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的作文
我们的节日的作文600字(精选34篇)
我们的节日的作文 篇1
读了《我们的节日》这本书,我才知道了中外各有好多好多节日,并且知道了这些节日的由来。像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我们中国的节日,比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等国际通有的节日,还有感恩节、圣诞节、狂欢节、愚人节等外国的节日。
据说,我们中国的节日,是祖先根据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推断时间,观察地上的花草树木和候鸟飞来离去判定气候,依据春夏秋冬时令节气决定饮食、穿衣等日常活动。在这样非常朴素的生活中,他们出自于春耕秋收的喜悦,出自于对某些事和人物的怀念,出自于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节日。
自从节日形成以后,他们对每一个节日格外珍重。一碗腊八粥、一顿年夜饭、踏青、祭祖、赏月、乞巧、登高,每一个节俗在他们的生活里都是了不起的大事,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历经漫长的几千年岁月,这些习俗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一直流传至今。
关于节日,还有好多趣事呢!像“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就出自于有关元宵节的一段故事。相传,宋代有个州官叫田登,为了使自己的名字不被百姓随便称呼,便下令全州的人不准用“登”字,和“登”同音的字也不准使用。在元宵节时,他下了一道告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百姓看后,哭笑不得,讥讽他是:“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每个节日都有着很深的意义。像“端午节”最大意义和永恒价值当然和屈原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分不开的。千百年来,大家始终怀着深厚的感情纪念着屈原。屈原的精神很伟大,我们要学习他那种心忧天下、忠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每年的农历初九“重阳节”,定为老人节,让我们不要忘记尊老、敬老、爱老、助老。
一个个节日,都是很有文化的呢!只要你细心、认真地去了解了解,你就会发现,节日的文化,很深奥。
我们的节日的作文 篇2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的传统节日不计其数,但是春节这个节日那可以说是一样大事。农民工子弟盛传一句话“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可以说充分体现了春节回家过年的重要性。还有就是《新闻联播》中提到的最多的就是春运了。
春节这个节日是从腊月廿七的一股年风儿来的,又以正月十五结束了在这么多的日子里热热闹闹,老人小孩儿,大人们在年三十促膝长谈,看看《春晚》,该是多么和乐的事儿。
春节里,我和家人回来趟老家,因为年迈的奶奶一个人,多年在老家孤独无依,我们年廿九回到家,红砖依旧,没有生气的房屋,屋前除了十年前的那棵我和奶奶亲手栽的柚子树,见不到绿了,都枯了,虽说奶奶身体还算硬朗,可她毕竟70了。听邻居说奶奶时常一个人在田地里劳作,一年到头都舍不得买点好菜。我将行李拿到房里,看着两张床我呆了,七年前我离开奶奶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这个城市,多少年来,她一个人默默地守候在这里,天冷的晚上,又是谁陪她呢?我哭了……
我在厨房里帮奶奶烧火,可能这个词语很新鲜,在我们那虽说有电可能延续着烧火煮饭的乡风,人们都朴实善良,从未丢弃,奶奶便也是这其中之一。我晚上到桌前,看到了一张单子,拾起一看,电费10.6元,我怅了,她为何用了这么少的电,难道都不点灯吗?是为了省钱吗?是我们丢弃了她吗?在那一刻起我明白了……
是春节让我明白了从今往后应当如何孝顺老人,是春节让我永不敢忘家人的重要。一个人,离了家,到了多远,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根。
我爱我们的节日,春节这个热闹却又令我感伤的节日。
我们的节日的作文 篇3
坐在车内,那路边的座座青山,连绵起伏,虽是清明节,天气却格外晴朗,给人一身的温暖。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总给人带来一种冷清的感觉,每每清明,我都会随着父母伴着老一辈的去扫墓,去看看那些去世了的亲人,他们虽然故去了,但他们会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清明节去扫墓,但也总会用这几天时间去踏青,那春天的脚步,染绿了整片中华大地,翠绿的小草,铺遍了每一寸土地,显得一片生机勃勃,用这几天去上坟,也顺便踏了青,不亦乐乎?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清明节时,也总会想起那些死在敌人口下的革命英烈,这每一寸土地,都是他们用生命与鲜血换来的,黄继光、刘胡兰……。躺在草地上,这一幕幕都会浮现在眼前。他们用胸口挡住了敌人的子弹,他们用生命换来中华。他们的鲜血在绽放,绽放成一朵朵鲜红的花,
