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复习古诗词赏析教案
复习目标
1.了解中考古诗词的赏析点;
2. 积累古诗词赏析的有关知识;
3:了解中考语文这块的基本题型。
4.掌握古诗词赏析的一般方法。
课时设计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音乐《水调歌头》)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优秀的诗人和精美的诗作数不胜数。作为一个生活在诗歌之国的中学生,我们不仅要背古诗词,而且要会欣赏古诗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古诗词赏析。(板书:古诗词赏析)
二、初试身手( 中考真题)
(一)(2016年常德中考试题)阅读下而的诗,完成17-18题。(5分)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7. “前朝”在这里是指( ) 。(1分)
18. 赏析诗歌后两句的妙处。(4分)
答:17、赤壁之战时期
18、这两句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化,而间接地通过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这种变化,(2分)(答出对这两句的理解,如“要是没有东风,孙刘联军必败无疑,东吴的两个美女将会被曹操掳去,关押在铜雀台”,也可以给2分)以小见大, 形象生动,给诗歌增添了无限情致,可谓别出心裁。(2分)(答出“诗人把孙刘联军的胜利简单归结为偶然的东风,借题发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慨叹”,也可以给2分)
(二)(2015年常德中考试题)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7-18题。(5分)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7.“浮云”在这里指 。(1分)
18.写景与抒怀相结合,是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试分析本诗写景与抒怀相结合的特
点。(4分)
答: 17.(1分)困难,挫折(消极的事物)。浮云具有漂浮不定的特点,可用来暗指困难、挫折、障碍等。明白了这个意象,便可以体会出作者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
18.(4分)前两句写出了奇幻、雄伟、生机勃勃的景象,(1分)为后两句作了铺垫(蓄势)。(1分)后两句写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抒发了自己的广阔胸襟和远大抱负,(1分)是前两句的升华(很自然的表达了本诗的主旨)。(1分)
(三) [2012·河南] 古诗欣赏。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示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危亡的国势比作风中柳絮,把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浮萍,生动形象地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示例二: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山河破碎”对“身世浮沉”,“风飘絮”对“雨打萍”,句式整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四)[2013·乐山]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古代诗歌鉴赏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100字内)
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行,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他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
4.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送”字直接点题(扣题), “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五)请分析陶渊明《饮酒》这首诗的语言特。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答:(1)全诗语言平淡朴实,似无意为诗,而诗情自然流露,韵味隽永。
(2)前四句强调诗人内心的宁静,后四句描绘隐居生活。情景交融,言有尽而意无穷。
三、归纳题型(考题特点)
“诗眼”型、名句赏析型、表达技巧型、语言特型
(一)“诗眼”型
1 、题目形式
(1) 对诗中的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2)诗中有一个词语直抒作者胸臆,请你指出来
(3)此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哪个更好?为什么?
(4 )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2、题目解读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追求一字传神。赏析时不能就字论字,应结合全诗主旨内容、意境和诗人的感情来分析。
3、题型示例
(1)陶渊明《饮酒》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参考答案:
见,看见的意思。南山是在诗人采菊的间隙,不经意间闯入诗人的眼帘,这美景不是诗人有意去望,而是无意之见。这充分表现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本意+语境意+……的情感)
4、答题要点
(1)结合该字一般含义,明确其在诗中的意思。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紧扣该字说出其表达的感情或烘托的意境。
(4)句式:字词本意+语境意(修辞/写作手法;意境;情感)
(二)名句赏析型
1、题目形式
(1)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2)用自己的话,描写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3)说说你对名句的理解
2 题目解读
名句是整首诗(词)精华所在。它们往往在景、情、意(理)方面有被人们称道的地方。赏析时可三者兼顾,也可侧重某个方面。
3、题型示例
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9.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4分)
这两句诗写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也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1分);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2分);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幽微难言的激愤抑郁的情感(1分)。
10.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 (2分)
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
升腾在天尽头,俯首远瞰,横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茫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4、答题要点
(1)明确诗中的具体景物。
(2)展开想象和联想,再现诗中景物形象。忌直译,重想像,用描写。
(3)概括景物特点。
(4)点明表达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三)表达技巧型
1题目形式
(1 )这首诗歌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这首诗歌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感的?有什么作用?
2、题目解读
3、题型示例 (1)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0.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2分)
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或:前两句写兴感之由。
(说明:两种答案任答一种均给2分。)
21.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2分)
不好。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说明:从诗句的形象性或感情的含蓄性任一方面答均可。)
4、答题要点
(1).明确指出具体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式或抒情方式、描写方式;
(2).结合诗词的内容、语境,分析所运用的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情感或蕴涵什么道理。
(四)、语言特型
1题目形式
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
2、题目解读
诗歌有豪放、婉约、沉郁、恬淡等多种风格。赏析时使用一些术语,如:“简练传神”、“生动形象”、“对仗工稳”、“语近情遥”“一字传神”等等。
3、题型示例
请分析陶渊明《饮酒》这首诗的语言特。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答:(1)全诗语言平淡朴实,似无意为诗,而诗情自然流露,韵味隽永。
(2)前四句强调诗人内心的宁静,后四句描绘隐居生活。情景交融,言有尽而意无穷。
4、答题要点
(1)用以一两个词语与或一两句话,概括语言特。如自然、质朴、平淡、工丽、委婉、
流转、直率、奔放、雄奇、雄浑、沉郁、清幽、风趣等。
(2)结合诗中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
(3)结合语句,赏析诗人流露的感情。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特点,表现(突出)了……的思想、感情。
四、实战演练
品读唐朝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诗中的千古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它抒发了作者(欢乐 积极向上)
的情怀。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景有(青山,行舟,绿水,白帆,红日,和风,归雁)。
(2)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名句赏析型、)
“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