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解读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旅居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时所写的笔记,这些笔记写在他的1844-1847年的笔记本中,笔记上端写着:“1.关于费尔巴哈”。这是匆匆写成的准备作进一步研究、写作用的提纲,当时并没准备发表。马克思逝世五年之后,恩格斯在整理马克思的遗稿时发现了这个提纲,1888年恩格斯在自己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附录中第一次发表,发表时的标题为《马克思论费尔巴哈》。这篇不到一千五百宇的提纲,以警句的形式凝结着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精华。它第一次较系统地概括了新世界观的基本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恩格斯称它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
《提纲》概括了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马克思、恩格斯第一部合著的《神圣家族》所取得的重要成果,表明马克思已最终克服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并意识到自己的哲学同资产阶缓哲学的本质区别。马克思在两个根本观点上同一切旧哲学划清了界限:第一,提出了“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结论,概
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以革命实践的观点同一切旧哲学划清了界限;第二,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台关系的总和”的科学论断,与费尔巴啥以“抽象的人”为基础所建立的唯心史观,与黑格尔以“绝对精神”为核心所建立的唯心史观彻底划清了界限。正是从速两个主要观点出发,马克思开始清算自己以前的哲学观点,走上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道路。马克思与恩格斯于1846年春完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详细地阐发了《提纲》的观点。当然,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的批判并不是从《提纲》才开始的,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提出了人的本质是“社会的本质”,在《神圣家族》中开始以“现实的人”的论述超越出费尔巴哈抽象的人。但是,当时的马克思还没有从根本的世界观和整个理论体系上与费尔巴啥划清界限,对费尔巴哈的批判还不可能彻底。又如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虽然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的科学论断,也积极寻求解决“现实的人”(指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的出路。但是,对这些问题的理论概括,还沿用了费尔巴晗的术语,把人概括为“类存在物”,把人的本质抽象为“类的本质”,把工人被资本家剥削的事实概括为“人的本质的异化”。而《提纲》是马克恩最终脱离费尔巴哈这个“中间环节”而开始系统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转折点,是马克思转向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标志。
《提纲》作为开始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转折点,究竟发生了什么根本的转变呢?或者说一种根本区别于旧世界观的崭新的世界观的立足点是什么呢?那正是被传统哲学所遗忘的实践。整个《提纲》从阐述实践的观点出发,又归结到“改变世界”的实践,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伟大革命。
