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易的《长恨歌》,主旨是什么?18-11-1612:25
《长恨歌》主旨补证及艺术论析
长恨歌
唐代:⽩居易
汉皇重⾊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初长成,养在深闺⼈未识。
天⽣丽质难⾃弃,⼀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笑百媚⽣,六宫粉黛⽆颜⾊。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滑洗凝脂。
侍⼉扶起娇⽆⼒,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三千宠爱在⼀⾝。
⾦屋妆成娇侍夜,⽟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可怜光彩⽣门户。
遂令天下⽗母⼼,不重⽣男重⽣⼥。
骊宫⾼处⼊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尽⽇君王看不⾜。
渔阳鼙⿎动地来,惊破霓裳⽻⾐曲。
九重城阙烟尘⽣,千乘万骑西南⾏。
翠华摇摇⾏复⽌,西出都门百余⾥。
六军不发⽆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收,翠翘⾦雀⽟搔头。
君王掩⾯救不得,回看⾎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下少⼈⾏,旌旗⽆光⽇⾊薄。
蜀江⽔碧蜀⼭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宫见⽉伤⼼⾊,夜⾬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中,不见⽟颜空死处。
君⾂相顾尽沾⾐,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秋⾬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花开⽇⼀作:花开夜;南内⼀作:南苑)
梨园弟⼦⽩发新,椒房阿监青娥⽼。
⼣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梦。
临邛道⼠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殷勤觅。
排空驭⽓奔如电,升天⼊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在虚⽆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
中有⼀⼈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阙西厢叩⽟扃,转教⼩⽟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使,九华帐⾥梦魂惊。
揽⾐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舞。
⽟容寂寞泪阑⼲,梨花⼀枝春带⾬。(阑通:栏;飘飘⼀作:飘飖)
含情凝睇谢君王,⼀别⾳容两渺茫。
昭阳殿⾥恩爱绝,蓬莱宫中⽇⽉长。
回头下望⼈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钗寄将去。
钗留⼀股合⼀扇,钗擘黄⾦合分钿。
但教⼼似⾦钿坚,天上⼈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知。
七⽉七⽇长⽣殿,夜半⽆⼈私语时。
在天愿作⽐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绝期。
⼀、此诗本事及写作缘起
唐⽞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环之间的爱情悲剧,因与安史之乱紧相联系,有着相当严肃的政治⾊彩,⽽
其情事本⾝之离奇曲折,⼜极富传奇⾊彩,因⽽备受历代⽂⼠的关注。⾃唐⾄清,出现了不少以此为题材的⽂学作品,著名者如杜牧的《华清宫》三⾸、李商隐的《马嵬》、苏轼的《荔枝叹》、⽩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洪昇的《长⽣殿》等。⽩居易的《长恨歌》作为其中翘楚,不惟写作年代最早,⽽且名声也最为响亮。
杨⽟环是蜀州司户杨⽞瑛的⼥⼉,随叔⽗杨⽞琰⼊长安,及笄,嫁与唐⽞宗第⼗四个⼉⼦寿王李瑁为妃。后为李隆基看中。李欲将杨占为⼰有,⼜碍于名分,于是,让她出宫做⼥道⼠,尔后再迎归宫中,掩⽿盗铃,⾃欺欺⼈。李隆基早先励精图治,晚年逐渐松弛。得杨⽟环后,更是沉湎酒⾊,荒废朝政。杨⽟环则不仅⾃⼰得宠专房,⾝封贵妃,“声焰震天下”,⽽且满门亲族也跟着沾光,堂兄杨国忠位居宰相,杨锯官鸿胪卿,杨铸官侍御史,⼤封韩国夫⼈,三封虢国夫⼈,⼋封秦国夫⼈。如《长恨歌》所说是“姊妹弟兄皆列⼟,可怜光彩⽣门户”。
天宝后期,朝廷内部本已⽭盾重重,李隆基对杨家的偏幸,更促进了⼀些⽭盾的激化。天宝⼗四载,⼿握重兵的范阳等三镇节度使安禄⼭打着讨伐杨⽒、以清君侧的幌⼦,发动了叛乱,兵临长安。李隆基在杨国忠等⼈的挟持下,携杨⽟环仓皇出奔,西⾏四川。⾄陕西马嵬驿,李隆基原先的亲信、右龙武将军陈⽞礼带领扈从禁军发难,要求诛杀杨⽒兄妹以谢天下。迫于情势,李隆基只得如请,“命⾼⼒⼠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
