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2.默读课文,抓住中心句(或中心词)读懂每一段的内容。学习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总分构段方式,能仿照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清楚、具体地描写一处景物。
3.反复朗读课文,展开想象,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文中四字词语、生动比喻等语言表达的意思,认识排比句,体会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美,感受课文中蕴含的语言美、画面美,激起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文中四字词语、生动比喻等语言表达的意思,体会庐山云雾“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的美,感受课文中蕴含的语言美、画面美;
2.学习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总分构段方式,能仿照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清楚、具体地描写一处景物。
(二)教学难点:
在读中想象、体会文中优美语言、生动比喻表达的意境,感受课文中蕴含的语言美、画面美;能仿照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采用总分的构段方式、生动具体的语言写一处景物。
三、教与学的准备
1.教师准备好教学课件。
2.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辅助环节)
(一)板题导入
1.板书“庐山”,读一读,认识“庐”字。你知道庐山吗?有谁去过吗?(学生交流)读读下面的这段话,可以帮助你了解庐山。出示:
庐山是世界文化名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在我国江西省的北部,紧靠长江边。写的“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写的就是庐山。
2.同学们背诵过很多古诗,有没有人是在诗中了解庐山的?(背一背《望庐山瀑布》)
3.今天我们一起去欣赏庐山的风景,(添加板书:的云雾)从题目看,这篇课文重点写什么?
(二)出示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弥漫、瞬息万变”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第一次先学后教)
(一)出示自学指导: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用横线划出生字词,在课文中标出字音,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2.通过查字典和结合上下文的方法理解生词,无法理解的做上记号。
5分钟后交流
(二)自学自测
1.学生自主学习(生按提示自学,师巡视指导。)
2.自己检测自学效果:学生大声朗读一遍课文后生字词和整篇课文。
(三)小组纠错
和小组内伙伴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轮流读课后生字词,交流对生词的理解,。
(四)质疑拓展
1.通过课前预习,本课的生字词语能不能认识,会写?我们先来读读生字在文中组成的词语。(出示)自己练一练,指名读,齐读。重点注意正音:“似、姿”平舌音;“系”多音字,结合词语理解意思,确定读音。“笼”多音字,结合“鸟笼子”区别字义,确定读音。
庐山 瀑布 千姿百态 变幻无常 系在腰间
似乎 笼罩 一泻千里 流连忘返
2. 出示学生习作册书写的生字,能正确地认读吗?指名读生字,齐读生字。看看这位同学的书写,你觉得哪个字的书写不够规范?提提建议。(重点预设:“幻”和“瀑”字对比,说说笔画较少的字和笔画多的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可以写得更美观?——注意写舒展和紧凑)看看哪些字笔画较少要注意写舒展,练习书写:幻、似、系、返,各写一个;再练习书写瀑、笼、罩注意写紧凑些。
3.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不仅风景美,语言也美。使用了很多四字词语、比喻句,课文能读正确、读流利吗?四个同学接读课文,大家听:听读得是否正确;边听边想,作者用的这些词语,哪些我还不懂它的意思,随手就画出来。(指名朗读,随时引导学生评价,订正读错的字音、不通顺的句子;较难读的地方,反复练读;要重视读正确、读流利)
4.课文中有许多四字词语,课前大家在书上标画出来了,看看能不能会读。(出示)练习一下,指名读,读正确。默读词语,联系课文中的句子,看谁能通过自己读书读懂这些词语的意思。(学生默读自学,老师不断地在学生中间走动,或表扬,或点拨,或纠正错读。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关注着他)出示词语:
景秀丽 变幻无常 腾云驾雾 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一泻千里 四蹄生风 云遮雾罩 流连忘返
5.再读课文,推进读懂。
我们再来读课文,这一次不仅要求读正确,还要把自己对课文的而理解融入读书,读出文章写的意思,读得有些感情。
(1)谁愿意读第一段?(请一位同学读)
这一段讲了什么?试着说一说。
这里有个词语“更”,讲了什么意思?再读读这句话,要突出“更”的意思。指导读好第一句。
“神秘的彩”你理解吗?结合你在生活中的体会说一说。读读第2、3句话,看看能不能读出神秘的彩?
读完课文,你能再来说说,这一段中介绍庐山的云雾,是围绕哪个词来写的吗?(神秘的彩)
(2)方法小结:读读每一句,体会这一段的意思是围绕哪个词来写的,再结合这段话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试着读出这段话写的意思,你就能读得有感情。试着朗读2、3、4段,看看你的读是不是有进步?(学生练习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读2至4段,引导学生感知段的中心词。
第2段是围绕哪个词语来写的?(千姿百态)有哪些姿态,要注意读出来。
第3段是围绕哪个词语来写的?(瞬息万变)这个词语你理解吗?发生了哪些变化,谁能读出来?
看看这两段中心词所在的句子,这两段有什么共同的结构特点?(中心句在第一句,总起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先总的告诉读者要写什么,再具体写,这样表达很清楚、条理)齐读这两段,看看作者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来写具体的。
最后一段,就一句话,有两个词语要读好,你觉得是哪两个?(云遮雾罩、流连忘返)读读这两个词语,理解吗?“流连忘返”的“返”字什么意思?要注意不要和“反”相混。齐读这段话。
6.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课文主要描绘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你觉得哪些词语可以概括地表达作者的写的内容?交流,相机板书:神秘、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流连忘返
读了课文,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选用课文中的词语来说。(鼓励学生多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培养读有所思,思有所获的意识和能
力)
三、读通课文,理清脉络(第二次先学后教)
(一)出示自学指导:庐山的云雾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停顿,做到正确、流利。
2.置身于庐山的云雾之中,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出示,齐读填空。
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 、 的感觉。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自学自测
学生自学,认真朗读课文,尝试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三)小组纠错
小组轮流朗读课文,互说课文主要内容,互相纠正错误。
(四)质疑拓展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错。
2.教师重点指导攻克难读的长句子。
——“腾云驾雾、”的感觉是怎样一种感觉呢?假如我们来到了庐山,看
一看,你身边是什么?你头上是什么?你脚下是什么?(都是云雾)伸手摸一摸,你觉得在电视里看到过的谁也是这样子的?(孙悟空、神仙等)说说这两个词语表达的意思?
——你能读出这种“腾云驾雾、”的感觉吗?(有必要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范读)
2.这一段话通过人们置身于庐山云雾之中“腾云驾雾、”的感觉写出了庐山神秘的彩,如同仙境一般,再读读背一背,你就能当小导游为大家介绍了。自由练习,在小组内比比,我们几位同学为大家做导游。
3.播放视频,指名做导游,有神有的背诵第一段。再一起背诵。
四、识记生字,描摹临写(第三次先学后教)
(一)出示自学指导:
1.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笔顺、笔画,注重易错笔画、笔顺。
2.完成课后第2题“用钢笔描红”。
(二)自学自测
学生认真观察生字结构及笔画笔顺等,自主书写生字,老师强调书写姿势。
(三)小组纠错
同桌互相评议生字,指出优缺点。
(四)质疑拓展
1.师生交流易错字和易错笔画笔顺。
2.出示学生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比较好差。重点评不规范的字,激励书写水平高的同学,教师可范写。
3.让学生每个字再练写一遍,同桌互批,订正。
五、归纳总结,达标训练
(一)归纳总结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讲,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在读中理解语言,感知写法,对比语言体会写法的好处作为了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