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主席2003年元月15日亲笔题词:“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要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就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李镇西指出:现代教育,呼唤着一种深入学生心灵又真正面向未来的教育。一种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同样,需要倾
注爱心。
虽然感情不能代替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对于中华民族的成长壮大,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它的精华被世界誉为中华美德。它对于增强民族内聚力、振奋民族精神、整合体价值、协调社会秩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传统美德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有着丰富的、系统的内容。那么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现状迫切需要加强哪些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呢?我个人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密切关注。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一、知晓内容 领会美德真正含义
(一)爱民忧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发展中逐步凝结对人民大众命运的忧患意识,对国家的满腔热情。几千年来,有许多可歌可泣的壮举。西汉年轻将领霍去病,以“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爱国忘家精神而戎马一生。戊戊变法后,谭嗣同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等。歌曲《我的中国心》也唱出了心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只要是炎黄子孙,无论是生活在祖国的大地上,还是远离祖国,都忘不了这种传统美德。它像我们祖先的血液一样,流动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血管中,只要一提到中华民族,每个中国人都会热血沸腾,情绪激扬。在传统美德中爱国忧民的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在世界东方。
(二)勤俭廉洁。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立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廉明正直。中国的人民勤奋劳作,自立自强,从劳苦大众到帝王将相的例子数不胜数。如西汉文帝取消露台营建计划;东汉光武帝严禁宫女拖到地面的长裙;隋文帝平日用饭穿衣简朴;五代后周
太祖郭威停止四方贡献珍美食物。我国有许多高级领导也以身垂范,廉洁公正,两袖清风,像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传家宝--针线包一直受到人们的赞颂,勤俭持家,勤政为民正是中国人共同的价值取向。
(三)诚实守信。这在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把它作为立身处世之本。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商鞅“立本为信”的故事千古流传,家喻户晓,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切实加强诚信教育,并明确了诚实守信的基本内容,要求在诚实教育方面做到:培养学生以诚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关心他人,对他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不说谎话,作业和考试求真实,不抄袭,不作弊;在守信教育方面:培养学生守时、守信、有责任心,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遇到失误,勇于承担应有的责任,知错就改。让学生懂得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提高守法、守规的自觉性,牢固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从小立志做讲诚信、讲道德的人。
(四)业精于勤。“志存高远”与“自强不息”需要不断的学习,坚定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在
中历史文化进程中,一直贯穿自强不息,勤奋自勉精神。几千年来,无数勤奋治学立业的伟人,在创造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业绩中,以他们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业精于勤”的真谛。司马迁18年著《史记》,玄奘19年翻译佛经,司马光20年主编《资治通鉴》,李时珍30年著《本草纲目》,例子不胜枚举,这些事实说明,功夫不负苦心人,磨刀不误砍柴工,耕耘自有收获日。古人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惰”等名言早已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