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导读
陈向红
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写作背景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天在布鲁塞尔写成的。恩格斯说:“这是供进一步研究用的匆匆写成的笔记,根本没有打算付印。”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整理马克思的1844一1847年的笔记时发现了这份提纲。当时的标题是《关于费尔巴哈》,现在使用的标题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2版的编者加的。1888年,恩格斯出版《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单行本时把《提纲》作为附录第一次公开发表。发表时,恩格斯作了某些文字上的修改,并高度评价了这篇不足1500字的《提纲》,认为它“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
19世纪40年代以前,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在德国占据统治地位。1841年,费尔巴哈发表了他的哲学代表作《基督教的本质》,使唯物主义直截了当地登上了王座。后来他又出版了《关于
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1841年)、《未来哲学原理》(1843年)、《宗教的本质》(1845年),从而宣告了唯心主义的破产和唯物主义的胜利。费尔巴哈哲学虽然战胜了唯心主义,但由于他主张通过协调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的办法,而不使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实现人类的解放,因此,它不是指导工人运动的理论,不能成为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这样一来,就给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一项任务,在唯物主义已经战胜唯心主义的历史时期,如何改造旧唯物主义世界观,为风起云涌的工人运动提供理论指导。列宁在谈到这一点时曾说:“马克思、恩格斯和狄慈根出现于哲学舞台上,都是当唯物主义在所有先进知识分子中间、特别是在工人中间已经占居优势的时候。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集中于:不是重复旧的东西,而是认真地在理论上发展唯物主义,把唯物主义应用于历史,就是说,修盖好唯物主义哲学这所建筑的上层,这是理所当然的。”《提纲》就是为了完成这一任务而写作的。
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主要内容
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就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便在哲学史上造成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及其所实现的哲学革命从总体上看,它产生于两条基本原则:
哲学反对“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换言之:哲学必须拒斥“形而上学”。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形而上学”是指以追溯整个世界的本原或基质为目的的哲学。马克思主义新哲学必须拒斥对彼岸的绝对精神的虚构,否定脱离社会实践的求证,哲学应该关注“人类世界”,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到“人”身上;
第二条原则是哲学必须从实践出发。哲学关注“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而不仅仅论证现存世界的合理性。马克思主义哲学高举实践的旗帜,把“改变世界”作为哲学的使命,要求合乎人性地“安排周围世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哲学革命包含四重含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的理解由“客体原则”进入到“主体原则”,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传统哲学关注“宇宙本体”、“绝对”、“抽象的物质”,却忘记了活生生的人,从根本上
否定了人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原则也就是主体原则,主体原则是弘扬主体的主动性和主导作用来把握世界的原则,人们是通过实践来把握世界的,对世界理解到何种程度完全用实践的尺度来规范,而不应从物的尺度来理解人,从自然的存在来把握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到了属于人的自己的哲学。文本中提及的“感性的人的活动”、“实践”、“主体方面”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革命的关节点。
其次哲学本身的结构由“思维与存在”的二级结构进入到“思维、实践、存在”三级结构,实现了哲学结构的根本的变革。从哲学的二极结构向三极结构的飞跃,表明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已经成为历史形态。
简单地回答“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已经不适合现代实践活动的要求,实践是物质和意识的现实的统一,是两者的相互作用,由此实践中的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已经替代了“何者第一性”这一本体论的论证的问题。实践的唯物主义是一种改变了形态的新唯物主义。
第三哲学体系的建构原则由“物质原则”进入到“实践原则”,实现了哲学体系由封闭到开放的根本变革;自然的天然环境不是人的家园,人的家园要由人自己去营造。旧哲学以物质的运动、变化来规范人类思维、人类社会、人类世界的发展,从“物质”出发来说明实践,而新
哲学以实践活动的格局来说明社会和世界,并要求随着实践格局的时代性转变,形成新的哲学结构,实践规范着我们对“物质”、“意识”、“世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的程度。应从实践出发来说明物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哲学体系建构原则和革命,其实质就在于此。
第四对哲学中心点的理解由“解释世界”进入到“改变世界”,实现了哲学功能的根本变革。人类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将新哲学及其全部理论的使命规定为改变世界的实践。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解放,哲学本身的改革,只能通过实践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心不在于通过物质运动来说明自然界怎样产生人,而是一种要求从实践的人及其发展来改变世界的哲学。真正的哲学在其深刻的时代关怀——马克思主义不满足于构筑解释世界的逻辑体系,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是为创新一个新世界提供理论指南。
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理论思考及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和理论品质之所以充满活力,并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持久深刻的震撼力,就在于构筑它灵魂的基本精神,即由特定的实践精神、批判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而凝结成的基本精神。这种精神贯穿于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整个学说中,并通过他的
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集中地表现出来。
(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先导。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却发端于《关于费尔巴哈提纲》。所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把《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作为前提和基础,我们才能登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堂,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室。
费尔巴哈的提纲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