就如同这漫山遍野的花一般,渲染了整片大江南北。他们的名字像那五星红旗一般,在空中飘扬着,展示着我们中国的坚强与勇敢。人们怀念他们,想念他们,感激他们。
扫墓后,亲人们都会聚在一起,一起吃饭,聊聊天,谈着过去的生活,过去多么辛苦,现在又是多么的幸福,长辈总会借着今天,来鞭策我们更加认真学习。当然不可少的还是包艾饺,父母不知从哪里采来的艾草,和面粉掺和在一起,一只只绿的饺子就好了,如同那窗外的绿一般,散发着春天的气息,让人有种归属大自然的感觉。
山头那杜鹃花映红了整座山,我静静地躺在草地上,望着那空中的云儿,想着过去,想着故去的祖先……
我们的节日的作文 篇4
春节是我国最主要的传统节日。盼啊,盼啊,盼!终于盼到了春节。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
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到了春节这一天,人们要贴春联,贴“福”字。
过年的前一天,我和阿爸一起贴“福”字。贴“福”字可有讲究了。“倒福”必须要坐南朝北贴在门厅的正前方,这叫做“福入厅堂”,但一家只能贴一个,如果贴多了,叫做“重蹈覆辙”不吉利;正福一家也只能贴一个,须座东面西,象征“福如东海”。阿爸还告诉我,福字倒过来贴,就是“福到”了。听说这还有一个传说呢。“福”字之所以倒贴,传说起于清代恭亲王府。那年春节前夕,大管家按例写了几个斗大的“福”字,叫人贴于王府的大门上。有个家丁目不识丁,竟将“福”字头朝下贴上。恭亲王福晋十分气恼,欲鞭罚惩戒。可这大管家是个能言善辩之人,慌忙跪倒陈述:“奴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喜庆之兆。”恭亲王一听觉得合情合理,心想:“怪不得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福到(倒)了,吉语说千遍,金银增万贯。没学问的奴才,还真想不到有这种招式呢!”遂赏管家和家丁各五十两银子,这可真是因祸得福!
我每年都很期待春节的到来,因为这一天人们总是最开心最幸福的。
我们的节日的作文 篇5
在所有的节日中,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一年一度的春节。
春节来了,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在贴春联的同时爸爸总会在家里的墙壁上和窗户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到”。
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 “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除夕也就是大年三十,是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吃过年夜饭,我们全家就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精彩的节目总是让你笑的合不拢嘴。每年全球都有超过十亿人通过电视或者互联网收看春晚。
新年的初一,大家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春节这天我会得到不少的压岁钱。
最重要的是过了春节,我又增长了一岁,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会变得更加懂事。我将会更加努力取得更优异的学习成绩。
我们的节日的作文 篇6
虎年已经过去,现在已经是兔年了。早上一起来,就听见鞭炮声大作。大街上,也是张灯结彩,把平时普普通通的大街装扮的绚丽多彩。回想起去年除夕,那一幕一幕。
我们一家人欢欢喜喜地来到老家,一切都没有变,那清澈见底的小溪,那一排排挺直的松树,那偶尔在空中飞逝过的鸟,那朴素的庄稼农民。
除夕的晚上,大家的脸上都洋溢这幸福的笑容。傍晚,我们一个大家庭开始了”年夜饭活动”,我们都分工在先,所以,一开始我们便投入进了状态,大姑和面,妈妈切肉,我烧开水,爸爸负责品尝,只见大姑费力地用擀面杖左一圈右一圈地和着面,头上时不时流下了汗,而妈妈却在一旁边哼着小曲儿边跟着曲调的节奏切着肉,很是悠闲,但那些肉却切得
十分均匀,哎呀,不好,光顾着留心别人,自己负责烧的开水都快烧干了!锅碗瓢盆撞在一起的清脆声,大家的欢笑声,奏成了除夕特有的联欢曲。不一会儿,年夜饭便上桌了,望着一大桌的可口饭菜,弟弟早就忍不住了,像饥饿的老虎般扑了上去,拿着筷子左夹一筷,右夹一筷,吃得满嘴流油,大家都被他这副贪吃样给逗笑了。吃完年夜饭,大伯拎着一袋鞭炮走了过来,边走边说:”孩子们,放鞭炮啦!”话音刚落,我们便冲了出来,窜上窜下,东搞搞,西弄弄。终于,引线的火苗飞速地燃烧着,”嘭,嘭,嘭”朦胧的夜空开出了一朵朵灿烂的鲜花,大家在这美丽的绚烂的彩花下,尽情玩耍,夜空下,回响着那此起彼伏的笑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