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本质
⼈的本质是什么?
马克思说:“⼈的本质不是单个⼈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见下⽂)
这就是说,⼈的本质不是与⽣俱来的,⽽是在后天的⽣活实践中形成的。
⼈的本质不是单个⼈的,⽽是通过各种关系交织在⼀起的。
他们的⼀切⾏为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所有的⼈发⽣各种各样的关系,如⽣产关系、性爱关系、亲属关系、同事关系等等。⽣活在现实社会中的⼈,必然是⽣活在⼀定社会关系中的⼈。
⼈的本质不是抽象的永恒不变的,⽽是具体的历史的、处在不断发展之中的。⼈是具体的、⽣活于现实⽣活中的⼈。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就决定了⼈的本质,形成了⼈的社会属性。
它表明⼈的本质不是先天的、天赋的,⽽是在后天社会⽣活和社会实践,特别是⽣产实践中形成的。
既然⼈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社会关系是会发⽣变化的,因此,就不存在什
么永恒不变的⼀般的⼈的本质。恰恰相反,⼈的本质是随着社会关系的改变⽽变化的。
由于⼈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们的社会关系不同,本质也就不同。因此,马克思以前的思想家所宣扬的⼀般的共同的⼈性或⼈的本质事实上是不存在的。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破除了以往思想家关于先天的、永恒不变的、普遍共同的⼈的本质的观点,从劳动、从⼈的社会关系科学地揭⽰了⼈的本质。
如果这就是现实,那么我们就只能接受,接受才能改变。
这就像是说⼈在刚刚出⽣时就是⼀张⽩纸,出⽣后,本质等都是由这个世界填写的。
这也说明⼈的⽣命具有⽆限的可能。
同时,这似乎是在说我们的命运是掌握在别⼈的⼿⾥的,即使不是完全,也是在很⼤程度上。
费尔巴哈的提纲⽽且,⼈之初性本善和性本恶的争论就毫⽆意义了。
但是既然那些思想家会得出,存在先天的、永恒不变的、普遍共同的⼈的本质的观点,就说明这些思想家确实看到了“部分现实”。
就像,运动是永恒的,静⽌是相对的,但是在⼈们得出静⽌是相对的之前,⼈们确实频繁的普遍的看到了“静⽌”的现象。
社会关系在⾜够短的时间内是不变的、相似的,且在⽐较长的⼀段时间内来看虽然有变化,但是还是具有连续性的,所以⼈的本质就是“先天的”,“永恒不变的”,“普遍共同的”。
另⼀⽅⾯,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的本质的全部还是部分?
如果进⾏⼀个想象的实验,将⼀个婴⼉⾄于⼀个绝对恶的世界和⼀个绝对善的世界,那么他的本质就会相应的是恶和善么?但是绝对恶和绝对善的世界是否真的存在呢?
⽣于绝对恶的世界,然后重新⽣活于善恶交加的现实世界后,会继续为恶还是改⽽向善,会坚持认为恶才是美好的,⽽善是恶⼼的,还是像正常⼈⼀样会觉得善才是美好的,也会因为善⽽感动?
如果仍旧能为善所感动,那么说明⼈的本质中除了社会关系的总和,还有别的东西。
害怕危险、害怕死亡等情绪,难道也是社会关系决定的么?任何社会关系不会教你恐惧,但是却会实实在在的给你带来恐惧。⼩孩⼦的恐惧不是别⼈教会的,但是,确实是社会关系给他带来的。因为他具备产⽣这种情绪的⽣理基础——痛感,所以别⼈可以给他带来恐惧。不过有的时候,⼩孩⼦恐惧并不是因为痛感,⽽是因为见到了可怕的⾯孔、表情或听到了可怕的声⾳,当然这些也不是别⼈教给他
的。成年⼈不会教⼩孩⼦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恐惧,但是成年⼈会去发现⼩孩⼦在什么情况下会恐惧。
《遇见未知的⾃⼰》中有提到⼈们的共同的、根本的追求是爱、喜悦、和平。
《⼈性的弱点》中整本书都在讲⼈性。
这两本书上的说法如果还适⽤,那么,说明决定⼈的根本追求以及⼈性弱点的关键的社会关系没有变,或者除了社会关系,⼈的本质还包括先天的、永恒的、普遍共同的部分。
《提纲》的重⼤意义,⾸先在于它确⽴了科学的实践观,从⽽为唯物史观乃⾄崭新的科学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长点和⽴⾜点。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最基本的、⾸要的观点。
正是基于科学的实践观点,马克思在《提纲》中深刻地揭⽰了社会⽣活的实践本质,科学地说明了⼈的社会性本质,正确地阐述了社会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动⼒。
也正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正确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进⽽阐明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性意义。
《提纲》提出的科学实践观,从根本上揭露了从前⼀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根本缺陷。
马克思提出,旧唯物主义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意义,因⽽不能正确地解决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更看不到主体基于实践基础上的能动性,因⽽在本质上是⼀种消极、直观的唯物主义。
从前的⼀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却被唯⼼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它没有把⼈的活动本⾝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的活动,⽽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个理论的问题,⽽是⼀个实践的问题。⼈应该在实践中证明⾃⼰思维的真理性,即⾃⼰思维的现实性和⼒量,⾃⼰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现实性的争论,是⼀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来改变的,⽽教育者本⼈⼀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环境的改变和⼈的活动或⾃我改变的⼀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命的实践。
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我异化,从世界被⼆重化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这⼀事实出发的。他做的⼯作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于他的世俗基础。但是,世俗基础使⾃⼰从本⾝中分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个独⽴王国,这只能⽤这个世俗基础的⾃我分裂和⾃我⽭盾来说明。因此,对于世俗基础本⾝⾸先应当从它的⽭盾中去理解,并在实践中使之⾰命化。因此,例如,⾃从发现了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庭之后,世俗家庭本⾝就应当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被消灭。
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喜欢直观;但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类感性的活动。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的本质。但是,⼈的本质并不是单个⼈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批判,所以他不得不:
(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的东西,并假定有⼀种抽象的--孤⽴的--⼈的个体。
(2)所以,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种内在的、⽆声的、把许多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
因此,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是社会的产物,⽽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实际上是属于⼀定的社会形式的。
全部社会⽣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九
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多也只能做到对单个⼈和市民社会的直观。
旧唯物主义的⽴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脚点则是⼈类社会或社会的⼈类。
⼗⼀
哲学家们只是⽤不同的⽅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