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当时陆路交通不便,最初到上海的广东人,大都是随着洋行搬迁飘洋过海而来。因为虹口距外滩边的洋行不远,所以纷纷选择定居于此。直到现在,这里依然满眼是煲仔饭、广式烧腊的招牌,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条美食街——乍浦路美食街,就是广东后裔们用自家住房打造出来的。当时阮玲玉一家之所以选择这里,除了房价便宜、交通方便,更主要的是这里全是广东老乡。阮玲玉的初恋张达民,出身自广东籍的名门望族,1926年阮玲玉答应嫁给他,也是因为后者说
北外滩有个广东街
从南京东路商业区再往北,过了四川路桥就是虹口地界,和
沁园邨9号相比,这个儿时生活的地方才是阮玲玉始终魂牵梦绕的。这一带,特别是武昌路,在老上海人口中有个别名——广东街,或称“小广东”,阮玲玉祖籍香山县(今中山市),是正宗的广东籍移民第二代。
的一句:“按我们广东人的习惯,父亲葬礼上磕过头了就算认下了。”
老乡带老乡,广东移民的居住范围从外滩不远的
武昌路沿四川路慢慢扩展,乍浦路、虬江路、海宁路……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虹口区人口普查,籍贯广东的已有十几万人。不过,虽然同为广东老乡,贫富差距也显而易见。阮玲玉童年居住的武昌路同仁里属于贫民区,后随母帮佣的张公馆在乍浦路,是洋房集中的区域;与张达民婚后搬入的海宁路18号德兴里,则是标准的中产阶级公寓,“当时一幢楼上楼下月租金5个银洋”。所幸这几处在拆迁大潮中尚屹立不倒,让我见识了这一微妙的级差。
广东街最大的特,是男女老少仍以粤语为第一语言,直到1949年之前,上海话在这里还吃不开,店铺播的是广东音乐、粤剧唱段,逢年过节,弄堂里处处是晾晒的广东香肠、萝卜糕等粤味食物,街头都是广东舞狮。直到今天,弄堂里上了年纪的人,和外人讲上海话、普通话,彼此之间则讲粤语,只是声调、词汇多少有些奇怪。据说当年阮玲玉的国语广东口音浓重,幸好当时拍的是无声片。那时粤语号称上流社会的通用语,前配音时代的进口大片,译意风有国语版和粤语版,却没有沪语版。有声片渐渐兴起之后,阮玲玉感到“惘惘的威胁”,还曾专门老师学了八九月的国语。
余庆人家
1926年3月的一天上午,16岁的阮玲玉从明星公司试镜完毕,得到大导演卜万苍的肯定,成为《挂名夫妻》的女主角,拿到了预付的报酬40元大洋。这意味她和相依为命的寡母生活有着落了。她飞快地坐上3路电车,到终点站北四川路下来,叫了黄包车,过四川路桥,一直向虬江路口、奥迪安大戏院后面的一条石库门弄堂余庆坊奔去,想把好消息带给在家等候的母亲。
弄堂里阮玲玉一生搬家多次,位于今四川北路1906号的余庆坊,是她反复搬走又回来的地方。她去试镜,可能也是受到住在同一小区52号那位姑娘的刺激,她
叫胡雪华,也是广东籍,比阮铃玉年长两岁,是富家女,从中华表演学校毕业,已经演了一年多电影。胡雪华1924年随任职大公司高管的父亲从广州迁到上海,1933年成婚前一直住在余庆坊。婚礼上,她用的是另一个名满天下的名字——胡蝶。
胡蝶和阮玲玉是同乡、邻居,年纪相仿,差不多同时进入电影界,也是最大的事业对手。她们一直都是好友,虽然因人生境遇的天壤之别,从来不曾交心贴肺,却以最大的善意保持着有距离的友好,这在同行是冤家的演艺界已属难得。
专
题Feature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