411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写成了《神圣家族》一书,严厉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鲍威尔兄弟鼓吹天才和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指出:“历史活动是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众队伍的扩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04
    就在《神圣家族》一书完稿之后不久,1845年春天,马克思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一光辉哲学文献,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观点,就是实践的观点,认为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哲学理论的基础,把革命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在《提纲》中十分强调革命实践的伟大
意义,把实践观点引进认识论,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把实践观点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而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点,提出了无产阶级哲学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
内容提要 
    《提纲》由十一条组成,按内容可分为总论、分论和结论三部分。
                    ()   
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应用于认识论,克服了费尔巴哈唯物论哲学的消极性和直观性,奠定了辩证唯物论的哲学基础(第一、第二条) 
第一条      
马克思深刻指出,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在于不懂得革命实践的意义。   
  1.揭露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    
辩证唯物论和旧唯物论都主张思维是存在的反映。但是在思维如何反映存在问题上,二者
就有根本区别了。旧唯物论认为,思维对存在的反映,只是直观的、被动的、消极的,就和照镜子一样。辩证唯物论则认为,思维对存在的反映是革命的、能动的,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过程中认识客观世界的。客观事物只有纳人实践的范围,才能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 
    2.批判唯心论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歪曲  
    旧唯物论抛弃了革命的实践,否定了人的能动作用,唯心论则把人的主观能动性抽象的发展了,把本来在一定物质条件基础上,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意识,无限的夸大,使之成为脱离物质条件和实践活动的东西,并把它看成是世界的创造主。唯心论之所以会抽象地发展人们的能动作用,从认识论上来讲,是他们同旧唯物论一样,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他们只把人的能动性看成是意识的精神活动,而不是看作实践活动,也不知道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受实践的检验,离开了实践,就谈不上其能动性。
  3.分析批判费尔巴哈的实践观点  
    费尔巴哈并不否认实践这个概念,但他所说的实践与马克思所理解的实践是有本质区别
的。他往往把实践看作是吃吃喝喝、人与人之间琐碎交往、小商人经商牟利之类的活动。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所以费尔巴哈“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这里说的“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就是指革命的实践活动。由于费尔巴哈脱离阶级斗争的实践及其阶级局限性,他片面地强调“理论的批判”,拒绝“实践的批判”,根本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活动的意义 
  第二条
  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原理。
    关于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的一切哲学存在着根本分歧。唯心主义哲学家不是把真理说成是主观的,就是根本否认客观真理。费尔巴哈承认客观真理,但是他有时把感性直观作为认识的真理性标准;有时则把多数人的意见当做判断真理的标准。费尔巴哈兜来兜去没有超出思想的范围。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相反,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在思想的范围内是不能解决的,不论是个人直观还是多数人的直观都不能解决。马克思指:“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
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既然认识来源于实践,那么要证明认识是否正确,是否具有真理性,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证明。人们应该自觉地通过实践去检验自己的认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所以:“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里所说的“思维的此岸性”,是借用康德的一个哲学术语。康德认为人的认识能力只能达到“自在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所引起的“现象"。这就是康德所谓的“思维的此岸性”,至于“自在之物”自身,则是人的思维所达不到的,是“彼岸的”。人的思维只能停留在“现象"的此岸,而不能达到彼岸,也就是说,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马克思是辩证唯物论的可知论者,在马克思看来,根本没有什么不可认识的彼岸世界。他在这里借用“思维的此岸性”一词,是与“思维的真理性”、“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是一个意思,都是指人的这种认识是符合客观存在的,是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然而,都应该在实践中得到证实。
   
()   
    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批判了费尔巴哈历史唯心论的一系列具体观点,从而奠定了历史唯物论的基础(第三条至第九条)
    第三条 
旧唯物主义者不了解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因而他们就不能正确地解决人和环境、人和教育的相互关系。
第一,旧唯物论认为,人在客观环境面前是完全被动的,环境能作用于人,而人则不能反作用于环境。马克思指出,这个观点是片面的,它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这一事实。
第二,旧唯物主义者把人看成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不懂得实践活动的意义,不懂得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的道理。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要得出唯心论的结论。他们把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天生的教育者,是“天才人物”,另一部分是天生的受教育者,是人民众。这是典型的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人是由教育决定的,而教育者的思想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是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人的知识和才能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取得的。
第三,“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是马克思的结论。马克思主义非常强调实践活动的意义,人们在革命实践活动中不仅改造了“环境”,而且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受到教育也改造了人们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同时又根据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因此,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一致的过程,而统一的基础就是社会的实践。
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四条
马克思科学地评价了费尔巴哈在宗教批判上取得的成绩和局限性,阐明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
    第一,马克思科学地评价了费尔巴哈在宗教批判上的正确方面:不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类,而是人类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从而否定了上帝和宗教世界的存在,这是费尔巴哈的一大功绩。
第二,费尔巴哈在揭露了宗教的神秘外衣以后,就以为批判宗教的任务完成了。但他并没
有真正把宗教批倒,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批判宗教的工作只做了个开头,“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哪。”所谓“主要的事”,就是进一步分析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根本途径。人的世界“异化”为神的世界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
第三,马克思指出了消灭宗教的根本途径是通过革命实践改造阶级社会。马克思指出:对于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产生是由于社会分裂为阶级的缘故,为了消灭宗教,首先应当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等。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对于世俗基础本身应当在自身中、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且要进一步去分析和认识这些矛盾,然后再用革命的方法去解决这些矛盾,即用革命的暴力手段推翻资本主义社会,消灭剥削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面貌,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这才是消灭宗教的唯一正确途径。
  第五条   
  指出了费尔巴哈不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而是一个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者。费
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主要缺点,即不懂得革命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第六条 
    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错误理解,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这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思想的形成。“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费尔巴哈认为宗教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心灵的关系,而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正是任何人生来具有的,是人的本质。因此,在他看来,宗教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不能消 灭宗教,而应完善宗教,要把人爱上帝的宗教改变为人爱人的宗教。这样,他既抹煞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又抹煞了人的阶级性,这是一种抽象的、超阶级的人性论。费尔巴哈所指的人并不是现实社会里的现实人,而是抽象的人。因此,费尔巴哈并不了解人的本质。因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由于不懂社会实践的意义,所以他对人的本质的考察不得不采取了一下两种错误的做法:①“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这就是说,他不是具体地、历史地考察人的本质,而是孤立地、抽
象地去观察人的感情,把人的感情说成是一种宗教感情,说成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友谊与爱情。为了说明人的这种本质,就假想出一个代表整个人类的“人类个体”。这个人不属于任何社会、任何阶级。这个人是只有“理智、意志、感情”等抽象的理性和肉体。显然,这种抽象的“人类个体”是根本不存在的。②“所以,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这就是说,费尔巴哈不是从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出发来理解人的本质,而是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在自然属性方面的某些共同的属性,即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生物学中的“类”那么,人人都具有的某些共同属性又是什么呢?在他看来,这就是“理智、意志和心”三个东西。他认为“理智、意志和心”(即感情)是不受任何外在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的,而是人生来就具有的,是内在的、无声的。费尔巴哈讲的“理智、意志和心”都是人们在自然方面的共同特点,正是由于这些“共同性”的东西,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由此可见,费尔巴哈所说的人不是社会的人,阶级的人,而是自然的人,人的本质不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是人的某种共同的自然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