宪宗元和元年,⽩居易应考“才识兼茂明于体⽤”科,取⼊第四等,被任命为位于长安西南的周⾄县县尉。这年冬天,他与友⼈陈鸿、王质夫⼀起到马嵬驿附近的游仙寺暇游,谈及李、杨之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离奇特出之事,如没有⼤⼿笔为它加⼯润⾊,就会随着时间的迁移⽽埋没消失。于是他对⽩居易说:“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何如?”在王质夫的提议下,⽩居易写下了此诗。⽽陈鸿则同时写下了⼀篇传奇⼩说《长恨歌传》。
应该注意的是,《长恨歌》关于李、杨情事的叙述描写,虽依据⼀定的史实,但也采撷了⼀些民间传说,更融注了作者的艺术想象和创造。上述本事和有关背景,可以作为阅读、理解、分析作品时的参考,但不⾜以作为绳墨来衡定诗中的⼀些描写是否符合史实。
⼆、本诗主旨及其补充论证
《长恨歌》的主旨是什么?历来聚讼纷纭。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意见。
(⼀)讽喻说认为此诗是借李、杨之情事,暴露统治阶级荒淫⽆耻,讽刺李隆基贪⾊误国,以致引发“安史之乱”。告诫最⾼统治者应引以为戒,免蹈覆辙。⾄于诗歌后半部分对绵绵长恨的描绘,也不是对李、杨表⽰同情,更不是歌颂,⽽是通过李隆基晚年失去⼀切的狼狈景象,隐曲地讽刺他荒淫误国⽽终于苦果⾃尝。
(⼆)爱情说认为此诗的前半部分中,对李、杨荒淫⽆度、废弃国事诚然有所讽刺和不满,但这不是主旨。全诗以⼤部分篇幅描写了两⼈的离奇遭遇,歌颂了他们之间的爱情。论者还认为,诗中所写的李、杨爱情,实际上已超越了历史事实⽽具有⼀定的典型意义。作者通过这⼀爱情悲剧,歌颂了⼈们对爱情的坚贞和专⼀,反映出⼈们对美满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尽管李、杨⾝为帝王贵妃,但他们的这种爱情与⼈民的⽣活、与⼈民的感情是⼀致的。
(三)双重主题说认为这⾸诗⼀⽅⾯对李、杨荒淫⽆度、招致祸乱作了明显讽刺,另⼀⽅⾯对两⼈的爱情悲剧及彼此之间的诚笃相思赋予了深切同情,⽽且更偏重于后者。整⾸诗,⾃始⾄终贯穿着两重性,贯穿着李、杨⾝兼爱情悲剧的制造者与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冲突的体现主要是两个⼈物本⾝,⽽冲突的必然结果则是⼈物的长恨。
三种说法中,我们认为“双重主题说”较为客观中肯,符合作品实际。此就三个⽅⾯略作补充和阐述。
长恨歌 白居易⾸先,分析《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必须注意这是⼀⾸叙事诗,叙述的是⼀个完整的故事。李、杨早先的逸乐和后来的长恨,都是这个故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且,这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早先的逸乐是导致后来贵妃丧⽣、彼此长恨的原因,⽽长恨则是李、杨荒淫误国,终于殃及⾃⾝的必然结果。所以,任意突出或忽视其中任何⼀个⽅⾯,都将损害故事的完整性,将割断前后情节的内在逻辑和因果联系⽽使这⼀故事失去它本有的特殊意义,其评论当然也就难以符合作品实际和作者的原意。
其次,正如往昔论者所云,作为悲剧的两个主⼈公,李、杨具有双重⾝份:⼀⽅⾯,他俩的荒淫逸乐引发了安史之乱,从这⼀⾓度来说,他们也是悲剧的制造者;另⼀⽅⾯,安史之乱的发⽣使他们死⽣异处,相见⽆期,⾃⾷其果,因⽽⼜是这⼀悲剧的承受者。但是,在此必须予以指出及强调的是:这出宫廷爱情悲剧,经过了作者审美化的艺术处理;李、杨的双重⾝份,是作者为揭⽰、感叹他们“⾃作⾃受”⽽刻意安排的,⾃有其特殊的⽤意。从作品本⾝的许多描写及其所包含或流露的感情倾向来看,李、杨双重⾝份的⽐重,在作者⼼⾥并⾮对等平衡,⽽是前者为次,后者为主;前者为轻,后者为重。评论《长恨歌》的主旨,在认可“双重主题”、“双重⾝份”的基础上,必须进⽽顾及这⼀点,因为它是我们分析、理解作者对这⼀悲剧的是⾮态度和感情倾向的必要前提。
再次,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必须注意作者对这⼀悲剧的是⾮态度和感情倾向。《长恨歌》是⼀⾸叙事诗,但具有浓郁的抒情⾊彩,在叙述李、杨爱情始末的过程中,作者融进了⾃⼰的感情,并通过感情的媒介,表现了他对这⼀悲剧的是⾮评判。对李、杨之耽乐误国,作者显然是意在批评⽽语含嘲讽的,这从“汉皇重⾊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缓歌慢舞凝丝⽵,尽⽇君王看不⾜”等语句中可明显看出。然⽽,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悲剧的发⽣,作者对李、杨的态度也由批评讽刺转向怜悯同情。
这从“君王掩⾯救不得”,“宛转蛾眉马前死”,“蜀江⽔碧蜀⼭青,圣主朝朝暮暮情”,“到此踌躇不能去”,“不见⽟颜空死处”,“芙蓉如⾯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等
⼤量饱含深情的描述中,可以获得⾮常明显⽽强烈的感受。诚然,作为悲剧的承受者,作者对李、杨深抱同情;作为悲剧的制造者,作者对李、杨⼜有所谴责。
但是,作者的谴责⾃有其⽴⾜点,那就是李、杨的任意纵情,不仅贻误国事、危害社稷,也给他们⾃⾝带来了巨⼤的不幸,⾃⾷苦果,⽽并⾮为了揭露批判统治者的荒淫腐朽(尽管诗歌在客观上有此认识作⽤)。否则,作者何必花费那么多的笔墨着意铺写渲染李、杨两⼈的绵绵长恨?即使按“讽喻说”论者的说法,这是“通过李隆基晚年失去⼀切的狼狈景象,隐曲地讽刺”,那么,⾄少第四部分的整段描写就⼤可不必;⽽作者亦⽆须在字⾥⾏间倾注如此明显⽽⼜深切的同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