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8篇)
 
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读懂诗句,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诗句,背诵诗句。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课前播放杭州的风光)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看的是什么地方的风景?谁到过这旅游?说说你当时的感受。是呀,杭州西湖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那儿一年四季风光如画,景宜人。尤其是夏日的西湖更是让人留连忘返,心旷神怡。(定格画面)看到此景,此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距今一千多年的南宋诗人杨万里看到这么美的荷花,作了一首诗,脍炙人口,传诵至今,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全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说起杨万里诗人,你对他了解多少?
    诗人介绍: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江西吉安)人。他的诗语言清新活泼,想象丰富,具有明快自然、诙谐风趣、生动逼真、富于形象性的特点,被人称之为“诚斋体”,世称诚斋先生。他的诗在当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并称“南宋四家”。他一生写了两万多首诗,今存4200多首。我们曾学过的——《小池》就是他写的。谁来背背?
    (二)自学古诗,感知诗意
    小组合作学习:现在请同学们到学习古诗的百宝箱中取宝,自学古诗。
    1.自读古诗,把诗句读通,字音读准。
    2、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
    3、边读边想,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也可以向同学交流自己学会的知识。
    4.反复吟诵,想象诗的意境。
    (三)品读诗句,体验情感
    1、刚才同学们学得很认真,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学习收获说说,与大家分享。
    字词的理解:毕竟:到底四时:四季(这里指六月以外的时间)
    接天:一直铺到水天相接的地方,连天映日:阳光照射
    2、诗句的理解:西湖的美丽到底是在六月之中,这时的湖光山跟别的时节大不相同,连天的荷叶一望无垠,颜碧绿,在朝阳的映照下,荷花娇艳火红。
    3、你看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景呀!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没有叙友谊,
更没有抒发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同学们假如你就是杨万里,在送别时,读给你的朋友林子方听。谁来试试。
    4、质疑:学到这,你们还有什么疑难的问题吗?请提出来。
    (四)想象画面,融入意境
    刚才的交流中,我们已知道了诗的大致意思,假如我们再深入研究,会有很多新的发现。从课题中,我们知道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诗的?(诗人送他的朋友林子方经过西湖,他一下就被这美景吸引住了,脱口而出——“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那么究竟有什么不同呢?谁能把文中具体描写景的诗句读读。
    1、从这两句中,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什么?(引导:①、莲叶:它不仅与远处的青山、绿水相接,而且还连接着蔚蓝的天空,你想,这个画面是开阔的,非常有气势。②、荷花:它与红日相映,头脑中的荷花不仅有婷婷玉立的样子,还有它娇艳的彩,因为它与朝阳相映,它的画面是光彩夺目的。③、莲叶与荷花:想像中的画面还是莲叶与荷花交相辉映。眼前即有一望无际的碧绿,又有点点相缀的红艳,不仅有广阔的面积,又有艳丽的彩,它是清新秀丽的。真可谓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呀!)
    2、师范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追随着老师的声音到西湖一游。
    3、诗是最凝练的语言,让我们再插上想象的翅膀,走进西湖,去看一看西湖的风光吧!把整首诗美美的,又带有一丝淡淡的离愁之情再读一读。(配乐齐读)
    (五)总结升华,拓展意境
    比较《饮湖上初晴后雨》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异同,从内容、写法上进行引导比较。(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喜爱、赞美)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这首古诗,了解了其中的内容,特别是掌握了诗人在构思中的奇妙之处,其实,古诗中描写夏天,描写荷花的还真不少,可以从课外书籍或网上查查,去读读,我相信你们在读中,一定会有一个伟大的发现,同时还会从中感受到中国民族文化遗产的瑰丽,可以从中得到美的感受。
    作业:
    1、写夏天的诗,画夏天的画,把你对夏天的感受抒发出来。
    2、结合《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诗歌内容和自己的想象编一个小故事,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其景物
 
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2、读懂诗句,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3、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自然的美,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
    读懂诗句,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创设情景。
    (放西湖风景幻灯投影)
    师旁白:同学们,你们到过美丽的杭州西湖吗?它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不管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还是匆匆而过的游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而赞叹。南宋诗人杨万里来到这里,看到这样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诗来……(放朗诵录音)
    2、导入课题。
    二、自主探究,
    1、出示学习要求:
    读一读。(读通全诗)
    说一说。(说说你对古诗的理解)
    议一议。(不明白的地方)
    2、学生自学。
    (引导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可以查工具书或有关资料,也可以借助课后的注释自己学习这首诗理解诗的大意,在小组内进行质疑、释疑)
    3、自由交流。
    4、质疑、释疑。
    三、汇报自学收获。
    1、读通诗句。
    2、学生点评。
    (师随机提示:我们在朗诵一首诗时,不但要读准诗句中每个字的音,还要注意诗的停顿,把握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律。)
    3、读懂诗句。
    (引导学生自由阐述对这首诗或对某句诗的理解)
    4、质疑。
    四、创设意境,体会感情。
    1、创设情景,想象意境。
    2、自由发言,描述意境。
    3、自主创作,描绘意境。
    4、展示交流,表达感情。
    五、感情朗读并背诵。 映日荷花别样红全诗
    六、总结。
    引导学生谈体会。
    七、课外延伸。
    同学们仍按照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学习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这首古诗。
    六、布置作业。
 
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感受古诗语言文字的魅力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力。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重点:
    反复吟诵,想象画面,感悟诗情。
    教学准备:
    西湖一年四季风光图片,配乐的荷花组图,有关杨万里的古诗三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1、杭州西湖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那儿一年四季风光如画,景宜人。让我们一起去饱览一番。(映示画面)
    尤其是夏日的西湖更是让人留恋往返,心旷神怡。(定格画面)望着这景象,我情不自禁想起了杨万里的两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出示诗句,指名朗读。这可是两句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名句。今天就让我们认真研究研究这两句诗好吗?围绕诗句可以研究什么?怎样研究?
    二、自主探究,理解感悟
    1、请同学们充分利用拥有的资料围绕诗句的背景、作者、意思、表达的感情等方面认真研究,比谁获取的信息多。
    2、交流研究成果:
    作者介绍杨万里。
    题目指导读课题,在读中理解题意
    出处采用各种方式组织学生朗读古诗
    3、重点研究三四两行为什么脍炙人口?
    (1)启发学生想象画面,描绘画面,感悟荷叶的茂盛荷花的艳丽。欣赏荷叶组图,指导朗诵。
    (2)体会一碧一红荷叶和荷花的相互映衬,美不胜收。
    (3)体会语言的对仗工整。
    两行诗十四个字就把满池的荷叶荷花送到了我们面前让我们置身于西湖岸边,使我们浮想联翩,令人惊叹!难怪诗人脱口而出……
    (4)指导朗诵,想象画面,体验古诗的意境。
    4、看书鼓励学生质疑。
    (1)引导学生修改完善书上插图。
    (2)引导学生研究〈杨万里与荷花〉,补充三首杨万里写的有关荷花的古诗。
    (3)引导学生开展研究这首诗与其他送别诗比较研究,补充其他送别诗。
    三、布置作业
    围绕今天的研究写一份研究报告:
    〈关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研究报告〉
    〈关于杨万里与荷花的研究报告〉;
    〈关于送别诗的比较研究〉;
    〈关于“……,……”的研究报告〉。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优秀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体会“无穷碧”和“别样红”的丰富内涵。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2.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3.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养读背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重点词语“无穷碧”和“别样红”的意思。
    2.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教学难点:
    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