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自己
所谓物质自我指的是真实的物体、人或地点,包含躯体自我和躯体外(超越躯体的)自我(延伸的自我)。
物质自我的躯体部分就是我们的血肉之躯。但是,我们对于自我的感知却并不仅限于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妻子、丈夫、孩子、父母、房子、车子、票子等等。除了这些有形的物质以外,还包括很多无形的物质,比如我们的地位、职位、尊严、品位、面子等等。
事实上,人类毕生的精力大都花费在了这些物质自我的身上了,为此而呕心沥血,为此而鞍马劳顿。正如詹姆斯所指出的那样:
“从最广泛的可能性上看……个体的自我是他所能称为他的(HIS)的总和,不仅限于他的身体和他的心理力量,还包括他的衣服和他的房子,他的妻子和儿女,他的祖先和朋友,他的名声和成果,他的土地和马匹、游艇和帐户。所有这些‘他的’都赋予他相同的情感。如果它们
都非常好,那么他就会有成就感;如果它们不怎么好,他就会感到沮丧——虽然对每件事而言程度未必相同,但总的趋势是不变的。”
下面,请你花上一点时间做下面的一个练习:
练习1 我是谁?
假设你来到了一家交友征婚中介所,这时,婚介所给你拿了一张表,这张表里包含了你可以告诉他人的你自己的20件事,对,就是20件,这些事情可以包括你的个性、背景、生理特征、爱好、属于你的东西、你亲近的人等等,总之,就是任何能够帮助他人了解你真实情况的东西。你会告诉他们什么?从第一项,到第二十项,请详细地列出来。
假设你来到了一家交友征婚中介所,这时,婚介所给你拿了一张表,这张表里包含了你可以告诉他人的你自己的20件事,对,就是20件,这些事情可以包括你的个性、背景、生理特征、爱好、属于你的东西、你亲近的人等等,总之,就是任何能够帮助他人了解你真实情况的东西。你会告诉他们什么?从第一项,到第二十项,请详细地列出来。
这个练习做完之后,你会对自我有一个更为清晰和不同以往的认识——啊!原来“我”是这些可以无限延伸的元素组合。
詹姆斯认为,人的物质自我是构成动机的强大力量,这些所有物并不仅仅根据它们的贡献大小而被赋予不同的价值,它们也因为它们是我们的一部分而被珍视。“不仅仅是我认识的人,我所了解的地方和东西也以一种隐喻的方式扩充了自我。”
所有物具有象征作用,它们帮助人们定义他们自己。萨特认为,人们积累所有物是为了扩展他们的自我感。人们感到身份不明确或受到威胁时,就会展示和所有物相关的信号和符号。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许多拥有私家车的朋友会为汽车的损坏而感到极度愤怒,哪怕那只不过是轻微的损伤;许多因自然灾害而损失财产的人会体会到与失去他们心爱的人一样的悲痛体验;也有的人因为别人一句不经意的话而感到伤神。因为,它们是构成自我的有机组成部分,尽管它们并不是我们的本身。
威廉·詹姆斯认为,人类的自我概念是一种“经验自我”,这种“经验自我”包括三个部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
社会自我指的是我们被他人如何看待和承认,也就是人的社会角和社会特征。心理学家迪克斯等人把社会自我区分为五大类:私人关系(丈夫妻子);种族/宗教;政治倾向;标签体(志愿者、酒鬼);职业爱好等。
每一种特性都伴随着一系列的期望和行为。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我们的自我是不同的或
者说我们分别表现出自我的不同侧面。比如,一个教授在学生面前讲课和他与朋友喝酒闲聊时的表现是截然不同的;一个管理者在面对下属和上司的时候,表现也是不一样的;即便是一个刚刚懂事的孩子,他在父母面前和在老师面前的表现也是不同的。
詹姆斯认为:“个体的社会自我是一种从同伴那里获得的认可。我们不仅仅是喜欢被别人看到的居动物,我们生来就有一种被别人注意,被别人喜欢的倾向。一旦没有了残忍的惩罚,个体在社会中就会变得散漫,因而绝对不会引起体成员的注意。”
1922年,心理学家库利提出了“镜像自我”的概念,进一步丰富了社会自我的内涵。库利指出:“自我知觉的内容,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这面镜子而获得的。通过这面镜子,一个人扮演着他人的角,并回头看自己”。这就是说,自我概念是他人判断的反映。这里强调的是我对自己的看法反映着他人对我的看法。由此推导,库利认为,人们的自我概念多半是在与“重要他人”,如父母、兄弟妹、其他亲属、亲朋好友、老师和同学、上司和同事等,在与他们的交往中通过“镜像自我”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总之,社会自我包括我们所拥有的各种社会地位和我们所扮演的各种社会角。但从本质上看,它并不仅仅只是这些特性。我们如何看待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更为重要,即我们如何
看待别人对我们的评价。通俗地说,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十分关心别人眼中的自我:我的上司怎么看我?我的下属怎么评价我?我在朋友的眼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下面请你做一个练习。
