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C
utlture and Art 张爱玲小说自20世纪40年代问世以来一直备受读者欢迎,作为海派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张爱玲本人有着独特的艺术思想和写作角度。其作品中独特的譬喻,炫丽丰富的服饰彩,古朴雕琢的家居刻画都令读者耳目一新。但究其本质,其小说热度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是其情节的特殊性。情节,是小说的精髓。张爱玲的小说情节不落俗套,不为迎合大众口味而虚与委蛇。以时而尖刻犀利、时而优雅哀婉的笔调揭示了一张张露骨的人性图。而其揭示的手段大部分来自于情节。著名学者孙绍振在《文学创作论》一书中用“情节因果律”来探究小说人物的深层情感,用此来论证张爱玲小说的核心——人性也未为不可。
一、情节中的因果性
情节,至少应涉及两种以上相关的感情。故事是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情节同样要叙述事件,只
不过特别强调因果关系。[1]情节中的时间关系往往
被因果关系所遮蔽,涉及到原因追问的都与情节有关。亚里士多德早在《诗学》中就指出:如果一桩桩事情是意外发生而彼此间又有因果关系,那就更能产生这样的(引起恐惧与怜悯之情)效果。这样
的事件比自然发生,即偶然发生的事件更为惊人。
[2]
在张爱玲小说《心经》当中,许小寒与许峰仪本是父女关系,故事就按照事件顺序一点点叙述开来,
涉及到同学间的玩笑,涉及到家庭的温馨,若一直叙述下去,本是极平凡的一篇小说,但到小寒在为好友绫卿做媒时,意外得知她父亲和好友绫卿一同看电影时,凸显出矛盾。小寒异样的表现完全不像一个女儿该有的行为,而像一位吃醋了的小女人。再返回看之前的情节,便可发现,作者张爱玲处处都埋有父女畸恋的伏笔。这种意外事件的发生用因果关系联系起来,更易让人产生震惊的效果。这种“意外”直指情节的“突转”,读者的“意外”常常是对“相反方向”的“发现”,亦即对人物心理的新
方面的认识。[3]472
若小说从相同方向上往下延续,
则很难产生对人物心理新方面的认识,从而也达不到令人震惊的效果。小寒对父亲许峰仪已经超越了父女之爱,其畸形的恋情注定不被世俗所容,父亲的移情别恋以及小寒最后想挽回的歇斯底里都是情感的正常表现。但纠其背后的原因,许峰仪的移情别恋无论是偶然的还是故意,亦为不耽误小寒青春年华之举都是人所具有的正常感情和理性。心理学表明:驱使人类行为的所有动机,都源自于欲望。
欲望就是人性的一部分。这种情感的因果性,使小说的结构产生了有机联系,符合形式审美规范的内在统一性。没有原因的结局是不美的,没有结局的
原因也是不美的。[3]474由于情感的复杂性,小说中
主人公的行为背后可能有多种原因,比如《金锁记》
收稿日期:2019-3-11
作者简介:马晓君(1991-),女,山东潍坊人,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情节因果律论证张爱玲小说的核心——人性
马晓君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昆明650500)张爱玲简介
摘要:情节是小说的精髓。张爱玲小说经久不衰,不仅与其独特的譬喻、古古香的雕琢以及绚丽的服饰
彩描绘有关,还依赖于其独特的情节设置。著名学者孙绍振用“情节因果律”来探索小说人物的深层情感,将此应用于张爱玲小说的探索,其情节中的因果性以及因果性的不同呈现方式:情感叠加,因果的两极分化,实用和理性因果寄托于审美因果都可分析出小说中蕴含的核心——人性。
关键词:情节因果律;张爱玲小说;情节因果性;情感深层结构;因果的两极分化;实用和理性因果;审美因果中图分类号:I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397(2019)01-00030-03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