传统哲学在何种程度上遗忘了实践呢?撇开古希腊以存在为主题的哲学,也不谈中世纪的唯灵论和教父哲学,仅仅以德国古典哲学的历程为例就可以清楚看出实践处于何种位置以及它是怎样被近代哲学所遮蔽的。
近代哲学的主题是认识论。从培根和笛卡尔开始的哲学家们凭着理性(广义上的)万能的信念,反思人的认识能力,试图在认识的主体中达到人与自然、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经过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反复斗争,近代哲学已经提出了这一根本问题:人与自然、思维和存在如何可能是一致的?从康德到费尔巴哈都是在解决这一矛盾的努力中发展起来的。德国古典哲学极大地发挥了人的主体能动性思想,但这一切都是在认识论领域或者说在纯粹思想领域发生的。可以说,伟大的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发动了一场意在遮蔽、埋没、遗忘感性
实践的意识形态革命。
费尔巴哈的提纲康德所提出的哲学的根本问题从认识论的立场表述为: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康德试图通过对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进行分析,探寻使科学知识成为可能的先天条件。他发现,任何知识都是“我思”的原始自发的统觉能力运用范畴将感性材料统摄为一个“对象”的结果,没有自我意识、我思的能动性这种先验能力,人类不可能产生任何科学知识。经过知性形式、先验范畴去规范感性材料,人的经验就获得了固定的、确实的形式,也就成为客观必然的有关“对象”的知识了。而人的认识的感性经验、材料虽然是由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物自体)刺激人的感觉而提供出来的,但这些材料及其在知性的统摄、整理下所形成的全部知识并不反映物自体的本来面貌,只是呈现一种现象。而现象背后的物自体是不能被我们所认识的。力什么会如此呢?照康德看来,一切出现于意识中的东西都只有从属于意识本身的规律才有可能,换句话说,出现在意识中的现象已经是意识依据自己的规律对之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它们是意识的创造物,作为被创造者当然必须同创造者一致,而跟物自体无关。认识的过程是主体整理感性现象、形成认识对象的过程,因而是离物自体愈来愈远的过程。因此,物自体世界就被设想为一个摆脱因果、必然性的“自由”世界,它不属于认识和科学领域,而属于实践和道德领域。康德试图通过审美判断力来达成二者的统一,解决科学与道德、思维与存在、主体和客体的矛盾。由于人类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实践活
动没有被真正的考察,认识主体的先验性与认识客体的不可知性无法得到说明,主客矛盾当然无法解决。
费希特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第一个起来批判康德而同时又把康德的主体能动性思想加以进一步发展。费希特首先认为,并不是仅仅在纯粹认识论领域,而是在人类所有的知识领域,人的知识中的客体都是由主体所建立起来的,而自我本身不是由客庠所建立的,而是自发的、能动的。人类经验和知识的唯一根据是自我意识。这样一来,在康德的认识论中起先验范导作用的原始自发的综合统一就扩展成在所有知识领域起根本作用的自我意识。与此同时,费
希特把自我或自我意识看成是承恒的运动的源泉,是绝对第一性的东西,它不受自我之外的某种经验材料所规定,这样,康德的自在之物就被排除了。费希特的绝对自我通过它的本质所规定的自由的活动即“自我设定自己”、“自我设定非我与自己对立”、“自我在自我之中对设一个可分割的非我与可分割的自我相对立”三个阶段实现自己。但是,由自我所建立起来的非我客体,并不是真正的客体。因此,主体在自身中设定自己和自己的对立面,并意识到这个对立面其实还是自己这样一种内部过程,必定导致唯我论。因此,费希特的主体
也不是真正的实体,实际上非我以自己特有的、不为自我所理解的方式限制自我,决定自我,这样,自我的主体性就成了一种被决定的东西,而丧失了其自发性、能动性了。被费希特所夸大的自我的能动性、主体的自发性只能产生于实践活动之中。自我要避免唯我论只能现实地变革客体。但是现实地变革客体的实践活动还远远没有纳入费希特的思维之中。
