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春节⼿抄报⽂字
  春节就要来临了,虽然我们现在玩的很开⼼,但是我们还有要事去完成呢,这件事就是画⼀张好看的春节⼿抄报!以下是由店铺⼩编为⼤家整理的“⼩学⽣春节⼿抄报⽂字”,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学⽣春节⼿抄报⽂字【⼀】
  ⼀、春节的简介:
  春节是指汉字⽂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年、新岁,但⼝头上⼜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些少数⺠族都要举⾏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族特⾊。受到中华⽂化的影响,属于汉字⽂化圈的⼀些国家和⺠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们在春节这⼀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和亲⼈团聚,表达对未来⼀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年⽣活的美好祝福。
  春节不仅仅是⼀个节⽇,同时也是中国⼈情感得以释放、⼼理诉求得以满⾜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族⼀年⼀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柱。
  ⼆、春节的传统⺠俗内容资料:
  春节是除旧布新的⽇⼦,春节虽定在农历正⽉初⼀,但春节的活动却并不⽌于正⽉初⼀这⼀天。从腊⽉⼆⼗三(或⼆⼗四⽇)⼩年节起,⼈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
  春节也是祭祝祈年的⽇⼦,古⼈谓⾕⼦⼀熟为⼀“年”,五⾕丰收为“⼤有年”。⻄周初年,即已出现了⼀年⼀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且,诸如灶神、⻔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春节期间,都备享⼈间⾹⽕。⼈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
  春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除⼣,全家欢聚⼀堂,吃罢“团年饭”,⻓辈给孩⼦们分发“压岁钱”,⼀家⼈团坐“守岁”。元⽇⼦时交年时刻,鞭炮⻬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潮。各家焚⾹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拜年,继⽽同族亲友互致祝贺。
  春节更是⺠众娱乐狂欢的节⽇。元⽇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舞⻰灯、扭秧歌、踩⾼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氛。
  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体的盛典春节就成了中华⺠族最隆重的佳节。⽽时⾄今⽇,除祀神祭祖等活动⽐以往有所淡化以外,春节的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
  ⼩学⽣春节⼿抄报⽂字【⼆】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传说早在新⽯器时期尧舜时就有过"春节"的⻛俗。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种传说是:中国古时候有⼀种叫"年"的兽。"年",头⻓触⾓,凶猛异常。"年"⻓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天(就是现在的除⼣)才爬上岸,吞⻝牲畜伤害⼈命。因此,每到除⼣这天,村村寨寨的⼈们扶⽼携幼逃往深⼭,以躲避"年"的伤害。有⼀年除⼣,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乡⾥⼀⽚匆忙恐慌景象,没有⼈理会
  只有村东头⼀位⽼婆婆给了⽼⼈些⻝物,并劝他快上⼭躲避"年",那⽼⼈把胡⼦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夜,我⼀定把'年'赶⾛。"⽼婆婆继续劝说,乞讨⽼⼈笑⽽不语。
  半夜时分,"年"闯进村。它发现村⾥⽓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婆婆家,⻔贴⼤红纸,屋内烛⽕通明。"年"浑⾝⼀抖,怪叫了⼀声。将近⻔⼝时,院内突然传来"噼⾥啪啦"的炸响声,"年"浑⾝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打开,只⻅院内⼀位⾝披红袍的⽼⼈在哈哈⼤笑。"年"⼤惊失⾊,狼狈逃蹿了。
  第⼆天是正⽉初⼀,避难回来的⼈们⻅村⾥安然⽆恙,⼗分惊奇。这时,⽼婆婆才恍然⼤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传开了,⼈们都知道了驱赶"年"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户户烛⽕通明、守更待岁。初⼀⼀⼤早,还要⾛亲串友道喜问好。这⻛俗⼲泛流传,成了中国⺠间最隆重的传统节⽇。
  ⼩学⽣春节⼿抄报⽂字【三】
  ⼀、春节习俗:扫尘
  “腊⽉⼆⼗四,掸尘扫房⼦” ,据《吕⽒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俗。按⺠间的说法:
因“尘”与“陈”谐⾳,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意是要把⼀切穷运、晦⽓统统扫出⻔。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氛。
  ⼆、春节习俗:守岁
  除⼣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于⻄晋周处的《⻛⼟志》:除⼣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相邀,称为“别岁”;⻓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般为夜半时分。
  三、春节习俗:拜年
  新年的初⼀,⼈们都早早起来,后来⼀些上层⼈物和⼠⼤夫便使⽤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
  四、春节习俗:贴春联
  春联也叫⻔对、春贴、对联、对⼦、桃符等,它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学形式。每逢春节,⽆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幅⼤红春联贴于⻔上,为节⽇增加喜庆⽓氛。这⼀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的提⾼,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都作了论述。春联的种类⽐较多,依其使⽤场所,可分为⻔⼼、框对、横披、春条、⽃⽅等。“⻔⼼”贴于⻔板上端中⼼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框上;“横披”贴于⻔媚的横⽊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也叫“⻔叶”,为正⽅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五、春节习俗:窗花与“福”
