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简介
李⽩简介
李⽩是我国唐代伟⼤的浪漫主义诗⼈,被后⼈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以下是⼩编给⼤家整理的李⽩简介的内容,欢迎⼤家查看。
李⽩的诗以抒情为主。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流转⾃然,⾳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彩,是屈原以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代表我国古典积极浪漫主义的新⾼峰。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量。他的⼤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存诗近千⾸,有《李太⽩集》,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物。集诗⼈、神仙家、驴友、纵横家、游侠、剑客为⼀⾝的伟⼤天才。
李⽩ - 简介
李⽩(七零⼀-七六⼆),字太⽩,号青莲居⼠。祖籍陇西成纪(今⽢肃天⽔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即⽣于中亚碎叶(今中亚巴尔喀什湖南⾯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幼时随⽗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他的⼀⽣,绝⼤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七四⼆),因道⼠吴筠的推荐,被召⾄长安,供奉翰林。⽂章风采,名动⼀时,颇为⽞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的流浪⽣活。安史之乱发⽣的第⼆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了争夺帝位的⽃争,兵败之后,李⽩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的诗以抒情为主。屈原⽽后,他第⼀个真正能够⼴泛地从当时的民间⽂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量。⼀切可惊可喜、令⼈兴奋、发⼈深思的现象,⽆不尽归笔底。杜甫有「笔落惊风⾬,诗成泣⿁神」(《寄李⼗⼆⽩⼆⼗韵》)之评,是屈原之后中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韩愈云:「李杜⽂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有《李太⽩集》。 唐朝杰出诗⼈李⽩出⽣于中亚碎叶城,他从⼩天资聪明,善于写诗,他⼀⽣中著作颇丰,为华夏⼈民留下了许多优美壮丽的诗篇。影响了唐诗创作的发展,李⽩创作的七⾔律诗慷慨雄浑⼤⽓磅礴,充满了乐观奋进的历史最强⾳。
李⽩作为唐代伟⼤的浪漫主义诗⼈,焕发出了灿烂夺⽬的光芒。品读诗仙李⽩的佳作,犹如欣赏⼀颗颗美丽的珍珠。其作品⽂笔潇洒,思维活灵活现,意境⾼远,语⾔清妙,构思新颖,联想丰富,布局严整,想象独特,堪称诗⽂创作中的奇葩。李⽩创作的浩荡诗歌表达了诗⼈对美好理想的不息追求。
李⽩ - 概况
李⽩祖籍陇西成纪(今⽢肃省静宁西南⼈),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苏联托可马克),李⽩即诞⽣于此。五岁时,其家迁⼊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市)。⼆⼗岁时只⾝出川,开始了⼴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谒社会名流,从⽽得到引荐,⼀举登上⾼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年漫游,却⼀事⽆成。他⼜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东任城(今⼭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
了⼤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天宝初年,由道⼠吴⼈筠推荐,唐⽞宗朝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 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
李⽩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泛,除儒家经典、古代⽂史名著外,还浏览诸⼦百家之书,并"好剑术"(《与韩荆州书》)。他很早就相信当时流⾏的道教,喜欢隐居⼭林,求仙学道;同时⼜有建功⽴业的政治抱负。
李⽩约在⼆⼗五、⼆⼗六岁时出蜀东游。在此后⼗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并在安陆(今属湖北)与唐⾼宗时任宰相的许圉师的孙⼥结婚,后⼜徙家任城(今⼭东济宁)。
