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二节海明威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明威的生平及主要创作
2、了解《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的基本情
节和主题意蕴,并通过《太阳照常升起》的解读掌握“迷惘的一代”的含义。
3、了解《老人与海》的基本情节和主题意蕴,掌握“硬汉形象”的意蕴及表
现,掌握“冰山原则”及在作品中的运用;掌握海明威的创作特
教学难点、重点:
1、“迷惘的一代”、“硬汉形象”、“冰山原则”的含义
2、《老人与海》体现出的海明威的创作特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上节课我们系统学习了二十世纪文学概述,从上节课里我们知道,历史进入到二十世纪后,文坛出现了许多与前一时代所不同的地方。尤其是在现代派后现代派作品里,流露出来的往往是作家面对世界所产生的恐惧、焦虑与绝望,作品的主人公大都是社会的弱者,逆来顺受,对于异化的现实毫无反抗能力,从而给人一种“弱”的文学的感受。但另外一种作品则可以称之为“强”的文学,描写强者,尽管他们的反抗中有绝望的情绪,但是他们依然反抗着,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今天要学习的美国现实主义作家厄内斯特·海明威。
二、讲述海明威的生平及基本创作
老人与海教案(一)海明威出生在芝加哥郊外一个叫做橡树园(Oak Park)的小镇里,他的父亲是当地一位有名的医生,医术高明,喜欢打猎、钓鱼、射击、采集标本等。他的母亲是以一个具有一定艺术修养和宗教观念的妇女,喜爱音乐和绘画,从小就让海明威学习大提琴。在这样的熏染之下,海明威从童年时代就养成了对艺术以及体育运动的热爱,一生都非常喜欢足球、射击、游泳、拳击等运动。海明威的一生经历丰富多彩,甚至带有某种传奇性:他在北非的丛林里围过猎,也
在古巴的海上捕过鱼;他既是斗牛迷,也是拳击迷。而中学之后,海明威的人生大幕真正开启,从此他的一生伴随着世界历史上的重大战争潮起潮落。
1、一战:他毕业前两个月,美国参战。他面临的几条路是上大学、打仗和工作。尽管海明威的父亲非常希望儿子做一名医生,但是海明威拒绝进入大学学习医学,他选择做一名记者。他左眼有毛病。当初训练拳击的时候意外伤到了左眼,视力下降,从那以后他左眼的视力再也没有恢复过。一战爆发后,他积极报名入伍,但是因为眼疾(极差的视力)而被而未被接纳。1917年十月,他开始进堪萨斯市的《星报》当见习记者,虽然海明威只在那里工作了六个月的时间里,但《星报》对员工写作文风的要求深深影响了他一生的创作。海明威学到了这样的写作方法:“用短句”,“头一段要短。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正面说,不要反面说。”并且他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学会把写新闻的规则化成文学的原则。
但是战争对海明威的吸引力太大,1918年,海明威前往意大利,在前线,海明威的心理落差很大,他参战的豪情被亲眼目睹的战争惨烈和生命脆弱所代替。并且他自己也负伤在米兰的医院里住了三个月,动了十几次手术,从左腿取出了237片碎弹片。在医院里他结识了护士阿格尼斯,并且将这段初恋投射到以后作品中,战争与爱情成为他这段时间作品的主题。海明威受伤的时候,离他十九岁生日还差两个星期。战争给他得一个后果是失眠,之后的海明威从来不关着灯睡觉而是伴着灯光入睡。在他的作品中,失眠的人也处处出现。另一个后果是使海明威陷入了思考战争以及人类生存等诸多问题的旋涡中,并且出现了极强的悲观、迷惘、彷徨情绪。一战后创作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永
