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大悲咒经文姓 名 万古天帝叶寒 杨 璐
学 号 **************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批次/层次
指导教师 吴 进
学习中心 山东聊城
舍结构
行走在四季中的爱情
————徐志摩爱情诗作简论
论文摘要
1931年11月19日,一代诗人、文学家因飞机失事在济南南部党家庄遇难。短短三十五年生命至此结束。他生时歌颂爱情并一直追随,死后身体归还自然却留下一首首包含爱意的情诗和满是深情劝慰的信笺。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陪伴徐志摩走过爱情四季的三个女人,于他们,是浓厚的感情,于我们,则是后世无尽探索的珍贵财富。无疑,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徐志摩的爱情诗作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是新月派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是自由与爱的代表之作,其艺术魅力直至今天仍值得我们探讨。
关键词:爱情 徐志摩 诗歌 简论
“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
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汇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的信仰的实现历史。”这是胡适在《追忆志摩》中对徐志摩的评价。以此看来,研究其人其诗,必定与其爱情生活密不可分。作为生活在新旧交替时代的诗人,他的每一首诗作不仅仅是时代的体现,更重要的是他对美与自由的颂歌,而正是这种对自由爱情的无限向往,对美的不懈追求和对诗歌新格律的提倡,使之诗作在传承后代时有了伟大的现实意义。若将徐志摩的一生分为四季,那么每一季都是其诗歌创作的一个阶段,随阅历增长及情感变化,《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等诗集为后人研究提供了大量依据。
一、“春雨期”——理想爱情与争取自由(1921-1922年)
诗人的爱情始于1915年与第一任妻子张幼仪结婚开始。对于这桩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的婚姻,让诗人深刻领悟到中国传统婚姻的腐朽与悲哀。于是,1918年夏,诗人乘南京号邮轮赴美求学,受国内“五四运动”爆发和伯特兰·罗素的影响,诗人放弃了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的学位,去往英国追寻和平真理,23岁的他在放弃成为中国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同时,也为今后成为中国诗歌史上不朽传奇的道路上埋下了伏笔。“夜莺,从低音唱到高音,
从黄昏唱到黑夜,他一声连一声地呼唤着爱情。”政治上不得意的林长民被迫辞职带林徽因出国讲学,遇到了志同道合的诗人徐志摩,因父赏惜志摩才情,久而久之,频繁接触后,徐志摩对其女儿徽因情根深种。1920年冬,满怀欣喜与期待之情的张幼仪漂洋过海与徐志摩相聚,本应小别胜新婚的他们却心生间隙。一方面他在酝酿如何向林徽因表白,另一方面又在烦恼如何摆脱张幼仪。“我不是那种滥用感情的女子,你若真的能够爱我,就不能给我一个尴尬的位置... ...你必须在我和张幼仪之间做出选择,你不能对两个女人都不负责... ...”正是林徽因这种坚定的爱情观,才下定了志摩与幼仪离婚的心。1922年3月,两人正式离婚,也是在同一个月,志摩写下了《笑解烦恼结·送幼仪》。
一
这烦恼结,是谁家扭得水尖儿难透?
这千缕万缕烦恼结是谁家忍心机织?
这结里多少泪痕血迹,应化沉碧!
忠孝节义——咳,忠孝节义谢你维系
四千年史髅不绝,
却不过把人道灵魂磨成粉屑,
黄海不潮,昆仑叹息,
四万万生灵,心死神灭,中原鬼泣!
咳,忠孝节义!
二
东方晓,到底明复出,
如今这盘糊涂帐,
赴日留学 如何清结?
三
莫焦急,万事在人为,只消耐心
共解烦恼结。
虽严密,是结,总有丝缕可觅,
莫怨手指儿酸、眼珠儿倦,
可不是抬头已见,快努力!
四
如何!毕竟解散,烦恼难结,烦恼苦结。
来,如今放开容颜喜笑,握手相劳;
美女欣赏 此去清风白日,自由道风景好。
听身后一片声欢,争道解散了结儿, tummy怎么读
消除了烦恼!
虽是一纸休书,通篇却洋溢着对自由的渴望,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控诉。直抒胸臆,语言上虽磅礴大气,艺术声调上虽流利动听,但唐·吉坷德式的执着和拜伦式的热情、爆炸性格在此时期的诗歌中暴露无遗。“忠孝节义谢你维系”“如今这盘糊涂账,如何结清”等对“忠孝节义”的不满就这么没有任何顾虑的脱口而出,不转弯抹角,不留任何余地,年轻的冲动让他大胆宣泄着自己的心情。“此去清风白日,自由道风景好。”诗最终还是落在“自由”二字上。这个时期的志摩一心寻求自由,冲破封建婚姻制度的枷锁,他的不少诗篇,在恋爱糖纸的包裹下,抒发了自己对欧美式“自由、民主”的渴望。
二、“夏风期”——爱的执着与分离之痛(1922-1925年)
没有了婚姻束缚的徐志摩取道返回英伦时,满心欢喜的他以为可以同理想爱人双宿双栖,发展他所认为的自由爱情。而现实却是,林长民为避嫌在未与徐志摩打招呼的情况下便带女儿徽因回国。失魂落魄的徐志摩在经历了20多天的海上漂泊后终于重回故土。1923年,
徐于石虎胡同七号成立新月社,再遇徽因。理想爱人同恩师之子梁思成订婚,志摩的执着并为挽回林徽因的决定,他们注定分离。痛苦万分的诗人并未沉沦,于1925年出版并发行了《志摩的诗》。其主调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涵盖了初恋的美丽、期待爱情来临的焦急、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和爱情破裂的忧伤。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