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个性思想
摘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人学思想,马克思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从批判黑格尔等人的“抽象的人”出发,提出了“现实的人”是一切历史的前提与基点,人的解放与自由个性全面发展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程度是一致的。追求自由个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尺度,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关键词:现实的人;自由个性;以人为本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个性内涵
19世纪中叶,人们开始关注自身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他们认为社会是人的社会,而不是神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是“现实社会的人”。现实社会中的人受社会的各种具体客观条件决定,是有个体的差异的,因而人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即个性。
马克思把人的自由个性的涵义规定为:个体的人在整体的人类实践及其历史发展中展示的一种能力。因为,一方面,整体的人类历史的进步,通过个体的人在实践中取得自由的程度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个体人的自由度,被整体人类实践水平所限制。正是从这个辩证矛盾出发,才能发现人的自由个性发展的历史轨迹,并进而说明人的自由解放的历史途径及其现实意义。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个性思想的形成过程
马克思的“人的自由个性”思想形成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是:1830.10~1835.9是马克思激情理想主义阶段,这一阶段马克思在神学视野“人的本性”思想影响下表达了朴素的“个性”
观念;1835.10~1843.3是马克思理性主义思考阶段,这一阶段马克思在理性主义视野下表达了对人的“本质”和“自我意识能动自由”的思考;1843.3~1883.3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思考阶段,这一阶段马克思对“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作了全面的思考,对“人的自由个性”作了全面的分析。费尔巴哈的提纲
1、1830.10~1835.9是马克思激情理想主义阶段,这一阶段马克思在神学视野“人的本性”思想影响下表达了朴素的“个性”观念
在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诞生之前,很多哲学家都从不同的历史条件出发,不同的研究视野、不同的问题域中对人的问题进行过长期的思考与研究。然而,无论是黑格尔还是近代唯物主义哲学最后一位代表人物费尔巴哈,都没有把人看成是现实的人,而是“一般的人”,没有从根本上科学地回答人的本质。
在1845年春到1849年,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代表,马克思实现了向唯物主义思想的转变,这是马克思人学思想走向成熟的时期。他对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的
看法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马克思在《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到了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以《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为代表,全面揭示了人的发展经历的主要阶段,科学论证了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完备的时期。
2、1835.10~1843.3是马克思理性主义思考阶段,这一阶段马克思在
理性主义视野下表达了对“人的本质”和“自我意识”能动自由的思考
人与其他生命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是没有先天固定本质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本质是人的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超自然性是人的生命本性,这种生命本性马克思理解为“自由、自觉活动的”本性,人虽然具有“自由自觉活动”的“类本性”,但这种本性的完全实现却是一个过程。因而,人的历史从人的本性上说是人的本性的实现过程。人的本性展开为现实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同人的自然史与社会史是同一个过程。
人的本性生成大概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马克思是这样表述这三个阶段的:人的依赖关系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由于没有社会分工,人没有自己丰富的社会关系,并且还没有使这种关系作为独立于他自身之外的社会权利和社会关系同他自己对立,所以也没有人的片面发展。第二大形态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在这
种形态下,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但是,这种“物的依赖关系”给人的个性发展以深刻的影响,使人的个性发展呈现两种相反的趋势。一种趋势是商品经济把处于“人的依赖关系”状态中的个体从旧的共同体中分裂出来,成为平等、自由的商品生产者,使人获得了某种意义上的独立性和个性。另一种趋势是伴随着社会分工和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产生生产手段对个性的奴役,使个体失去作为正常人所固有的多种志趣和才能得到发展的
个性要求,不能在自己生产的产品中肯定自己的个性特点。第三个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在这一阶段,社会关系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支配人,而是置于人们共同控制之下。人们将在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因此,在这一阶段人的个性特征就是自由个性。这种自由个性贯穿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的三重关系中。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性生成的历史的三阶段思想即关于人的发展的“三形态”理论,这一理论是对人的历史性的本质概括,正是以这一理论为根据,才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人性批判,即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人的本质异化的揭示,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才认为人的本质异化的消除之前的人类历史是人类的史前史,而这种异化状态消除之后的历史才是真正的人类历史的开始。只有在人性生成的意义上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思想的深刻内涵。
3、1843.3~1883.3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思考阶段,这一阶段马克思在现实主义的情绪下对“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作了全面的思考,对“人的自由个性”作了详尽全面的分析
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下对“人”在现代社会的生存状态进一步做了全面的思考,对“人的自由个性”研究和实践也逐步深入和走向成熟,是马克思对“人的自由个性”全面思考时期。马克思通过对资本的深入考察,描述了人在资本生产过程、流通过程中的地位和存在状态。特别是1848年革命的失败使马克思陷入了重新思索,伴随
着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深入,马克思对“人的自由个性”生成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马克思“人的自由个性”思想开始成熟。这鲜明地体现在马克思《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马克思在1857—1858 年“伦敦手稿”“三个形态”理论中明确提出“自由个性”的概念,标志着其自由个性思想的成熟。从首次明确提出了“自由个性”这个概念,马克思分析商品交换开始,以“交换”的不同形式为脉络,进一步分析了“交换价值”、“货币”、“资本”的产生过程以及人在这个过程中的状态,对“异化”和“依赖”作了深刻的辩证分析,对“人的自由个性”生成做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这种非人状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同时也必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达到人本身个性的复归,当剩余劳动本身成了从个人需要本身产生的普遍需要、当剩余劳动产生的大量的财富成为新的一代的普遍财产、当整个社会只需用较少的劳动时间就能占有并保持普遍财富、当人不再从事那种可以让物来从事的劳动的时候,资本的历史使命就完成了;而这个过程,资本为个人的丰富的个性创造出物质因素、人得到全
面的发展,也就是“人的自由个性”不断生成过程。由此可见,马克思“人的自由个性”思想的形成很复杂,既有关于自由的思考,也有关于人的个性自由的思考,就是在这种复杂交错的分析过程中,马克思经历了从理想主义的个性观分析到自我意识个性观的哲学分析,再转向政治经济学的科学价值观评判这样一个深化的过程。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个性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是对人的历史性的本质概括,正是以这一理论为根据,才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