练习2 内在自我与社会自我
这个量表是心理学家Fenigstein、Scheier和Buss在1975年编制的自我意识量表(Self-Consciousness Scale 简称SCS),其中“0”表示完全不符合我,“4”表示非常符合我,“1、2、3”分别代表不同程度的符合或不符合。请在你认为合适的数字上做个标记。
1、我经常试图描述自己。 0 1 2 3 4
2、我关心自己做事的方式。 0 1 2 3 4
3、总的来说,我对自己是什么人不太清楚。 0 1 2 3 4
4、我经常反省自己。 0 1 2 3 4
5、我关心自己的表现方式。 0 1 2 3 4
6、我能决定自己的命运。 0 1 2 3 4
7、我从不检讨自己。 0 1 2 3 4
这个量表是心理学家Fenigstein、Scheier和Buss在1975年编制的自我意识量表(Self-Consciousness Scale 简称SCS),其中“0”表示完全不符合我,“4”表示非常符合我,“1、2、3”分别代表不同程度的符合或不符合。请在你认为合适的数字上做个标记。
1、我经常试图描述自己。 0 1 2 3 4
2、我关心自己做事的方式。 0 1 2 3 4
3、总的来说,我对自己是什么人不太清楚。 0 1 2 3 4
4、我经常反省自己。 0 1 2 3 4
5、我关心自己的表现方式。 0 1 2 3 4
6、我能决定自己的命运。 0 1 2 3 4
7、我从不检讨自己。 0 1 2 3 4
8、我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很在意。 0 1 2 3 4
9、我很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 0 1 2 3 4
10、我常常担心我是不是给别人有一个好印象。 0 1 2 3 4
了解自己11、我常常考察自己的动机。 0 1 2 3 4
12、离开家时我常常照镜子。 0 1 2 3 4
13、有时我有一种自己在看着自己的感受。 0 1 2 3 4
14、我关心他人看我的方式。 0 1 2 3 4
15、我对自己心情的变化很敏感。 0 1 2 3 4
16、我对自己的外表很关注。 0 1 2 3 4
17、当解决问题的时候我清楚自己的心理。 0 1 2 3 4
第3题和第7题反向计分,代表自己心目中的自我的题目包括:1、3、4、6、7、9、11、15和17,把它们的总分计算出来;代表社会自我,也就是别人眼中的自我的题目是2、5、8、10、12、14和16。对大学生体为而言,自己心中的自我的平均得分为26,而他人眼中的自我的平均分为19。做做看,你是内在自我和社会自我的比例各是多少?
9、我很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 0 1 2 3 4
10、我常常担心我是不是给别人有一个好印象。 0 1 2 3 4
了解自己11、我常常考察自己的动机。 0 1 2 3 4
12、离开家时我常常照镜子。 0 1 2 3 4
13、有时我有一种自己在看着自己的感受。 0 1 2 3 4
14、我关心他人看我的方式。 0 1 2 3 4
15、我对自己心情的变化很敏感。 0 1 2 3 4
16、我对自己的外表很关注。 0 1 2 3 4
17、当解决问题的时候我清楚自己的心理。 0 1 2 3 4
第3题和第7题反向计分,代表自己心目中的自我的题目包括:1、3、4、6、7、9、11、15和17,把它们的总分计算出来;代表社会自我,也就是别人眼中的自我的题目是2、5、8、10、12、14和16。对大学生体为而言,自己心中的自我的平均得分为26,而他人眼中的自我的平均分为19。做做看,你是内在自我和社会自我的比例各是多少?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人类的自我概念是一种“经验自我”,这种“经验自我”包括三个部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
精神自我是我们的内部自我或我们的心理自我——我觉得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它由除去真实物体、人或地点,或社会角外的被我们称为我的(MY或MINE)的任何东西构成。我们所感知到的能力、态度、情绪、兴趣、动机、意见、特质,以及愿望都是精神自我的组成部分。简言之,精神自我指的是我们所感知到的内部的心理品质,它代表了我们属于我们自己的主观体验——我们对我们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
我是一个幽默的人;我是一个自信的人;我是一个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人;我是一个有主见的和意志坚定的人……
精神自我也包括我们对自己的内省与思考,也就是个体对自己的知觉。个人知觉是指对自己的形象、态度以及价值观等的知觉。