别了,武器》都是作家迷惘情绪的集中体现,也确立了海明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西班牙内战:一战之后,海明威移居古巴。之后,1936年到1939年进行的西班牙内战使得海明威出现了生命里的“西班牙时期”。西班牙内战是指西班牙法西斯军人发动的反对共和政府的军事叛乱。注意,这场战争已经具有了反法西斯性质。内战爆发后,海明威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多次去西班牙报道战事,他站在西班牙这一边,斥责法西斯主义,为西班牙政府捐助资金,并为纪录片《西班牙大地》写解说词,并写出一生唯一的剧本《第五纵队》,还有著名的反应西班牙内战的长篇《丧钟为谁而鸣》。
3、二战:二战期间,他作为《柯里厄》杂志的记者随军行动,参加了解放
巴黎的战斗,并先于法国将军的部队进入凯旋门。还驾驶自己的渔船“皮拉尔号”侦查德国潜艇的行动。他在战场上,在去非洲的途中,曾十几次受伤。在前线的一次汽车事故中,头部受伤,共缝57针。充分体验了出生入死的滋味。二战后,海明威主要写了一部长篇和一部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是这时期的代表作。这部小说使海明威于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60年,海明威想写作的热情一定使他极为痛苦。他在生理上大为衰弱,高大的身躯萎缩下来了,面容憔悴,忍着痛苦。他住在梅约疗养院时,诊断结果不妙:高血压,可能还有糖尿病(此病曾经折磨过他父亲),而且铁质代谢紊乱,这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危及主要器官。心理上,他更糟糕,几乎说
不清楚话,焦虑,抑郁症很严重1961年春天,他进行了25次电疗来减轻抑忧症。他在梅约疗养院住了一个月,刚刚出院不久,在1961年6月2日早晨,他把一支银子镶嵌的猎的口放在嘴角,两个板机一齐扣动。
纵观海明威的一生,可以看出他可是现代荒原上的一名绝望而坚强的角斗士——不仅是人生的角斗士;而且写字台旁的角斗士。他的生命和创作同样壮观而美丽。
三、分析“迷惘的一代”
(一)讲述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
1、情节:
公杰克·巴尼斯是个美国记者,他曾怀着拯救人类的美好愿望,自愿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来到了意大利战场。但是,残酷的战争摧残了他玫瑰的梦幻,他看到的是遍地的伤亡。二十几岁的杰克,根本无法接受这个可怕的事实,他的精神失去了平衡,他失望了,迷惘了。从意大利战场“凯旋”回国,带回来的是浑身的伤疤和一颗迷惘的心,迎接他的是众人的不解和冷漠。就业问题无法解决,他几乎成了被社会所遗弃的人。这些,对他这样刚强的男子汉来说,算不了什么,但他内心难言的痛苦是那样深邃,几乎到了绝望的地步。那是在一次战斗中,他身负重伤,丧失了性能力,这对一个精力旺盛,
充满热情的青年是致命的打击。他绝望、不满,并急欲摆脱这一切。于是,作为一名驻欧记者来到巴黎,他遇到了他在意大利医院住院时的一个英国女护士——布莱特。他爱上了她,陷进了情网而难以自拔。他越是爱她,就越感到痛苦难当,因为负伤的残疾妨碍着他的性
爱,而他又不能象别人那样,个知心朋友倾诉一番心中的苦闷。男子汉的尊严和自尊心使他只有把它深深地埋在心底。白天,他尽量让自己不闲着。因此,从表面上看,他过得很快活,很充实,整天忙碌于朋友中间,忙于社会应酬,或出现在聚会、宴会、舞厅……但一到了夜深人静的晚上,他便会彻夜难眠,时常被战争的恐怖和性欲的渴求所纠缠。有时他害怕黑夜,只有点着灯方敢入睡。作者运用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和偶尔夹杂着的意识流手法,把杰克这种孤独痛苦的心理刻划的淋漓尽致。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布莱特,是海明威塑造的又一个“迷惘”人形象。她漂亮迷人,年龄与杰克相仿。她是英国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她曾在意大利医院当过护士。这期间,她深爱的未婚夫战死在战争中,这使她一度空虚、痛苦,最后也来到了欧洲。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巧遇到了杰克。虽然这时她又有了新的未婚夫,但她与他相隔千里,仅凭书信是慰籍不了她那颗受伤的心灵。她需要激情、需要爱,一种发自女性心底的柔情与渴望,她爱上了具有男性气质的杰克。但当她知道杰克不能满足她的性欲时,她陷入了极度痛苦的矛盾之中。在理智上她完全清楚,她不能与杰克结合。可在感情上,她却深深地爱着杰克,她无法从这一现实中解脱出来,这是一个女人最大的不幸。但她毕竟是位坚强的女性,她不甘心就这样消沉下去,她也开始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她和朋友们一道出入舞厅纵酒享乐,或