谢林“同一哲学”的出现使费希特的“自我哲学”黯然失了。谢林认为:一切知识都以客观东西和主观东西的一熬为基础。他把知识中一切纯客观的东西称为自然,一切主观的东西称为自我。照谢林看来,在认识括动中,表象、主观必须与客体自然一致,并随客观的变化而变化。在实践活动中,主观的、自我的东西应当支配感性世界,客观的东西被我们内心自由作出的表象所决定。谢林认为,这两种情况是矛盾的:要得到理论的确定性,就得丧失实践的确定性,反之,要得到实践的确定性,就要丧失理论的确定性。因此,哲学的最高任务就在于回答:“如何能把表象认作是以对象为准的同时又把对象认作是以表象为准的问题”。。谢林认为.既不能像费希特那样以自我为根据,那样会丧失理性的确定性,又不能以自在之物为根据,那样会丧失实践的确定性,更不能像康德那样既以自我,叉以自在之物为根据,那样会牺牲理性和实践二者的确定性。谢林断言,作为哲学根据和最高原
则的,应当是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的“绝对同一”,也就是绝对的理性或精神。谢林哲学虽然是唯心主义的,浸透了神秘主义但包含着一个合理思想.这就是思维和存在都遵循同一的规律,这是一切理论的绝对前提,否认这一前提,必然导致不可知论。然而,谢林哲学也面临着自身的内在矛盾。如果绝对同一先于人的一切思维和意识而存在,人又怎么能够知道并断言它的存在呢?人总得为这种“绝对”提供某种证明;但“证明”作为一种有限的人类思维活动叉如何能达到无限的“绝对”呢?谢林认为,绝对同一与人类有限的自我相通,不是通过逻辑推理和证明这样一些有限的规定方式,而是凭借神秘的直观,即理智直观和艺术直观,在其中,人超出其有限的自身而体验刊有限与无限的同一,从而静观到并且忘我地投身于那个绝对的同一。这样一来,绝对同一就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可规定和表达的东西了,只能靠个别人的天才和灵感才能领悟。最客观、最绝对的东西成了最主观、最偶然的东西。当然,谢林无法认识到:实践才是主体与客体真正统一的基础与本源。
黑格尔哲学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发展的最高阶段。他一方面继承并发展了由康德所发挥的主体能动性思想,另一方面进一步发展了能动的、革命的辩证法观点,使这两种思想在绝对唯心主义的框架内得到最充分的展开。
黑格尔肯定了谢林历提出的“主体与客体绝对同一”的原则,但他认为,问题在于要对这个绝对同一及其发展过程进行概念的把握,真正将它描述为一个具有普遍必然性的有规律的过程。只有这样,每个人才能凭自己的普遍理性认识到这种同一,而不是靠天才的灵感或直觉才能领悟。思维与存在的同一,只能是具有普遍必然性的逻辑的东西。逻辑的东西凭自身的普遍必然性,既是人类思维的具有确定性和普遍可传达性的规律,又是客观世界的真理和本质,它才是真正贯穿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历史和精神生活中的本体。它不仅表明自己是本体,而且表明自己是如何以逻辑的必然性创造出万物来。这就是“绝对精神”。“绝对精神”要具有这种创造一切、变化一切的主体能动性,必须是一种具有无限的“自己运动”的辩证本性的逻辑。如果说黑格尔以前的德国唯心主义最终只能通过主体的非逻辑的自发能动性来实现自由和必然的同一的话,那么黑格尔则使这种能动性本身成了一个客观必然过程,成了一种理性思维的逻辑过程。通过这种能动的逻辑,黑格尔使主体变成了客体,叉使客体变成了能动的主体。因此,在黑格尔哲学中,逻辑学、本体论、认识论三者合一了。首先,客观精神这种既是能动的,又是必然的本性出自于逻辑的本性。形式逻辑的同一律是把差异和矛盾排除在外的·而真正的同一是有差别的同一,这种差别必然演变为矛盾,显示出矛盾是同一更深刻更本质的东西,矛盾就是同一个事物内部自己运动的根
据。真正必然的东西是那包含内在矛盾、内在不安和冲动而把自己发展出来的东西,是具有能动的主体性和自由本性的东西,这就是逻辑的本性。其次,主客体、思维与存在的同一也是认识的本性。黑格尔认为,真正的认识,不仅是投入对象,更是回到自身并通过对象“回忆”自身。因此,认识并不是一种直观、静观,而是能动地从对象本身的规定性中达到概念,并在概念的推演中显示概念的自由能动本质,也就是主体自身的能动本质。认识从根本上只能是自我认识。再次,自由和必然的统一更体现为精神本体自由地发展自己、展示自己、实现自己的过程。在黑格尔看来,人类精神本质上是一个自由的王国,但这个自由只有通过必然的规律才能真正实现出来。尽管人们自由地创造着自己的历史,但历史却体现为一个必然的过程。这种必然性超越于每个人的目的和自由之上,但实际上它正是植根于每个人的真正的自由本质之中。当人们还投有意识到自己的真正自由本质的时候,历史必然性是~种异己的力量,但当人们一旦认识到历史正是根据于他们的自由本性在发展,他们就能自觉地服从历史的客观必然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