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风貌美洲风情 ——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解说】
本单元围绕“多样的文化”这一人文主题选编的四篇课文,可以说是人类思想文化中的精华。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学生可以一窥欧洲、美国、拉丁美洲文学的面貌,领略其他国家和民族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风情,感受人类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从而达成“初步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的语文课程目标。
除了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任务外,本单元还对文学阅读与写作、跨文化专题研讨、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有所涉及。本单元所选的都是小说,这就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密切相关。同是小说单元的必修下册第六单元包括三篇中国小说和一篇外国小说。在完成本单元小说阅读鉴赏任务的基础上,可以适当联系学过的中国小说,比较中外小说在内容、主题、艺术手法上的区别和联系,增强文化理解力,发展批判性思维,树立文化自信。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观察学生阅读的兴趣点,组织学生开展跨文化探究与研讨,促进学习活动的深化。另外,这四篇小说都是中长篇小说的节选部分,有条件的话,可以联系整体书阅读与研讨任务,以“篇”带“本”,阅读整部小说,拓展阅读的广度与深度。
本单元学习任务笔者计划预习安排三课时,授课安排九课时。老人与海教案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与内容
1.学习目标
(1)联系相关历史文化背景,感受小说中展现的不同时代、地域的社会生活和人类心灵,深化对历史、社会、人生的认识;深入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社会历史风貌,感受人类文化的丰富多彩。
(2)把握小说中人物成长的精神轨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典型意义,侧重人物心理描写的赏析,挖掘作品的丰富内涵,深入探索民族心理、时代精神和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智慧。
(3)感受小说多样的风格,从主题内容、叙事手法、语言风格等多方面入手,把握作品独特的艺术成就,了解文学艺术手法的传承与创新。
(4)探究作者如何通过作品展现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与思考,恰当评价其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学习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以及艺术化地表现生活,能够发现生活中的小说元素,尝试创作小小说。
2.学习内容
(1)阅读与鉴赏:阅读《〈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复活〉节选》《〈老人与海〉节选》《〈百年孤独〉节选》,感受人类文化的丰富多彩,从形象、主题、手法、语言等方面多角度鉴赏文学作品。
(2)表达与交流:就作家作品、写作背景、小说标题、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小说不同译本之妙、小说语言的暗示性等问题进行交流,借鉴课文的写作技巧,写一篇小小说。
(3)梳理与探究:梳理小说反映的社会内容,深入探究民族心理、时代精神,探究作者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与思考。
二、情境与任务
1.学习情境
在世界全球化的今天,我們需要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口,汲取人类的思想精华,培养开放的文化心态,增强文化理解力。让我们以“多样的文化”为主题,一起感受外国文化的丰富多彩,接纳沉淀在外国经典作品中的人类文明成果,培养我们的“世界眼、中国心”。
2.任务框架
3.任务实施(课时安排:9课时)
任务一:欧洲风貌
第1、2课时
活动1:走近作者
(1)课前阅读《狄更斯传》([英国] 彼得·阿克罗伊德)、《托尔斯泰传》([法国] 罗曼·罗兰)。
《狄更斯传》导读语:《狄更斯传》以狄更斯的去世开篇,又以其去世结尾,带领读者走过了狄更斯生命的那一个圈,和狄更斯一起哭、一起笑……
《托尔斯泰传》导读语: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
(2)摘录与《大卫·科波菲尔》《复活》有关的作家经历、写作背景、作品风格、作品影响、趣闻逸事、社会风貌等内容,做成读书笔记。
(3)班上组织一次以“我了解的狄更斯与托尔斯泰”为题的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
活动2:评选“课文最佳标题”
(1)熟读《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复活(节选)》。
(2)略读《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复活(节选)》的前后章节。
(3)概括《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复活(节选)》的主要内容。
(4)在完成以上任务的基础上分别给《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复活(节选)》拟写标题。
(5)全班进行“课文最佳标题”评选。
可从是否契合课文、是否简洁生动、是否吸引读者等角度考虑;评选《大卫·科波菲尔(节选)》的最佳标题时,还可以将《大卫·科波菲尔》原著中原来的标题“我开始独立生活,但我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展示出来一起参与评选,并思考教材编写者选编课文时为什么不使用“我开始独立生活,但我不喜欢这样的生活”这一标题。
(6)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向教材编辑推荐关于这两篇节选课文的最佳标题,写清楚推荐的理由。
活动3:把握人物形象
(1)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2)根据图表内容,概述人物形象。
你觉得他(她)是一个怎样的人,说出你的依据。
(3)熟读课文,联系原著,仿照下面的示例,写出上述人物在小说所反映的特定的时代中
有着怎样的典型意义。
示例:米考伯先生身上体现了爱慕虚荣、喜欢享受、缺乏责任心,但真挚善良、乐观向上的性格特征,代表着当时底层人民的道德品质和纯真人性。
(4)小组讨论交流:如今,上述人物的经历和品质还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如果在高考作文中选用这些人物作为事实论据,分别适用于哪些话题?请将交流的成果以表格的形式加以整理。
活动4:思辨
英国现代小说家、批评家爱·摩·福斯特将小说中的人物分为两类,即“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扁平人物”是“基于某一种单一的观念或品质塑而成的”,性格简单、静止;“圆形人物”更类似于现实中的人,性格复杂且变化发展。福斯特认为,狄更斯的人物几乎全是扁平的,而托尔斯泰笔下都是圆形人物,“扁平人物在自身成就上是无法与圆形人物匹敌的”。对此,有些作家、评论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比如英国文学评论家理查·豪恩认为狄更斯的人物“取自生活”,他们不但是“现实各阶级的典型和精华”,而且还表现了不同的“个性”;英国作家雷
克斯·华纳认为这种“扁平”和“圆形”的说法不合情理,“谁也不会认为一件雕刻品必须要比一幅图画高明”,“真正重要的是作为整体的作品所产生的效果,而深入透彻的心理分析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增添这种效果”。你觉得作家塑造的“扁平人物”是真实而有意义的吗?你是如何看待“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分类与价值的?结合本单元的具体人物形象谈谈你的看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