自我形象,也就是自己所认为的自我,这种自我建构一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过程所完成:第一,从自己的行为推断自己:人们常由自己的所作所为来推断自己的内在自我概念,
我做了什么,我就是什么样的人;第二,从他人的行为反应推断自己:别人认为我怎样呢?别人对我们的反应是我们了解自己的主要途径之一;第三,通过社会比较推断自我:通过与别人相比,人们常常会对自己有更清楚的认识。遇到一个难题,你解决了,而你的同事却没有解决,你就会推断你解决问题的能力比他强。第四,通过自我意识来推断自我:如果让你仔细想想,你是什么样的人呢?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让人们反省自己来了解他的自我。
一般来说,人们的自我意识突出表现在对理想自我的规划和思考之中,比如“做一名更优秀的管理者”、“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一个好丈夫和好父亲”、“获得公司的嘉奖”等等。这些自我观念又被某些心理学家称为可能自我,它们是可以实现的,或者是代表了自己的未来的自我方向,代表了个体想要成为或能够成为的一类人。我们的自我观念与这些可达到的自我越接近,我们对自我的感觉越好。理想自我是我们努力奋斗的主要动机之一。
下面请你做个练习,测试一下你的自我形象与理想自我之间的一致性如何。
练习3 自我形象与理想自我
这是一个练习,而不是测试。
第一步,先一鼓作气地填出真实的自己的情况——“现实自我”。比如你是一位男士,身高1.72米,体重65公斤,相貌中等,出身阶层是职员,文化程度是大专毕业……所填的内容不仅仅限于本表中列举的项目,你认为有必要的,自己随意增加项目。
第二步,填写“理想自我”一栏,建议你也一气呵成。期望自己是怎样的,就大大方方地写出来,不必担心它是否可行。比如身高,你希望自己高大如NBA球星,不妨就写个1.98米,还觉不过瘾,填上2.22米也无妨。如果你期望窈窕如模特,也可以大胆设想身高1.75米,体重48公斤。至于相貌,可大笔一挥写上“刘德华”或“凯瑟琳·赫本”。至于出身阶层,更可以写上“王室贵族”或是“亿万富翁”。总而言之,你曾怎样想过,就老老实实写来。
第三步,请比较“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异,按0~10对“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异进行打分比较,0为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完全符合,没有差异;10为完全不符合。然后,把差异的数字相加,即为二者之间的总差距,数字越大说明差距越大,数字越小差距越小,自我一致性越高。
第一步,先一鼓作气地填出真实的自己的情况——“现实自我”。比如你是一位男士,身高1.72米,体重65公斤,相貌中等,出身阶层是职员,文化程度是大专毕业……所填的内容不仅仅限于本表中列举的项目,你认为有必要的,自己随意增加项目。
第二步,填写“理想自我”一栏,建议你也一气呵成。期望自己是怎样的,就大大方方地写出来,不必担心它是否可行。比如身高,你希望自己高大如NBA球星,不妨就写个1.98米,还觉不过瘾,填上2.22米也无妨。如果你期望窈窕如模特,也可以大胆设想身高1.75米,体重48公斤。至于相貌,可大笔一挥写上“刘德华”或“凯瑟琳·赫本”。至于出身阶层,更可以写上“王室贵族”或是“亿万富翁”。总而言之,你曾怎样想过,就老老实实写来。
第三步,请比较“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异,按0~10对“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异进行打分比较,0为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完全符合,没有差异;10为完全不符合。然后,把差异的数字相加,即为二者之间的总差距,数字越大说明差距越大,数字越小差距越小,自我一致性越高。
“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之间差距大吗?看看这些差距之中,有哪些是可以改变的?有哪些是不可改变的?对那些经过努力可以改变的,你将如何努力?改变的代价你能否承担?对那些不可改变的,今后你能否真正坦然笑纳?比如,身高、长相一般来说是改变不了的,要学会悦纳自己,而诸如人际关系、工作成果之类的,则是可以改变的。一句话: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你还可以再增加“别人眼中的我”即社会自我一栏,最好是你列出一些项目,让你的亲人、朋友、同事、上司、下属、同学等,对你进行一些评价,然后你再比较一下,他们的评价与你对自己的评价之间是否有差距,如果反差太大,要原因。
你还可以再增加“别人眼中的我”即社会自我一栏,最好是你列出一些项目,让你的亲人、朋友、同事、上司、下属、同学等,对你进行一些评价,然后你再比较一下,他们的评价与你对自己的评价之间是否有差距,如果反差太大,要原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