开元⼗⼋年 (730)左右,他曾⼀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归。天宝元年(742),因受⽟真公主等的推荐,被⽞宗召⼊长安,供奉翰林,作为⽂学侍从之⾂,参加草拟⽂件等⼯作。李⽩初时⼼情兴奋,很想有所作为,但时值⽞宗后期,政治⽇趋腐败⿊暗,李林甫把持政权,在朝廷上逐渐形成了⼀个腐朽的统治集团,贤能之⼠屡遭排斥和迫害。李⽩秉性耿直,对⿊暗势⼒不能阿谀奉承,因⽽遭受谗⾔诋毁,在长安前后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
此后11年内,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天宝三载,李⽩在洛阳与杜甫认识,结成好友,同游今河南、⼭东的⼀些地⽅,携⼿探胜,把酒论⽂,亲密⽆间,成为中国⽂学史上的佳话。次年两⼈分⼿,此后未再会⾯,但彼此都写下了感情深挚的怀念诗篇。
天宝⼗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带隐居。当时,⽞宗任命其第⼗六⼦永王李□为⼭南东路、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使、江陵⼤都督,负责保卫和经管长江中部⼀带地区。李⽩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的志愿,参加了率师由江陵东下的永王幕府⼯作。不料李□不听肃宗命令,想乘机扩张⾃⼰的势⼒,结果被肃宗派兵消灭。李⽩也因此获罪,被系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不久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带)。幸⽽途中遇到⼤赦,得以东归,时已59岁。晚年流落在江南⼀带。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他的从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的寓所病逝。
李⽩诗歌对后代产⽣深远影响。唐代韩愈、李贺,宋代欧阳修、苏轼、陆游,明代⾼启,清代屈⼤均、黄景仁、龚⾃珍等著名诗⼈,都在不同程度上向李⽩诗歌汲取营养,受其影响。
李⽩⽣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 、“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为实现这⼀理想⽽奋⽃。它的⼤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中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峰。存诗900余⾸,有《李太⽩集》。
李⽩ - ⽣平
早年
李⽩的祖籍是陇西成纪(在现在⽢肃秦安东) 。他于武则天长安元年( 701年)出⽣,关于其出⽣地有多种说法,现在⼀般认为是在西域的碎叶( Suyab ,位于今⽇吉尔吉斯托克马克附近) 。据“新唐书”记载其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皓)九世孙,如果按照这个说法李⽩与李唐诸王实际上同宗,应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因畏被灭族⽽搬⾄西域;但此说缺乏佐证。据“旧唐书”记载,李⽩之⽗为任城尉。 705年,李⽩五岁时,和他的⽗亲李客迁居到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青莲乡,开始接受启蒙教育。景云元年( 710年)开始,李⽩开始读诸⼦史籍,开元三年( 715年) -
喜好作赋,剑术,奇书,神仙。在青年时期开始在中国各地游历。开元五年左右,李⽩曾拜撰写“长短经”的赵
浪漫主义诗歌蕤为师,学习⼀年有余,这段时期的学习对李⽩产⽣了深远的影响。开元六年,在戴天⼭⼤明寺读书。
李⽩曾经在唐⽞宗天宝元年( 742年)供奉翰林。有⼀次皇帝因酒酣问李⽩说: “我朝与天后之朝何如? ”⽩⽈: “天后朝政出多门,国由奸幸,任⼈之道,如⼩⼉市⽠,不择⾹味,惟拣肥⼤者;我朝任⼈如淘沙取⾦,剖⽯采⽤,皆得其精粹者。 “⽞宗听后⼤笑不⽌。但是由于他桀骜不驯的性格,所以仅仅不到两年他就离开了长安。据说是因为他作的“清平调”得罪了当时宠冠后宫的杨贵妃(杨贵妃认为“可怜飞燕倚新妆“⼏句是讽刺她)⽽不容于宫中。
中年
后来他在洛阳和另⼀位著名诗⼈杜甫,⾼适相识,并且成为了好友。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在756年12⽉,李⽩为了平复叛乱,曾经应邀作为永王李璘的幕僚。永王触怒唐肃宗被杀后,李⽩也获罪⼊狱。不久以后,他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桐梓⼀带) 。在流放途中遇赦,此时他已经59岁。
晚年
李⽩晚年在江南⼀带漂泊。在他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领⼤军讨伐安史叛军,于是他北上准备追随李光弼从军杀敌,但是中途因病折回。第⼆年,李⽩投奔他的族叔,当时在当涂(今属安徽马鞍⼭)当县令的李阳冰。同年11⽉,李⽩病逝于寓所,终年61岁,葬当涂龙⼭。唐宪宗元和⼗⼆年(817年),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前“志在青⼭”的遗愿,将其墓迁⾄当涂青⼭。
关于他的死,还有多种不同的传说,⼀说便是他在⾈中赏⽉,为了摘⽉失⾜堕⽔⽽死。由于这个传说,后⼈将李⽩奉为诸“⽔仙王”之⼀,认为⽂豪李⽩在另⼀个世界也可以庇佑船员,渔民及⽔上贸易商旅。
据正史“旧唐书”记载,李⽩流放虽然遇赦,但因途中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