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祭风
1、仁爱孝梯
“仁”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仁”与“人”,“道”是同一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性。“仁”德的核心是爱人,“仁者爱人”。其根本是孝悌,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它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具有所谓忠恕之道。“忠恕”是由“仁”派生出来的,是“仁”由家族之爱走向泛爱的中介环节。孔子把“恕”作为“一言以终身行之”的道德准则,认为“忠恕之道”是“为仁之方”。忠恕之德的基本要求是以诚待人,推已及人。具体内容是已立立人,已达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古人还有一句话,叫“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对小人都可以宽容,那么对于非小人就更应宽容和善了。”在忠恕之德的基础上,中国人形成了“四海之内皆兄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宽广情怀和安老怀少的社会风尚,形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社会生活中浓烈的人情味和生活情趣。“仁爱”还表现在:但求于己,勿责他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已,宽以待人;教儿宜严,待人欲敬;爱知其恶,憎知其善;善言送暖,
恶语施寒,宁作君子,勿为小人等。
2、谦和好礼
中国自古到今都被称为“礼义之邦”,重礼是中国人立身处事的重要美德。“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冠义》)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文化认为,礼义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礼同时又是立身之本和区分人格高低的标准。《诗经》言:“人而无礼,胡不遄死?”孔子更是说:“不学礼,无以立。”中国伦理文化从某种意义可以就说是“礼仪文化”。“礼”是中华民族的母德之一。“礼”根源于人的恭敬之心,辞让之心,出于对长上、对道德准则的恭敬和对兄弟朋友的辞让之情。作为道德修养和文明的象征,礼貌、礼让,礼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礼”和“仁德”是相互联系、分不开的,礼也就包含了谦和、谦虚、谦让。中国人自古就懂得“满遭损、谦受益”的道理。“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老子说: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谷河,溪流之王,将它们汇聚到一起,这是因为江海甘于居在它们的下游 ,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因此,圣贤君子如果想高居民众之上,必先在言辞上表现出谦虚卑让的风尚;要想在为民众的领导者,必须在利益和享受面前甘居民众之后。老子还
说“不言之教,无为之益”,是说不用言辞所进行和教化(即身教)以及无所作为的益处,往往是无下人难以领略和做到的。老子用水用气来劝喻人们保持宽容豁达的胸怀。说明,水的性格不仅是善和爱的象征,也是宽容的代表。喻示人们要培养君子的胸怀,也要向水学习。
3、诚信知报
“诚”即真实无妄,其最基本的含义是诚于己,诚于自己的本性。“诚”是道德的根本。以“诚”为基础,中国人形成了许多相关的道德,如为人的“诚实”,待人的“诚恳”,对事业的“忠诚”。“信”与“诚”是相通的品德。《说文解字》云:“信,诚也,从人言。”孔子把它作为做人的根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信的基本要求是言行相符,“言必信,行必果”。董仲舒以后,中国传统道德更是把“信”和仁、义、礼、智并列为“五常”之一,守信用、讲信义是中国人公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美德。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孔子说,正人君子做人以符合道义为原则,行事以符合礼节为准则,出言以谦逊,成就功业以信义为本。这里,古人讲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时的道义、礼义、信义问题。关于信义,首先体现在对待言语的信义上,即
说话要讲信话,听言要听信言。老子还有一段话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重。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知,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意思是说:真实可信的言语往往不是那些美妙动听和声音悦耳的话,相反,好听的话往往不真实。善良之人不花言巧语,而花言巧语之人不是善良之悲。智慧之人不愿意炫耀自己,知识广博的人不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智气。圣人不积蓄财富,而是以帮助别人为乐,并因此使自己更加富有,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反而使自己得到更多。
“报”即知恩思报。回报既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道德生活的重要的原理和机制。中国人早就有“投之木瓜,报之桃李”的道德教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世俗生活中是公认的美德。中国人强调要报父母养育之恩,长辈提携之恩,朋友知遇之恩,国家培养之恩等等。
4、爱国奉献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千万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和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情感”,它是爱亲爱家情感的升华,由此形成一种捍卫民族尊严,维护祖国利益的崇高品德。这中间最值得一提的便是“精忠报国”,关于岳母刺字的故事,更是人人皆知,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在多
次外族入侵面前之所以没有亡国,与这种爱国奉献的传统美德有着直接的关系。特别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急存亡之际,各族人民都起来反对外来的侵略和压迫,“保家卫国”,不屈不挠,不惜以身殉国。
5、克己奉公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是在人的视、听、言、行中体现出来的。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义,就是仁。礼义道德不是天生就能具备的,也不是容易行得出来的,主要靠人自觉克制,自我约束,要克制自己的不良心念,强制自己做道德的有益的事情。“公”即大家,“背私谓之公”。“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共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礼记·礼运》)克己奉公,严于律已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6、修己慎独
“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礼让·大学》)这句话意思是说,君子即使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动不道德的心思,不要做不道德的事。只有做到这个程度,才能使自己公开场合也能做个君子。“静以修身”,静,则要求安分守己,在家与父兄妻妹和睦相处;在官场则与同事友好相处,做好份内事,不要心猿意马,心浮气躁,心事重重。孔子说:“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也就是说,修己,即克制自己,锻炼自己,处处使自己完美。
7、见利思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这段话就体现了中华民族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崇高道德精神境界。又如老子所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这是说在利欲面前,更不可范糊涂。这种道德观念是鼓舞志士仁人为民族大业义无反顾地献身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中华民族崇高道德人格的光辉写照。
8、勤俭廉正: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充分反映了“俭”与“勤”的天然联系。三国时,诸葛亮提出“俭以养德”的思想,要求“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对为政者来说,“俭以养德”的德,主要是廉德。廉既是对为政者的要求,也是一般人应有的品德,因而无“廉”则不“洁”,无“廉”则不“明”。法家把“礼、义、廉、耻”作为“国之四维”。有了“廉”便可以做到“正”。“正”体现在品格上是“正直”,表现在待人是“公正”,作为境界又有所谓的“正气”。古代中国就有很多请正廉明的父母官,体现的正是这一美德。
9、笃实宽厚
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以“实”为价值标准的规范和美德,如老实、诚实、求实、踏实、平实、实在,形成崇尚实干,反对空谈的务实精神和实践精神,在待人上,中华民族一向以宽厚为美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人与人关系中,中国人以“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为原则和原理推心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在互动中达到人伦的和谐与人格的实现。日常生活中的“宽容大度”,“宽宏大量”、“厚德载物”、“忠厚长者”等道德评价,都是中华民族宽厚品德的体现。
10、勇毅力行
“勇”在孔子的三达德中早有体现。勇敢顽强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毅”即在艰难困苦中坚持下去的毅力,以及在遵循道德准则方面的毅力。“毅”的美德就体现在养气守节,固守高尚的情操。“敢作敢为”,“敢为人先”、“宁死不屈”、“舍死取义”等等都是勇毅美德的体现。“力行”即要坚持到底,持之以恒。只有“行”才是真正的美德。无论怎样的道德,到最后都要归结到人的“行”上。正是这种勇敢力行的美德,使得中华民族在各种险恶的环境下能够化险为夷,自强不息,不断前进。
总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代社会,虽然物质文明高度发展了,但是属于精神文明的传统美德也应该发扬广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