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了解白居易生平及其创作成就
2、品味语言,鉴赏诗歌艺术手法
3、把握长恨歌的主题
白居易生平: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德宗贞元年间(800)中进士,他因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又绝顶聪明,五六岁便学写诗,九岁能辨声韵,青少年时代读书特别刻苦。二十九岁中进士,四十四岁前在仕途上一帆风顺,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官终刑部尚书。他关心朝政,屡次上书言事,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后过上了“独善其身”的生活。他的诗分为三类: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其讽喻诗如《新乐府》、《秦中吟》,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流传广泛。另著有《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最大的艺术成就:
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揭露时弊。在文学上,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就是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诗。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白居易从文学理论上和创作上掀起了现实主义的高潮。
• 诗歌主张:
•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与元九书》
• 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寄唐生》
• 为君、为臣、为民、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新乐府序》
• 形式:即事名篇,采用乐府诗歌的形式而不沿用古乐府名称
• 内容:多反映现实生活,关心民生疾苦,揭露社会弊端,力求使诗歌起到干预社会、补救时政的作用
• 诗人:白居易、元稹等
• 诗风:多平易朴实,语言通俗直切
李杨之恋:
杨玉环是蜀州司户杨玄琰的女儿,随叔父杨玄璬入长安,嫁与玄宗第十四子寿王李瑁为妃,后为李隆基看中。李欲将杨占为已有,又碍于名分,于是让她出宫做女道士,法号“太真”,而后再迎归宫中,掩耳盗铃。
李隆基早先励精图治,晚年逐渐松弛。得杨玉环后,更是沉湎酒,荒废朝政。杨玉环则不仅自己得宠专房,身封贵妃,“声焰震天下”,而且满门亲族也跟着沾光。
堂兄杨国忠位居宰相,杨銛官鸿胪卿,杨錡官侍御史,大封韩国夫人,三封虢国夫人,
天宝十四年,手握重兵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打着讨伐杨氏、以清君侧的幌子,发动叛乱,兵临长安。李隆基偕杨玉环等仓皇出奔,西行四川。至陕西马嵬驿,扈从禁军发难,求诛杨氏兄妹以谢天下。迫于情势,李隆基只得“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
自唐至清,出现了不少以此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著名者如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李商隐《马嵬》、苏轼《荔枝叹》、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洪昇《长生殿》等。自居易的《长恨歌》则是其中翘楚。
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日与友人到马嵬驿附近的游仙寺游览,偶然间谈及李隆基与杨玉环的这段悲剧故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
如无大手笔加工润,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于是白居易写下了此事。虽然作者的立意是“欲惩尤物”,但在读者心中却成了一首爱情的颂歌。
解题:
长恨歌
谁恨?李隆基和杨贵
恨什么?他们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最终杨贵妃身死,而李隆基退位。
为什么恨?
怎么表现恨?
概述各部分内容:
• 玉环进宫,隆基宠爱:汉皇重思倾国……不重生男重生女
• 逃难途中,玉环被杀:骊宫高处入青云……不见玉颜空死处
• 乱后回京,痛思玉环:君臣相顾尽沾衣……魂魄不曾来入梦
• 道士施法,寻觅玉环:临邛道士鸿都客……梨花一枝春带雨
• 玉环送钗,此恨绵绵:含情凝睇谢君王……此恨绵绵无绝期
1、作者用“汉皇重思倾国”开头有什么作用?
汉皇重思倾国
看来寻常,好像故事原就该从此写起,事实上这七个字含量极大,是全篇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
玄宗不是“重贤思治国”而是“重思倾国”,诗家一语,褒贬立见。李杨悲剧以及安史之乱、后文长恨,都是由此而来。
一朝选在君王侧
两人第一次见面时,杨氏才22岁,已经嫁给寿王李瑁差不多五年,而玄宗已经56岁了。唐时宫廷“胡风”盛行,老子抢儿子的媳妇,好像也不算稀罕事,“爱情面前人人平等”。
杨玉环不仅长得漂亮,歌舞俱佳,而且很是聪明,善解人意,简直就是皇上的贴心“小棉袄”,玄宗自然极为喜欢。
2、哪一句集中描写了杨玉环的美貌?运用了什么手法?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
回头顾盼,秋波流转。嫣然一笑,有千种娇态,万种风情。
运用夸张和对比,反衬出杨玉环倾国倾城的美貌。
3、李隆基对杨贵妃的宠爱表现在哪些方面?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柔细黑发似云,娇丽容颜如花。金质底座上用金银丝屈曲成花枝形状,上面有金、银、翡
翠等做的花、鸟、兽等装饰,缀以珠玉,插在发上,随步而摇,显出婀娜轻盈之态,故曰“步摇”。
如此佳丽,如此良宵,还谈什么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侍候宴饮没有闲暇之时;春天随从春游,夜晚也是她独占。后宫佳丽虽三千,三千人的宠爱却只在此一身。
运用夸张手法,表现了玄宗对杨玉环的极端宠爱,这也是下文悲剧之因,对比之句。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唐玄宗时歌谣:“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楣”,门户上的横木,古时显贵人家门户高大,因以门楣称门第。
因杨玉环一人被册封为贵妃,满门荣耀,富甲天下,使得天下做父母的人都重女而轻男。从侧面描写专宠之影响。
4、作者重墨渲染玉环受到的专宠意在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5、直接造成恨的原因?
“汉皇重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至“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皇之重、求,杨女之美貌、娇媚,皇杨之间缠绵悱恻的宫闱之欢,杨之得宠,不仅自己“夜专夜长恨歌 白居易” 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恨之内因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至“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杨女之死。——恨之直接原因(悲剧的制造者成了悲剧的主人公)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