  在⺠间⼈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性于⼀体。剪纸在我国是⼀种很普及的⺠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们的喜爱,因它⼤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装点得红⽕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些⼈家要在屋⻔上、墙壁上、⻔楣上贴上⼤⼤⼩⼩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间由来已久的⻛俗。“福”字指福⽓、福运,寄托了⼈们对幸福⽣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幸福已到”、“福⽓已到”。⺠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跳⻰⻔、五⾕丰登、⻰凤呈祥等。
  六、春节习俗:春节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氛。年画是我国的⼀种古⽼的⺠间艺术,反映了⼈⺠朴素的⻛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样,起源于“⻔神”。随着⽊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些年画作坊中产⽣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年画、以满⾜⼈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和⼭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流派,各具特⾊。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刻年画,画的是⺩昭君、赵⻜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间流传最⼲的是⼀幅《⽼⿏娶亲》的年画。描绘了⽼⿏依照⼈间的⻛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历和年画⼆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种新形式。这种合⼆⽽⼀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今⻛靡全国。
  七、春节习俗:爆⽵
  中国⺠间有“开⻔爆⽵”⼀说。
  即在新的⼀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的第⼀件事就是燃放爆⽵,以哔哔叭叭的爆⽵声除旧迎新。爆⽵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氛,是节⽇的⼀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的应⽤越来越⼲泛,品种花⾊也⽇⻅繁多,每逢重⼤节⽇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以⽰庆贺,图个吉利。湖南浏阳,⼲东佛⼭和东尧,江⻄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产的爆⽵花⾊多,品质⾼,不仅畅销全国,⽽且还远销世界。
  ⼋、春节习俗:春节联欢晚会
  春节联欢晚会,通常简称“春晚”,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在每年农历除⼣晚上为庆祝农历新年举办的综艺性⽂艺晚会。1983年,央视举办春节联欢晚会应该说是⼀个偶然事件。但是这台晚会已经成为了中国⼈的“新⺠俗,新⽂化”,每年除⼣夜必看的电视⼤餐。从⽂化发展的⾓度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开创了电视综艺节⺫的先河,且引发了中国电视传媒表达内容、表达⽅式等⽅⾯的重⼤变⾰。它的成功不仅牢固确⽴了⾃⾝的地位,⽽且在中央电视台衍⽣出系列类似的节⺫,如综艺⼤观、正⼤综艺、曲苑杂坛、春节戏曲晚会、春节歌舞晚会、各部委春节晚会(如公安部春晚)、以及国庆、五⼀、中秋、元旦等各种节⽇综艺晚会。随后,全国⼤⼤⼩⼩的地⽅电视台频频效法并⼒求创新。
五字春联
  ⼩学⽣春节⼿抄报⽂字【四】
  传说远古时代有⼀种怪兽,头顶⻓独⾓,⼝似⾎盆,⼈们叫它做“年”。每逢腊⽉三⼗晚上,它便窜出⼭林,掠⻝噬⼈。⼈们只好备些⾁⻝放在⻔外,然后把⼤⻔关上,躲在家⾥,直到初⼀早晨,“年”饱餐后扬⻓⽽去,⼈们才开⻔相⻅,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未被"年"吃掉。于是拜年之⻛便流传开来。宋⼈孟元⽼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庶⾃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上⾃朝官,下⾄庶⼈,往来交错道路者连⽇,谓之'拜年'。然⼠庶⼈各拜其亲友多出实⼼。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以次拜家⻓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遣⼦弟代贺,谓之'拜年'。⾄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
  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拜年⼤体可分五类:
  ⼀是拜家⾥⻓辈。拜年⼀般从家⾥开始。初⼀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辈拜年,祝福⻓辈健康⻓寿,万事如意。⻓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辈拜完年以后,⼈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地恭贺新年,互
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是⾛亲戚。初⼀或初⼆必须到岳⽗、⺟家,并须带礼物。进⻔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三
叩⾸礼,然后再给⻓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三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进屋⻔,仅向佛像三叩⾸,如与主⼈系平辈则只须拱⼿⼀揖⽽已,如⽐⾃⼰年⻓,仍应主动跪拜,主⼈应⾛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谦恭。这种情况⼀般不宜久坐,寒喧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受拜后,应择⽇回拜。
  四是感谢性的拜访。凡⼀年来对⼈家⽋情的(如律师、医⽣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谢枕。
  五是串⻔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没有多⼤来往,但⻅⾯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彼此⼀抱拳说:"恭禧发财"、"⼀顺百顺",在屋⾥坐⼀会⼉⽽已,⽆甚过多礼节。
  在古代,从正⽉初⼀⾄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谓之"忌⻔"。仅限于男⼦外出拜年,妇⼥则须等到正⽉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访,所以拜年的时限可以延⻓到正⽉⼗五灯节左右。如果因故未及循例⾏礼,⽇后补⾏的,谓之"拜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