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
省委书记娄勤俭在江苏省第十次文代会、第九次作代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从“有高原也有高峰”“有素材也有人才”“有个性也有规律”“有责任也有义务”四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江苏文艺的禀赋和特质,深刻阐述了江苏文艺的使命和担当,明确提出了江苏文艺的目标和任务。谋划江苏文学事业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扣构建文学精品创作高地、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任务,把推动事业发展、解决短板弱项作为着力点,以更多精品力作推动“十四五”江苏文学“高处再攀高”,更好满足人民众的高品质文化需求。
壮大梯队合理的“文学苏军”
新发展阶段江苏文学再攀新高度,需要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奋斗打拼。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文学队伍建设的整体性、战略性,既抓创作人才这个重点,又抓评论人才、研究人才、管理人才和文学成果转化人才。畅通人才发现渠道,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强化专业作家、特聘作家、签约作家、写作营、作家培训班、改稿会等人才培养措施,完善专业资格评定、文学评奖等评价激励机制,认真实施“文艺名师带徒”计划和紫金文艺英才、文艺优青培养工程,确保江苏文学人才队伍的活力,把“文学苏军”这个名号擦得更亮、叫得更响。积极引导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涵养深厚的家国、人民和艺术情怀,培育弘扬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
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执着追求的艺术精神,讲“自我突破”,讲“创新创造”,讲“精益求精”。团结引导网络作家等新文艺体,研究把握新文艺样式的发展规律,切实做好网络文学创作的政治引领和作品转化的服务扶持,培育更多在网络文学界有活力、有担当、有影响的网络知名作家。着力建好以《钟山》《雨花》《扬子江诗刊》《扬子江文学评论》为龙头的江苏文学期刊阵地,为“文学苏军”的青蓝相继和薪火相传助力鼓劲。
推出更多震撼心灵的时代力作
省委书记娄勤俭在讲话中指出:“江苏从来不缺好的素材,拥有抒写时代进步史诗的丰厚土壤。”我们要大力实施文学作品质量提升工程,不断强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意识,进一步聚焦重大现实题材、重要时间节点、重大典型人物,建立重大主题和现实题材创作素材库,加大文学项目的主题策划和引导扶持,努力激发广大作家的创作热情。改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提高活动实效,为作家深入生活、挂职锻炼、采访采风提供必要条件,鼓励作家在蓬勃的时代浪潮中,敏锐把握新时代的变化、积极投身新时代的书写,提高聚焦重大题材的创作自觉,提升关注时代、研究时代、表达时代的能力。今年,我们将通过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征文大赛、作品立项扶持、主题诗歌朗诵会、主题创作采访等系列活动,向党的百
以更多精品力作
推动江苏文学高处再攀高
汪兴国
04
http ://www.qunzh
岁华诞献礼。同时,围绕“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实践中生动鲜活的“抗疫故事”“创新故事”“转型故事”“开放故事”“奋斗故事”,组织“劳动创造幸福”、民营企业发展、长江经济带绿发展等主题创作实践活动,引导广大作家以坚定的使命担当、独特的思想洞察、真挚的艺术情感,礼赞江苏精神、记录时代巨变、讴歌先进典型,努力推出史诗性大作品、好作品。
形成江苏文学的集成效应
坚持“一盘棋”思想,系统谋划、科学组织文学创作、人才培养、品牌活动、项目扶持、期刊建设、评论评奖、传播转化、文学惠民等各项文学工作,着力解决我省文学工作的短板弱项,全面推进、整体提升全省作协工作水平。加强作协系统与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联络协调,推动形成各级各部门协同推进、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学发展新格局。加强横向融合,进一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区域文学和行业文学的相互融合,构建“大文学”发展共同体。创新思维模式、汇聚优质资源,打通文学作品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融通路径,积极推动文学经典向影视剧、舞台剧以及动漫、网游等多形态、全产业链的转化。坚持本土和开放相结合的发展观,充分发掘、整合、利用江苏文学资源和作家资源优势,推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江苏文学“走出去”。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学创作生产机制,集中力量宣传推介江苏重要文学成果,扩大优秀文学产品传播和社会影响力。充分发挥文学评论的作用,依托地方院校建强一批江苏当代文学研究基地,筹建“江苏网络文学评论中心”,开展对江苏文学的系统研究,通过举办文学论坛、作家作品研讨会等,扩大文学影响,形成集效应。
铸就具有典范意义的文学品牌
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深入挖掘江苏文化的多样内涵,努
力铸就具有江苏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学品牌。积极参与和举办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大文学活动,精心打造扬子江作家周、扬子江网络作家周、中国当代文学扬子江论坛、扬子江诗会、扬子江现实题材网
络文学大赛等“扬子江”系列文学品牌,努力唱响新时代的长江之歌、运河之歌。精心办好紫金山文学奖、紫金·江苏文学期刊优秀作品奖、“钟山之星”文学奖、曹文轩儿童文学奖、“长江杯”江苏文学评论奖、扬子江诗学奖、汪曾祺文学奖等各类文学奖项评选活动,进一步扩大江苏文学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积极推动“江苏文学馆”等重大文学设施和文学项目建设,尽早筹划、做好江苏文学史料档案收集整理工程的准备工作,使之成为向全国、全世界展现江苏文学辉煌成就的重要窗口和地标性文学平台。认真思考和把握江苏文学发展“新”的着力点,立足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和生态保护、长江文化特别是江南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张謇先生的实业报国情怀等,开展文学工作、组织文学创作、举办文学活动,打造独一无二的鲜明文化标识,扩大江苏文化和江苏文学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满足人民众的高品质文化需求
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作为文学创作和文学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继续依托“雨花读者俱乐部”、“扬子江文学驿站”、著名作家工作室等文学平台,创新实施文学惠民工程,组织好面向社会的文学公益大讲堂,持续开展各类文学鉴赏和文学推广活动,扎实开展文学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参与“书香江苏”“全民阅读”活动,向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赠阅文学精品图书和期刊,增
强优秀文学作品推介力度,充分发挥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扩大文学精品覆盖面和辐射力。全面提升全省作协系统信息化水平,建设好江苏作家网、“江苏文学”等新媒体平台,推进江苏作家作品的全媒体传播,通过新闻报道、专题专版、推广等多种渠道,强化作家作品推介的主动性、有效性,扩大江苏文学和江苏作家的知名度、影响力。进一步强化基层作协面向社会、面向基层的公共服务职能,发挥引领和促进众文学创作活动的作用,让文学的种子在江苏这片丰饶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作者系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
责任编辑:陈伟龄
建党100周年素材05