到乡下以摆脱尘世来忘却“人间地狱般的痛苦”。为了忘却痛苦,她竟爱上了一个比她小十岁的年仅十九岁的斗牛士,最后与这个年轻的斗牛士双双出走。她爱他,但发觉他们之间悬殊的年龄,担心有一天被他抛弃,因而变得神经质。终于她的担心成了现实,斗牛士因她而感到丢面子,离开了她,将她一个人孤零零地弃在一家旅馆里。当她的好朋友杰克接到她求援的电报,赶到旅馆来看她时,她仍强作镇静,极力表现出洒脱,满不在乎的样子。
2、分析男女主人公形象:
1)、胸怀理想的热血青年:他们身上具有典型的美国冒险精神。当国内的舆论界及宗教界大肆宣传为“拯救世界民主”而战时,这些优秀的青年怀着美好的愿望、崇高的理想、为了世界的和平与民主,他们意气风发地奔赴欧洲战场。
2)、失望、迷惘:但是他们所见所闻,不是残酷的杀戮,就是遍身的伤残,他们自己也在肉体上及心灵上遭受严重的创伤。“拯救世界民主”到头来会是
这样一场大,他们的理想彻底破灭了,由此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厌战情绪和失望,迷惘的矛盾心理,过着一种放荡不羁,醉生梦死的生活。这些人就是著名女作家格特鲁德斯坦恩所说的“迷惘的一代”。杰克和勃莱特正是千千万万美国迷惘青年的代表。这两个人物形象,真实地再现了二十年代青年的精神面貌。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帝国主义战争对青年身心的残害。作者塑造这些“迷惘的一代”,就是
为了揭示万恶的战争,从这一点上看,这部小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三)讲述《永别了,武器》
小说通过一个美国青年亨利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思想变化,以主人公和一个英国女护士凯瑟琳的恋爱被拒为主线进行描写。小说的结局是在战争中相爱的亨利和凯瑟琳逃到了瑞士,在那里度过了三个月的田园诗般宁静的生活之后,凯瑟琳因为难产死而死,新生的女儿也死去了,把亨利孤零零一个人留在人间。
一方面,小说鲜明地描绘了一副在纷飞战火下到处是阴暗、冷落、破败、毁灭和死亡的生活画面,真实反映了帝国主义战争的残酷和罪恶,揭示了战争对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摧残,以及给整整一代人造成的无法愈合的心理创伤,从而对战争给予了强烈的谴责。另一方面,两人的恋爱始终和战争交织在一起。海明威把战争的残忍与个人的幸福对照起来,越强调个人幸福的美好和值得追求,那么从这种个人幸福的毁灭,就越看见战争的可怕与罪恶。
(四)总结概念——“迷惘的一代”:指一战后美国的一代人,他们满负着为正义事业而捐躯的伟大理想自愿参战,但战争给了他们刻骨铭心的伤害,使他们变得不满现实、精神颓废,反社会、反道德,体现出强烈的迷惘。他们承受着战争的痛苦,逃避现实,企图采用“自我放逐”的方式寻自己的出路,建立一个适合自己的世界,但始终无法摆脱战争的阴影。由于海明威在《太阳照常升起》时用了“迷惘的
一代”作题词,使“迷惘的一代”成为这类人的总称。一战后出现的以“迷惘的一代”为主人公的海明威等人的作品被称为“迷惘的一代文学”。
四、讲述重点作品《老人与海》
1、创作背景
《老人与海》的故事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老人桑提亚哥的原型叫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他年轻时移居古巴作渔民。1930年,他曾救起在暴风雨中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