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元宵节教案反思(精品7篇)
中班元宵节教案反思篇1
  目标:
  1、能积极参与赏灯、玩灯、搓元宵等活动,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的快乐。
  2、知道元宵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预备:
  1、拌好的馅、干米粉。
  2、小盘子、大盘子。
  3、幼儿自制花灯一盏。
  4、猜灯谜谜面,悬挂操场。
  5、发出邀请,家长参与。
  过程:
  1、介绍元宵节。
  引导幼儿讲述:我所知道的元宵节。
  教师进一步介绍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
  2、做元宵。
  谈谈说说:我吃过的各种元宵。
  介绍做元宵的材料,并示范制作方法。
  制作方法:先用小勺挖一匙馅心放在手心里搓圆,将搓圆的馅心放入干米粉,在盘中往返滚动,直到馅心四面粘满米粉。最后,把它放在手心搓圆即成。
  幼儿分组制作,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把握两人合作滚米粉的技能。
  将搓好的元宵放在大盘子里,分享集体合作的快乐。在等待煮元宵的同时,玩花灯。
  3、玩花灯。
  幼儿提着花灯,同伴相互欣赏,讲述自己所拿的灯的名称及主要特点。
  在敲锣打鼓的热闹气氛中,幼儿在园内提灯游行,自由交往。
  4、家长带领幼儿猜灯谜。
  5、品尝小元宵。
  鼓励幼儿有礼貌地邀请老师、弟弟妹妹一起品尝劳动成果,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6、领奖品。
 
中班元宵节教案反思篇2
  活动时间:
  2月22日上午
  活动地点:
  三楼多功能教室
  活动目标:
  1.了解元宵节的习俗,感受过节的快乐。
  2.初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动准备:
  1.各班桌子搬至多功能教室,排成四长条。
  2.各班准备好两包糯米饭、两包桌布、两包糖、一个拖线板、两个电磁炉(锅子)、两个大勺子;每组一把勺子和一个大盆;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碗筷。
  3.PPT。
  4.每班请两个家长志愿者,请两个孩子用二三句话介绍自己的特灯笼。 活动过程:
  一、话元宵
  1.教师讲述有关元宵节的知识。
  元宵节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又称"灯节"、"上元节"。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元宵之夜,孩子们就纷纷提着灯笼,四处游走玩耍。
  2.幼儿代表介绍自己的特灯笼。(幼儿排成一排站在舞台上)
  3.小结:元宵佳节,不少地方都要举行彩灯展、花灯会。元宵的灯,有挂花灯、滚龙灯、迎轿灯、走马灯、放水灯、展冰灯都具有明显的地方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元宵节有许多传统风俗和节目,如:闹社火、耍龙灯、舞狮子、划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猜灯谜、吃元宵等。(欣赏相关图片)
  二、制元宵
  1.你吃过的元宵是什么样的?
  2.元宵象征着全家团圆和睦、生活幸福甜美,它大多是用糯米粉做成的。
  3.出示糯米粉,介绍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加水揉团——拿一小团搓成元宵)
  4.幼儿自己铺桌布。
  4.幼儿制作元宵。
  三、享快乐
  1.幼儿自己整理桌子,将自制的元宵放到锅子中。
  2.在这等待的时刻,我们来欣赏一个关于元宵节的故事。(看视频)
  3.幼儿自己分发碗筷,盛元宵,分享快乐。
 
 
中班元宵节教案反思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元宵节,理解儿歌意思,学习完整地朗诵儿歌。
  2、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3、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4、了解节日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做花灯  活动准备:
  油泥、玩具小碗、根据儿歌内容绘制的图标。
  活动过程:
  1、老师演示搓元宵,谈话导入元宵节。
  老师:老师拿的是什么?变变变,我用油泥变出了什么?
  一碗香喷喷的元宵来啦!元宵节里人们都要吃甜甜糯糯的元宵。元宵节马上就要到了。是哪一天呢?
  2、学习儿歌。
  老师示范朗诵儿歌《闹元宵》。
  3、理解儿歌意思老师:正月十五那天是什么节日?
  4、看图标跟念儿歌。
  分析理解“团团圆圆”、“闹元宵”的意义。
  老师:谁知道“团团圆圆”是什么意思?(家里人都来了,很多亲戚朋友在一起。)儿歌叫《闹元宵》,为什么要说“闹”?(人很多,大家在一起很热闹、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