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美、感悟美、表现美、创造美
弄堂里作者:张小琦
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20年第09期
弄堂里作者:张小琦
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20年第09期
摘要:本文基于民族民间舞蹈具体的教学实践,通过一系列方法手段引导学生发现舞蹈作品之美,感受舞蹈艺术所表达的情感之美,学会最大化表现出民族舞蹈的审美特质,最终产生舞蹈艺术的创新创造之美,可实现丰富民族民间舞课堂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全方面掌握民族民间舞的基本动律和背后的文化意义,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对民族民间舞教学模式的发展提出建议参考。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教学;审美;创新
中图分类号:J7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6-0064-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6.045
舞蹈本身是一種传达美表现美的艺术,民族民间舞也是如此。民族民间舞是在各民族传统艺术的基础上用舞蹈传递民族特质和文化传承的审美艺术。在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中,教
师除了向学生传授舞蹈知识以外,应该运用一些方法手段,让学生在学习舞蹈动作和风格韵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认知生活,感受民族民间艺术,并能够创造美好事物,达到学习舞蹈作品、提高文化素养和追求美好精神境界的共同目标。
一、善于发现,引导并培养学生审美的眼光
发现对于审美来说,是极其可贵的品质,没有发现就不知其所在,就不能体验其美好,更谈不上去创造。在民族民间舞蹈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舞蹈动作的同时,发现动律之美并激活审美眼光,是培养舞蹈学生艺术鉴赏力的必要条件,应该成为学校培养舞蹈艺术人才教育的起点。
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结合所学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美学特质,利用音乐、绘画、道具等多种艺术手段或多媒体方式,在课堂上创造一个美好的自然空间,让学生一走进教室就感到一种美的陶冶,有意识地把学生带入一个艺术美的氛围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